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her 埃忒
雖然前幾天發表不禮貌留言的人被我黑單了,理論上他沒開其他帳號看不到我帳號發表的內容,但我依然修改了我回覆他的內容。

這件事我想了幾天,原本覺得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很沒意義。後來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對方能不能看到我修改的內容,我都希望自己有充分表達某時某刻的感受和想法。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那個人對諮商的描述錯得離譜,以為諮商只是單純的讚美別人。因此我覺得有指出錯誤並且好好說明的必要。

埃忒雜談
Aither 埃忒
至少目前來說,我開設這個帳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或者對別人有交代。而是為了讓我紀錄自己的想法。
Aither 埃忒
有些人好像認為公開帳號就一定要做到他心中的90分、100分,不能有不完美或矛盾的地方。

有些人能做到,因為他就是那樣的人(我很佩服);有些人不是那樣的人,但是把自己的人設和形象打造成那樣。我認為後者是一種展演,就像工作時肚子餓很生氣,但是會對對客人微笑那樣(?)

我知道透過表演或表演得好,有些人可能就不會來講話。但表演不是我的興趣。

我寧可別人不爽我、來罵我,我再罵回去或封鎖(?),也不想要為了那種人心中的好而表演。
Aither 埃忒
我知道可能有人覺得我在嫉妒T、覺得我是因為嫉妒T或討厭T才說他「壞話」、覺得我怎麼都在講別人的「應該」而不「反省」自己的「應該」。

我知道有人會這樣想,因為我也曾問過自己這些問題。我會自我審查、自我懷疑。
Aither 埃忒
但是,我不認為自我審查能幫我認識自己、幫我認識我跟別人的關係。
Aither 埃忒
情緒是流動的,我確實過去某些時刻嫉妒P、嫉妒T,但現在沒有。因為我知道我很好,知道我就算不跟卯迷一起畫她的IP也沒關係,我能產出自己的東西。

我能夠寫文、為自己的文章拍攝封面照片(而且是用底片)、自己畫圖。我不像P或T那樣,不依附卯迷或她的IP就無法創作。我喜歡跟卯迷一起創作,是因為我喜歡跟她創作的過程,也很喜歡她的作品。

那個人不知道一件事:
我跟卯迷關係最不好的時候,卯迷一天只回我一則訊息。那時候我以為卯迷討厭我,我就一邊傷心,一邊想著如果卯迷不要我了,那我自己去找一位新主人。

簡單來說,與其如他想像的花時間嫉妒T「搶走卯迷」,我寧可想辦法尋找自己的未來和價值。
Aither 埃忒
那我為什麼一直在講T呢?

因為他是我生命中,第一個我不喜歡但無法不去接觸的人。雖然我因為不想跟T共事而離開卯迷的團隊,但卯迷跟T仍然是合作夥伴。T是卯迷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會接觸到卯迷的生活。

因此當我長期需要接觸(包括間接接觸)一個我不喜歡的人時,我更需要了解我不喜歡他哪裡、我為什麼覺得跟他相處不舒服。透過書寫、思考、認識自己的感覺與界線,我才知道未來我要怎麼看待他、怎麼跟他相處。
Aither 埃忒
在理解自己的過程中,我也認識到雖然我抱怨的對象是T,彷彿T是我現階段人生中的大魔王,但是我跟T的互動其實也反應了我跟他人的互動。

我不講其他人,或者我不會用抱怨T的篇幅抱怨其他人,是因為其他人我只要拒絕、疏離或封鎖後就沒事了。只有T會反覆在我人生中出現。

換句話說,T原本是一個人,但是寫著寫著,T不再只是T。它有時候像一個統稱,涵括我不擅長應付的某一類人,或是我不夠瞭解自己的地方。
Aither 埃忒
對看的人來說,可能覺得看我抱怨別人很浪費時間、很負能量、很想嗆我。但是對我來說,如果我能從抱怨中得到某些收穫和覺察,那我的抱怨就是有意義的。
Aither 埃忒
一路走來我抱怨T不少,甚至為了減少T在這個帳號出現的次數另外開了一個帳號。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只覺得抱怨T能讓我發洩情緒,還認識到自己想要用什麼方式跟什麼樣特質的人互動。
Aither 埃忒
T是一個人,也是一些特質的代稱。那些特質可能是父權、優越感、壓抑感受、逃避感受、投射情緒、對人說教、覺得自己有做某些事的資格感、異性戀文化、不擅長溝通、偏執、憤世嫉俗、喜愛諷刺等等。

這些既是我對T的觀察,也是其他未來我可能遇上的人所擁有的特質。
Aither 埃忒
就算今天我不再遇到T,也可能我會遇到另一個像T的人。我可以選擇每次遇到就馬上封鎖他們,也可以選擇在封鎖前,試著明確表達我的界線和感受。
Aither 埃忒
我跟T不會是好朋友,但我不想要每次遇到這樣的人都在抱怨相同的事情。
Aither 埃忒
有些人好像把嫉妒或討厭想成很可怕的事,但我覺得不需要把討厭想得那麼嚴重。每個人都有合得來和合不來的對象,我認為跟一個人合不來就像有情緒一樣自然。而自然的事,不需要特別壓抑、否認,或裝作不在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