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5 AM
312
137
4
最近,一部關於政治幕僚的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在網路上引起熱潮。那在臺灣政治史上,這些「
造浪者
」們的樣貌究竟如何呢?
在藍綠兩黨中,都有從幕僚做起的政治人物。在國民黨方面,前總統馬英九畢業後,擔任過蔣經國的英文祕書、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確實可以說是幕僚出身。
但整體來說,民進黨「
扛轎轉坐轎
」的比率還是比較高的,根據《新新聞》的統計,本屆立委中,民進黨籍委員有超過一半曾經擔任幕僚,但國民黨籍委員中擔任過幕僚的則不到兩成,仍以地方派系、政治世家或是學者轉任等為多。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6 AM
而在民進黨的歷史上,「造浪者」也可以區分成幾波不同的世代。
最初,在黨外時期,幕僚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邱義仁。
他從未自己擔任過候選人,卻從七零年代開始就擔任省議員助理,在八零年代以後更是無役不與;在2024的選舉中,也將擔任賴清德的總統大選策略小組召集人。
他也因為曾經擔任過總統府、國安會、行政院、民進黨的四大秘書長,而被稱為「
永遠的秘書長
」。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6 AM
而邱義仁雖然身為幕僚,但在黨外初期,就直接、公開參與了黨外路線與策略的擬定。舉例而言,當時黨外大老之一的康寧祥,以「政治倫理」為由,主張應讓「現任立委優先」獲得提名,邱義仁就與其他年輕一代公開挑戰,直批這種作法「與國民黨的反民主、封建作風無異」。
而邱義仁與吳乃仁等夥伴一手創立的《新潮流》雜誌,當時也經常公開檢討黨外路線不應以公職為主導,強調黨工與群眾的地位。
其中最有名的事件,就是「#雞兔同籠 」的論戰:他們認為堅持黨外民主理念的人(雞),不應與同樣利用特權承包工程、只是不屬國民黨的政客(兔)同籠,在文章標題上更直接寫著「不合就該分」──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我們一般對幕僚的印象是要隱身幕後,但那個年代的幕僚,有些也有很大的聲量。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6 AM
時間往後走,1980-90 年代有一群在大學時期參與學生運動的年輕人,後來投入民進黨,這些人也從幕僚做起,一般被稱為民進黨的「學運世代」。
在《人選之人》中,一些幕僚過去在大學時期都有學生自治的經驗,在校內社團、特別是學生會擔任過職務。這個傳統確實存在,而且就可以說正是從「學運世代」開始的。
這是因為,在那個各項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許多有志於社會改革的學生,都一邊在校內做組織,關懷社會,參與民主、環保、農民等運動,另一方面,也對抗校內保守的權力結構,比如言論審查等機制;此外,一些異議人士也會透過學弟妹的網絡,透過社團與這些學生們接觸。在這些因素下,校園內的學生組織,經常是這些學生的聚集地。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6 AM
Thu, May 4, 2023 1:41 PM
舉例而言,現任行政院副院長、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就擔任過臺大學生會副會長,前民進黨祕書長羅文嘉也擔任過臺大學生會會長(現任立委范雲也是,但他後來是先進入學界,後來才投身選舉)。
而這些學生進入民進黨之後,許多也是從幕僚做起。比如鄭文燦就是文膽出身,因為才幹(和身材)而有「胖周瑜」之稱。他在 1994 年陳定南選省長時,就已經擔任過競選總部文宣部主任,後來也擔任民進黨的文宣部主任,以及陳水扁連任時競選總部的新聞部主任。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6 AM
其他比如林宜瑾、鍾佳濱、沈發惠等現任立委,以及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也都是學運世代出身。此外,陳水扁擔任總統期間,羅文嘉的最佳拍檔、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也屬於這個世代,但不同的是,他後來沒有自己「坐轎」,一直都是擔任幕僚。
而「學運世代」的再下一個世代,則是所謂的「幕僚世代」。現任立委中,比如賴瑞隆、鄭運鵬、邱志偉、吳思瑤、趙天麟等人,都是這個世代出身。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7 AM
Mon, May 8, 2023 7:39 AM
他們不像上一個世代,經歷過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後才加入民進黨。當時,民進黨已經頗具規模和資源,這些人還在大學時期,民進黨就已經向他們招手,讓他們從幕僚開始做起。
現任立委賴瑞隆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從新潮流立委賴勁麟的助理做起,後來擔任(當時同屬新系的)勞委會主委陳菊的辦公室秘書,再一路跟著陳菊來到高雄,前後擔任觀光局主秘、新聞局長與海洋局長。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7 AM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時候,培養幕僚的單位未必是「民進黨」,而是民進黨下的派系。比如新潮流就相當注意如何育才,年輕人經過介紹、考核才能「入流」,入流之後就能得到專門的培訓,現任立委吳思瑤、鄭運鵬都是例子。
不過,其他派系也有類似的育才機制,比如過去謝長廷仍主持謝系時,就有「新文化工作隊」,包含趙天麟、王定宇等現任立委都曾是成員。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2:27 AM
造浪者擁有許多樣貌,不同世代更有不同的成長路徑,有些人選擇一輩子都隱身在後臺造浪;有些人則轉身站上舞臺,成了浪頭上的「
人選之人
」。但能不能一直待在浪頭上,可就得各憑本事,畢竟-
「選民沒有義務一定要投票給你啊,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一樣,這就是民主社會。」
✻Luisa✻
@pizzalin
Thu, May 4, 2023 2:38 AM
最後一段真是令人流淚....看向去年縣市長選戰結果
阿修影☯
@aaaaaaaaa963
Thu, May 4, 2023 2:48 AM
做得好也沒有義務要投給他
欸Juo
@athird
Thu, May 4, 2023 2:49 AM
有些M屬性選民喜歡選一些會懲罰到自己的...
