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2:42 PM
Thu, Apr 20, 2023 2:42 AM
1
天倫之旅
電影
噗浪觀影同好會
《everybody's fine》改編自1990年代義大利電影,後來還有華人版本,不過我只有看過美國版本的。其實這部片我多年前因為查凱薩琳莫寧的出演清單
有看過,想說二刷我就不會哭了……照樣哭爆
勞勃狄尼洛演出一位當勞工養活四個孩子的老父親,在妻子過世八個月、自己也有著職業傷害慢性病下,歡喜的等待孩子們來聚餐。然而變數使得他下定決心、不顧醫生警告親自動身前往四個孩子遙遠的四個居住地,想給他們來個驚喜——
這部人物刻畫的精彩、景物與氛圍出色,鏡頭用得非常傑出,藏梗藏得恰到好處。因為鋪陳紮實、演技出色,使得無爆炸性和激烈場景的親情公路片也能層疊出美好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喜歡探討親情、親子關係或公路電影的絕對會喜歡!9.9/10下收劇透。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2:57 PM
Wed, Apr 19, 2023 5:22 PM
會超細劇透
一開始悠哉花園場景其實呼應之後孩子們的疏離,老父親法蘭克退休後最大的樂趣就是把花草修剪完美、打理只剩下他一人的家。其實這正是他做父親的方法,他心中沒有什麼夢想,只有做好他塗防護漆在電線上的工作,以及「找到瘋到願意嫁我的女人」,直到孩子出生,他的唯一目標成了「當一個好父親」。
然而這個目標加在小孩身上成了一種負擔,他推動孩子、目的是希望他們青出於藍,不要像他自己一樣當沒有夢想的勞工。他要兒子大衛追求繪畫之路,不要只想當油漆工(否則會像自己一樣);要二兒子勤學音樂、製作音樂、變成音樂家或指揮家;鼓勵大女兒走向商業道路,鼓勵小女兒追求萬人垂青的舞台生活。
然而每次接電話,每個都只想跟妻子說話,妻子轉達說孩子已經完成夢想,大女兒結婚生子、孩子還成績優異——
大家都好
,然而真是如此嗎?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3:06 PM
電話、留言、還有靠著親人轉達的大衛,每個孩子忽然都沒有空參加難得的聚會。無論是父親的職責、直覺或是純粹喪妻後的孤獨驅使法蘭克去跟醫生拿了藥,逕自開始了用火車與公車的個人旅行。
一起旅行的人換了又換,通訊電纜也跟著風景移動,途中法蘭克向陌生人說出他的工作是幫電纜塗防火、防水、防侵蝕的保護外層塗料。而他的理想也是如此,只是想要保護孩子們,想要成為那層塗料,其實一路上可以看出不只是孩子們,他也總是假裝一切都好,亡妻也是假裝一切都好,目的都是保護愛的人所施展的白色謊言,這可以解讀成一種自我保護,也可以解讀成一種愛護。總之長大的孩子們學習到了父母這個「精神」。
諷刺的是,在旅途中,法蘭克所不知道的竊竊私語在他漆了一輩子都電纜中傳遞,孩子們討論著大衛:在墨西哥失蹤、警察、毒品、如何暫時隱瞞父親、如何謊稱不能讓父親久留。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3:19 PM
