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光🌕Secretbox
求或不求/自他力

又是跟主管對話的啟發。

她認為:比起跟佛菩薩祈禱,皈依自性三寶更好、更貼近自心清淨(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求三寶加被)。

以前我也是這樣想,但我現在想法完全變了,因為不管向外向內都是求佛,你自己是佛、而佛本來就是佛,你求他、或求己,都是一樣一樣的,根本無差別。
願光🌕Secretbox
所以我一直不同意自他的觀念,或者說,有自他,但自他是緣起,我們要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世界。
願光🌕Secretbox
再從第二個面相來看,「心態」(動機/發心)很重要。

那種求財名食色或加持的,我們先不管。
願光🌕Secretbox
我們先假設現在有一個人,他求三寶加被的動機是出自於大悲心,他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而求佛菩薩護念這些眾生。

那麼,請問這個人求的是外相的佛、或是求自心的佛,有任何區別嗎?
願光🌕Secretbox
佛就是佛,沒有內佛也沒有外佛,大悲心只有一個,法界只有一個,你無分別的時候就無分別,你還有自他觀念的時候就永遠無法整合法界為一心。
願光🌕Secretbox
的確,如果你站在緣起的境界去看,有些人的心態就是想把自己的問題丟給一個外境去解決。

但,如果你不希望跟他們一樣的話,並不只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就叫自性求。美其名是往內求,其實這跟往外求的人沒有兩樣。
願光🌕Secretbox
如果你想站在佛的境界去看問題,求跟不求是一樣,內跟外是一樣。

你想站在緣起的境界?還是佛的境界?完全看你自己的選擇。

站在佛的境界,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願光🌕Secretbox
如果你把自性當成實有的,那你就會有自己的佛跟外在的佛不一樣的想法出現。你的邏輯可能知道他們沒差別,但你的內心(潛意識)還是認為有差,所以才會區分出一個自性佛,那是站在緣起的世界看是這樣。

但緣起性空,自性也本空,空性就是佛性。
願光🌕Secretbox
所以那些瞧不起求神拜佛的人,你的內心可能比他們還要來得更加惡劣+傲慢。為什麼?

因為會去求佛的族群,最多的,有兩種人:

1. 苦到極點的人、執著到極點的人、恐懼到極點的人。
他們被困住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想獲得解脫,所以求佛。

2. 想祝福別人的人。
認為自己凡夫的力量很渺小,希望借助佛菩薩的力量幫助他想幫的人。
願光🌕Secretbox
第一種人是可憐的,他已經弱小無助了,你不僅沒有幫助他,還在旁邊冷眼觀看,瞧不起他的求助行為。

而你之所以會有這種傲慢,是因為你從來沒有經歷過像他們一樣苦難的世界,所以你可以高高在上的「瞧不起」他們,你可以很偉大的「以不求為求」。
願光🌕Secretbox
第二種人就更不用說了,這就好比貧女點燈,貧女自身是無能為力的,她甚至沒辦法讓自己穿得暖、吃得飽,只能用盡一切所能,在佛前點一盞燈、許一個願。

然而卻有一群人,在旁邊指責她「不如拿十塊錢去捐」、「妳自己怎麼不去做」等嘲笑的聲音。
願光🌕Secretbox
別人的內心裝的是祝福、祈禱
你的內心是瞧不起、自大、傲慢

無論你的邏輯有多正確,你的內心都不比這些人善良
願光🌕Secretbox
所以,發心才是根本

大悲心是根本

如果有人在拜佛、求佛的過程中展現他的良善
並實踐自己的理念之時

你管他求的是佛像還是自性佛?
這個人已經沒有內外之分了
願光🌕Secretbox
所以,念佛,是很好的
我們不要去管那些,站在緣起角度念佛的人
或者說,你管他什麼角度
你憶念佛性的時候就是念佛
至於數數字的人,你不管他就好
他數數字關你什麼事
願光🌕Secretbox
我說的數數字就是整天嘴巴唸佛、說自己又唸了幾千、幾萬聲的人,這種人就是在數數字,有沒有真的在憶念空性?不知道。

但那又怎樣?

如果這時候我也加入批評的行列,那我也會跟著那些傲慢的人一樣,完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