ccchen
@coolchung
Thu, May 4, 2023 2:49 AM
「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
藤原⎝(ΦωΦ)⎠♧燒☆毀♤
@MystiaLolelei
說
Thu, May 4, 2023 2:52 AM
ccchen
: 這句話是諷刺吧,呵呵
藤原⎝(ΦωΦ)⎠♧燒☆毀♤
@MystiaLolelei
說
Thu, May 4, 2023 2:53 AM
在鬼島會貪污贏一半,會買票賄賂再贏一半,哈
ccchen
@coolchung
Thu, May 4, 2023 2:54 AM
是啊,相信邱吉爾當時一定也是諷刺吧
聖燁
@empty2017
Thu, May 4, 2023 4:40 AM
看完這篇讓我想到林飛帆
瘋狂阿桑kopi
@kopiliang
Thu, May 4, 2023 4:49 AM
但是現在代表民進黨一些政治人物或黨中央幹部,有些是選前才入黨,有些甚至至今不是民進黨籍。
千葉蓮*~*
@reijulian
Thu, May 4, 2023 5:28 AM
欸Juo
: 有時候不是要懲罰自己,是要懲罰對手的
支語文盲ㄉ.肉飯
@stefdan
Thu, May 4, 2023 10:18 AM
千葉蓮*~*
: 只是為了懲罰而懲罰...就是連自己也(很可能)會被懲罰阿😂
✻Luisa✻
@pizzalin
Thu, May 4, 2023 11:13 AM
竹北天坑的受害車主,希望他不是投楊文科的XD 不然就真的自做自受了
香魚🚸現在放棄就不用填坑了
@jamie00915
Thu, May 4, 2023 12:08 PM
「他在 1994 年擔任陳定南選省長時」這邊好像有錯字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12:15 PM
香魚🚸現在放棄就不用填坑了
: 哇感謝,但我們噗幣用完惹,沒辦法修改QQ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Thu, May 4, 2023 1:41 PM
欸怎麼有好心人!(那我趕快修文)
藤原⎝(ΦωΦ)⎠♧燒☆毀♤
@MystiaLolelei
說
Thu, May 4, 2023 2:00 PM
邱吉爾打贏了二戰就下去了,美國杜魯門打贏了二戰也下去了,so what?
Ming.J
@bill8124
Mon, May 8, 2023 7:16 AM
賴瑞隆那段也有錯字
前後單任 x
前後擔任 o
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
@gushi_tw
Mon, May 8, 2023 7:38 AM
Ming.J
: 感謝,來改~
載入新的回覆
在藍綠兩黨中,都有從幕僚做起的政治人物。在國民黨方面,前總統馬英九畢業後,擔任過蔣經國的英文祕書、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確實可以說是幕僚出身。
但整體來說,民進黨「 扛轎轉坐轎 」的比率還是比較高的,根據《新新聞》的統計,本屆立委中,民進黨籍委員有超過一半曾經擔任幕僚,但國民黨籍委員中擔任過幕僚的則不到兩成,仍以地方派系、政治世家或是學者轉任等為多。
最初,在黨外時期,幕僚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邱義仁。
他從未自己擔任過候選人,卻從七零年代開始就擔任省議員助理,在八零年代以後更是無役不與;在2024的選舉中,也將擔任賴清德的總統大選策略小組召集人。
他也因為曾經擔任過總統府、國安會、行政院、民進黨的四大秘書長,而被稱為「 永遠的秘書長 」。
而邱義仁與吳乃仁等夥伴一手創立的《新潮流》雜誌,當時也經常公開檢討黨外路線不應以公職為主導,強調黨工與群眾的地位。
其中最有名的事件,就是「#雞兔同籠 」的論戰:他們認為堅持黨外民主理念的人(雞),不應與同樣利用特權承包工程、只是不屬國民黨的政客(兔)同籠,在文章標題上更直接寫著「不合就該分」──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我們一般對幕僚的印象是要隱身幕後,但那個年代的幕僚,有些也有很大的聲量。
在《人選之人》中,一些幕僚過去在大學時期都有學生自治的經驗,在校內社團、特別是學生會擔任過職務。這個傳統確實存在,而且就可以說正是從「學運世代」開始的。
這是因為,在那個各項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許多有志於社會改革的學生,都一邊在校內做組織,關懷社會,參與民主、環保、農民等運動,另一方面,也對抗校內保守的權力結構,比如言論審查等機制;此外,一些異議人士也會透過學弟妹的網絡,透過社團與這些學生們接觸。在這些因素下,校園內的學生組織,經常是這些學生的聚集地。
而這些學生進入民進黨之後,許多也是從幕僚做起。比如鄭文燦就是文膽出身,因為才幹(和身材)而有「胖周瑜」之稱。他在 1994 年陳定南選省長時,就已經擔任過競選總部文宣部主任,後來也擔任民進黨的文宣部主任,以及陳水扁連任時競選總部的新聞部主任。
而「學運世代」的再下一個世代,則是所謂的「幕僚世代」。現任立委中,比如賴瑞隆、鄭運鵬、邱志偉、吳思瑤、趙天麟等人,都是這個世代出身。
現任立委賴瑞隆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從新潮流立委賴勁麟的助理做起,後來擔任(當時同屬新系的)勞委會主委陳菊的辦公室秘書,再一路跟著陳菊來到高雄,前後擔任觀光局主秘、新聞局長與海洋局長。
不過,其他派系也有類似的育才機制,比如過去謝長廷仍主持謝系時,就有「新文化工作隊」,包含趙天麟、王定宇等現任立委都曾是成員。
「選民沒有義務一定要投票給你啊,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一樣,這就是民主社會。」
前後單任 x
前後擔任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