第一站是大衛位於紐約的公寓,他想起最讓他擔心的孩子小時候的樣子,和父子的對話。然而大衛不在,只有樓下的畫廊賣著大衛的畫作,這使父親驕傲的一笑,知道兒子完成了夢想。把信件塞入門縫後,法蘭克前往大女兒艾咪位於芝加哥的豪宅。
被媽媽宣布發燒的孫子活蹦亂跳迎接爺爺,法蘭克向在電話上忙的艾咪吹了段口哨。(應該是他以前叫小孩用的旋律,另一個女兒也是用同一段,這個小細節我覺得很讚)。
這部一大亮點就是孩子/成人轉換的鏡頭,這裡艾咪變成了小時候的女孩模樣跑向父親的畫面應該算所有孩子/成人蒙太奇中做的最好的。都是藍色衣服,小艾咪一經過樓梯的遮擋成了大艾咪,孫子與爺爺尬了場居家高爾夫,艾咪帶父親去廣告公司參觀,讓父親拍了幾張照。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3:31 PM
廣告也蠻有趣的,屬下瞄準的銀行借貸客群正是法蘭克這類藍領年長退休男,廣告內容是退休釣客碰上魚自己上鉤還問要不要我自己在烤架上翻面。法蘭克喜歡廣告表面會說話的魚,問這個貸款是不是真的易如反掌。屬下回應「當然不是,其實難得要死。」算是呼應了這部外喜內苦的特質。
等到艾咪的老公回家,餐桌上孫子不爽父親、說自己成績不好,隔天艾咪老公也沒換衣服,其實老父親都看出端倪,但沒有戳破,拍家庭照後道別。送行到車站時,忽然冒出一位男同事,非常巧合的錯過火車,跟法蘭克握手聊天。(法蘭克也有注意到了微妙之處)
這段在電影裡面小小的、沒仔細想會覺得只是塑造艾咪的商業女強人形象,其實是鋪成艾咪「fine」假象的一部分,艾咪不敢說自己老公劈腿離婚,但又怕父親命不久矣,特別安排新男友來見他一面,這種小小的心酸細想很淚點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3:46 PM
臨別前,父親問出口的只是「你快樂嗎?」聽到艾咪回應是,他就滿足的離開了。
一路旅行到了丹佛找「指揮家」二兒子羅伯,路上興奮地不停與交響樂團的海報拍照很可愛,其實也是鋪梗。對姐姐坦言不擅長說謊的羅伯正在舞台上敲大鼓,跟父親坦承「我就是沒有才能,別人只是對你說好話,我有寫曲、指揮,但沒人要請我當專業的,事實就是如此」。
父親失落地幫他想出路,提出可以回去上課、說浪費了教育。這刺激了羅伯,他憤怒地說父親給他太多壓力,他只想敲鼓賺簡單錢,要抽菸時,法蘭克要他別抽,羅伯也馬上反擊說「我又讓你失望了是吧?」想起父親的肺狀況很糟,改口說「好吧,至少不會在你面前抽」,最後還丟掉菸賭氣說「我是因為你不相信我能戒菸才戒掉的!」
真的是傻瓜兒子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3:56 PM
Wed, Apr 19, 2023 4:19 PM
發怒完再來困窘、愧疚,將父親介紹給同事,法蘭克看穿了他的憤怒,笑著說自己也戒菸過,開玩笑說你剛戒菸所以容易情緒不穩,沒關係。
最後羅伯還是搬出交響樂團馬上要飛歐洲的事情搪塞父親。這點用上了鋪陳,其實法蘭克一直跟海報拍照,其實知道他們的行程,但法蘭克沒有戳破。
道別時用了孩子/成人蒙太奇,可以看出孩子變了很多、卻又有很多沒有變(演員這方面詮釋的蠻厲害的)也問了他快樂嗎?
父親離開後,羅伯打給手足告知父親前往下一站,小妹蘿絲不管他們想演被驚喜的事,說要直接去接父親。當提到說謊,羅伯提及的不只是關於大衛的秘密,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要跟他聊什麼」。
父子溝通的話題已經遺失在不見面多年中,遺失在兒子長期被父親「期待」的壓力反擊本能中。這方面真的很貼近生活,我就認識幾個差不多的案例……。
然而找到小女兒前有個插曲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4:06 PM
旅行整個美國的法蘭克忘記調整錶,錯過了巴士,於是他招了台司卡車去火車站。女司機談及也在近期失去了丈夫,丈夫酗酒病逝。她怪自己沒有注意到丈夫的情況,明明事實一直在眼前,自己卻忽視了。(這也是暗暗在呼應劇情)
急著趕往住拉斯維加斯女兒住處的法蘭克謝絕了司機提供的住處,連夜趕往賭城,一名毒蟲年輕男子在地下道咳嗽,或許是善良的心作祟,也或許是他在男子身上看到兒子的影子,法蘭克給了毒蟲一點錢,卻因為他不知感恩與之吵架,對方搶錢包不成還踩碎了法蘭克的每日必吃的藥。法蘭克只能蒐集到一些碎片維生。
那瞬間,我感覺到了想要殺人的心情
他失魂落魄地跑去公共電話打回自己家,聽到的是妻子的留言。
他可能慌亂中想找到亡妻幫忙,也可能是太不安所以想聽聽她的聲音。總之,好虐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4:30 PM
他跟醫生謊稱弄濕藥物要加藥,醫生請他自己的櫃檯取。他不想讓醫生知道自己違反醫囑旅行,所以無法說出實情,他睡夢中看到小大衛被關進牢中喊救命、放我出去,一大早小女兒蘿絲用加長型禮車接他去整層樓的租屋處,向父親稱自己剛表演完。父親說她的夢想都實現了,暗示說只差沒有一個丈夫/男友。
本來想要去吃豪華大餐,然而「朋友」吉莉臨時託嬰給蘿絲照顧,看法蘭克玩小孩,蘿絲笑得很開心。
直到法蘭克一個人閒晃時,恰巧聽到電話的錄音是個男人,這點讓他頓時明白了看似快樂、親近的小女兒也有所隱瞞。(電影後來有秀給觀眾看蘿絲在壽司店當服務生)
這次不是孩子趕人,而是沒藥的法蘭克得動身回家,他也問了蘿絲是否快樂、給了她親筆信,蘿絲承諾聖誕節會回家,讓他又有了期待。
當然編劇給了一堆快快樂樂的鏡頭,一定要來急轉彎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4:44 PM
法蘭克一輩子沒搭過飛機,為了趕快回去拿藥搭上了一台,沒藥+醫生說別搭飛機+雷雨亂流=在廁所昏過去。機上人員注意到後下機送醫。
這裡放了段蠻有趣的「夢境」(後來法蘭克坦承妻子雖然總是隱瞞實情,但仍有時不時給出情報,但他沒有認真去傾聽和思考)。法蘭克和四個小時候模樣的孩子在花園聚餐,他說自己並非想要給他們壓力出人頭地,只想要小孩過得快樂。
他指出艾咪老公沒有換衣服、孫子沒有發燒、女婿跟孫子吵架、陌生同事亟欲表現,小艾咪才說出自己被老公劈腿、離婚以及想讓父親見新男友的事。法蘭克矛頭指向羅伯,指出樂團根本沒有安排歐洲行程,最後他問小蘿絲是不是也說謊,得知她「不知道喜歡男生還是女生」以及妻子生前就知道那個嬰兒就是蘿絲的孩子。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4:51 PM
夢裡的風暴隨著每個人情緒高漲、法蘭克的傷心與激動越來越近、越來越恐怖。
他很傷心這麼大的消息妻子沒有告訴他,孩子們則說跟他說話太有壓力了,加上母親生病,他們不敢揭露這麼大的秘密給父親。最後小大衛嗆老爸,說他不住在那個公寓了。
法蘭克責備地說「你就是這樣才最讓我擔心!你在哪裡?告訴我你在哪裡我才能幫你!」
然而大衛無法告訴他,落雨打斷了聚餐,孩子們鳥獸散,留下父親在花園裡面對狂風暴雨。這段我覺得手法看似幼稚直接,其實蠻出色的。父親眼中誠實的小孩子一個個道出自己歸納出來的秘密,也彰顯法蘭克咄咄逼人的一面,並鋪陳大衛的去向。
醒來時,法蘭克的病床旁圍繞著艾咪、羅伯與蘿絲。他先問了是不是心臟病,果然孩子們支吾其詞,說要等結果。如此簡單的問題,表現出了孩子們總是想要蓋過殘酷事實的作風。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5:02 PM
法蘭克歷經生死關頭,已經無力再拖磨偽裝,他直接說「越來越難相信你們,你們都在對我說謊」,在據實以告的要求下,他們才說確認是心臟病發。
拋磚引玉(?),法蘭克問了他真正想知道的問題——大衛到底在哪裡?
孩子們支支吾吾,互相拋眼神,於是法蘭克催促他們實話實說。不推還好,一推所有孩子都紅了眼眶,給予老父親晴天霹靂的消息:大衛死了。他一直很抑鬱,尤其在喪母後跑去了墨西哥,用藥過量而亡。
這段勞勃狄尼洛的演出真的是讓我哭爆
那個懷著希望的眼神、否認與掙扎,體感短短不到兩分鐘,扣人心弦
那晚小大衛出現在夢裡,法蘭克說無論大衛發展的如何他都會很開心,並向他道歉,大衛說要回去母親身邊,算是進入了接受大衛已死的階段。(
他消化事情的速度神快
)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5:12 PM
離開前逆向操作的鏡頭也很妙,小大衛變成大大衛,象徵生者與死者的區別。大大衛向父親說「不是你的錯」就離開了。
跳接至康復後,他到妻子的墓碑前報告心得感想,後悔自己只管推動,卻不去深入了解孩子。又回到紐約畫廊買下當初看到的畫,沒想到畫作賣掉了!店員請他留電話方便如果有大衛的畫作進來會再聯絡。(偷虐ㄛ)
當下失落之餘,我覺得法蘭克也有點欣慰,他兒子真的成了畫家,失意畫家終究有人欣賞。
傳說中的畫家死後才出名嗎
本以為要空手而歸,店員追出店面攔下法蘭克,沒想到她認出了姓氏(與大衛一樣),邀請他到倉庫挑大衛的作品,直說大衛沒有什麼人氣,但有其堅持的風格。
Mc_Sharmen(夏恩)
@Mc_sharmen
Wed, Apr 19, 2023 5:20 PM
Wed, Apr 19, 2023 5:20 PM
正當我以為不會有更多爆擊,店員拿出一幅有電線桿和捲曲電線的作品…… 淚崩
本來是沒人會去留意的景色,怎麼看都是大衛惦記著父親的職業而做出的作品
維基說是膠水和通心麵做的,有夠居家的材料。乍看真的很小畫家,實則充滿個人意義。
最後是傳統聖誕節大團圓結局,艾咪、艾咪兒子、艾咪新男友、羅伯、蘿絲、蘿絲的小孩、吉莉(其實就是蘿絲的女友)都來了。
結局算是交代一個結果吧,我覺得最精彩的真的是中間在人性、親情、假象中的抽絲剝繭。
整體來說沒有漏洞和累贅,是一氣呵成、環環相扣的悲喜劇。我會給9.9-10/10
——完結拉線,歡迎留言轉噗——
載入新的回覆
《everybody's fine》改編自1990年代義大利電影,後來還有華人版本,不過我只有看過美國版本的。其實這部片我多年前因為查凱薩琳莫寧的出演清單
這部人物刻畫的精彩、景物與氛圍出色,鏡頭用得非常傑出,藏梗藏得恰到好處。因為鋪陳紮實、演技出色,使得無爆炸性和激烈場景的親情公路片也能層疊出美好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喜歡探討親情、親子關係或公路電影的絕對會喜歡!9.9/10下收劇透。
一開始悠哉花園場景其實呼應之後孩子們的疏離,老父親法蘭克退休後最大的樂趣就是把花草修剪完美、打理只剩下他一人的家。其實這正是他做父親的方法,他心中沒有什麼夢想,只有做好他塗防護漆在電線上的工作,以及「找到瘋到願意嫁我的女人」,直到孩子出生,他的唯一目標成了「當一個好父親」。
然而這個目標加在小孩身上成了一種負擔,他推動孩子、目的是希望他們青出於藍,不要像他自己一樣當沒有夢想的勞工。他要兒子大衛追求繪畫之路,不要只想當油漆工(否則會像自己一樣);要二兒子勤學音樂、製作音樂、變成音樂家或指揮家;鼓勵大女兒走向商業道路,鼓勵小女兒追求萬人垂青的舞台生活。
然而每次接電話,每個都只想跟妻子說話,妻子轉達說孩子已經完成夢想,大女兒結婚生子、孩子還成績優異——大家都好,然而真是如此嗎?
一起旅行的人換了又換,通訊電纜也跟著風景移動,途中法蘭克向陌生人說出他的工作是幫電纜塗防火、防水、防侵蝕的保護外層塗料。而他的理想也是如此,只是想要保護孩子們,想要成為那層塗料,其實一路上可以看出不只是孩子們,他也總是假裝一切都好,亡妻也是假裝一切都好,目的都是保護愛的人所施展的白色謊言,這可以解讀成一種自我保護,也可以解讀成一種愛護。總之長大的孩子們學習到了父母這個「精神」。
諷刺的是,在旅途中,法蘭克所不知道的竊竊私語在他漆了一輩子都電纜中傳遞,孩子們討論著大衛:在墨西哥失蹤、警察、毒品、如何暫時隱瞞父親、如何謊稱不能讓父親久留。
被媽媽宣布發燒的孫子活蹦亂跳迎接爺爺,法蘭克向在電話上忙的艾咪吹了段口哨。(應該是他以前叫小孩用的旋律,另一個女兒也是用同一段,這個小細節我覺得很讚)。
這部一大亮點就是孩子/成人轉換的鏡頭,這裡艾咪變成了小時候的女孩模樣跑向父親的畫面應該算所有孩子/成人蒙太奇中做的最好的。都是藍色衣服,小艾咪一經過樓梯的遮擋成了大艾咪,孫子與爺爺尬了場居家高爾夫,艾咪帶父親去廣告公司參觀,讓父親拍了幾張照。
等到艾咪的老公回家,餐桌上孫子不爽父親、說自己成績不好,隔天艾咪老公也沒換衣服,其實老父親都看出端倪,但沒有戳破,拍家庭照後道別。送行到車站時,忽然冒出一位男同事,非常巧合的錯過火車,跟法蘭克握手聊天。(法蘭克也有注意到了微妙之處)
這段在電影裡面小小的、沒仔細想會覺得只是塑造艾咪的商業女強人形象,其實是鋪成艾咪「fine」假象的一部分,艾咪不敢說自己老公劈腿離婚,但又怕父親命不久矣,特別安排新男友來見他一面,這種小小的心酸細想很淚點
一路旅行到了丹佛找「指揮家」二兒子羅伯,路上興奮地不停與交響樂團的海報拍照很可愛,其實也是鋪梗。對姐姐坦言不擅長說謊的羅伯正在舞台上敲大鼓,跟父親坦承「我就是沒有才能,別人只是對你說好話,我有寫曲、指揮,但沒人要請我當專業的,事實就是如此」。
父親失落地幫他想出路,提出可以回去上課、說浪費了教育。這刺激了羅伯,他憤怒地說父親給他太多壓力,他只想敲鼓賺簡單錢,要抽菸時,法蘭克要他別抽,羅伯也馬上反擊說「我又讓你失望了是吧?」想起父親的肺狀況很糟,改口說「好吧,至少不會在你面前抽」,最後還丟掉菸賭氣說「我是因為你不相信我能戒菸才戒掉的!」
真的是傻瓜兒子
最後羅伯還是搬出交響樂團馬上要飛歐洲的事情搪塞父親。這點用上了鋪陳,其實法蘭克一直跟海報拍照,其實知道他們的行程,但法蘭克沒有戳破。
道別時用了孩子/成人蒙太奇,可以看出孩子變了很多、卻又有很多沒有變(演員這方面詮釋的蠻厲害的)也問了他快樂嗎?
父親離開後,羅伯打給手足告知父親前往下一站,小妹蘿絲不管他們想演被驚喜的事,說要直接去接父親。當提到說謊,羅伯提及的不只是關於大衛的秘密,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要跟他聊什麼」。
父子溝通的話題已經遺失在不見面多年中,遺失在兒子長期被父親「期待」的壓力反擊本能中。這方面真的很貼近生活,我就認識幾個差不多的案例……。
然而找到小女兒前有個插曲
急著趕往住拉斯維加斯女兒住處的法蘭克謝絕了司機提供的住處,連夜趕往賭城,一名毒蟲年輕男子在地下道咳嗽,或許是善良的心作祟,也或許是他在男子身上看到兒子的影子,法蘭克給了毒蟲一點錢,卻因為他不知感恩與之吵架,對方搶錢包不成還踩碎了法蘭克的每日必吃的藥。法蘭克只能蒐集到一些碎片維生。
那瞬間,我感覺到了想要殺人的心情
本來想要去吃豪華大餐,然而「朋友」吉莉臨時託嬰給蘿絲照顧,看法蘭克玩小孩,蘿絲笑得很開心。
直到法蘭克一個人閒晃時,恰巧聽到電話的錄音是個男人,這點讓他頓時明白了看似快樂、親近的小女兒也有所隱瞞。(電影後來有秀給觀眾看蘿絲在壽司店當服務生)
這次不是孩子趕人,而是沒藥的法蘭克得動身回家,他也問了蘿絲是否快樂、給了她親筆信,蘿絲承諾聖誕節會回家,讓他又有了期待。
當然編劇給了一堆快快樂樂的鏡頭,一定要來急轉彎
這裡放了段蠻有趣的「夢境」(後來法蘭克坦承妻子雖然總是隱瞞實情,但仍有時不時給出情報,但他沒有認真去傾聽和思考)。法蘭克和四個小時候模樣的孩子在花園聚餐,他說自己並非想要給他們壓力出人頭地,只想要小孩過得快樂。
他指出艾咪老公沒有換衣服、孫子沒有發燒、女婿跟孫子吵架、陌生同事亟欲表現,小艾咪才說出自己被老公劈腿、離婚以及想讓父親見新男友的事。法蘭克矛頭指向羅伯,指出樂團根本沒有安排歐洲行程,最後他問小蘿絲是不是也說謊,得知她「不知道喜歡男生還是女生」以及妻子生前就知道那個嬰兒就是蘿絲的孩子。
他很傷心這麼大的消息妻子沒有告訴他,孩子們則說跟他說話太有壓力了,加上母親生病,他們不敢揭露這麼大的秘密給父親。最後小大衛嗆老爸,說他不住在那個公寓了。
法蘭克責備地說「你就是這樣才最讓我擔心!你在哪裡?告訴我你在哪裡我才能幫你!」
然而大衛無法告訴他,落雨打斷了聚餐,孩子們鳥獸散,留下父親在花園裡面對狂風暴雨。這段我覺得手法看似幼稚直接,其實蠻出色的。父親眼中誠實的小孩子一個個道出自己歸納出來的秘密,也彰顯法蘭克咄咄逼人的一面,並鋪陳大衛的去向。
醒來時,法蘭克的病床旁圍繞著艾咪、羅伯與蘿絲。他先問了是不是心臟病,果然孩子們支吾其詞,說要等結果。如此簡單的問題,表現出了孩子們總是想要蓋過殘酷事實的作風。
拋磚引玉(?),法蘭克問了他真正想知道的問題——大衛到底在哪裡?
孩子們支支吾吾,互相拋眼神,於是法蘭克催促他們實話實說。不推還好,一推所有孩子都紅了眼眶,給予老父親晴天霹靂的消息:大衛死了。他一直很抑鬱,尤其在喪母後跑去了墨西哥,用藥過量而亡。
這段勞勃狄尼洛的演出真的是讓我哭爆
他消化事情的速度神快)跳接至康復後,他到妻子的墓碑前報告心得感想,後悔自己只管推動,卻不去深入了解孩子。又回到紐約畫廊買下當初看到的畫,沒想到畫作賣掉了!店員請他留電話方便如果有大衛的畫作進來會再聯絡。(偷虐ㄛ)
當下失落之餘,我覺得法蘭克也有點欣慰,他兒子真的成了畫家,失意畫家終究有人欣賞。
傳說中的畫家死後才出名嗎本以為要空手而歸,店員追出店面攔下法蘭克,沒想到她認出了姓氏(與大衛一樣),邀請他到倉庫挑大衛的作品,直說大衛沒有什麼人氣,但有其堅持的風格。
本來是沒人會去留意的景色,怎麼看都是大衛惦記著父親的職業而做出的作品
最後是傳統聖誕節大團圓結局,艾咪、艾咪兒子、艾咪新男友、羅伯、蘿絲、蘿絲的小孩、吉莉(其實就是蘿絲的女友)都來了。
結局算是交代一個結果吧,我覺得最精彩的真的是中間在人性、親情、假象中的抽絲剝繭。
——完結拉線,歡迎留言轉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