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11 AM
40
6
一直去反駁『我不是這樣的人』,並積極反抗別人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這大概是剛接觸身心靈領域的時候,容易頻生的現象。
反彈是因為,對方的措辭裡,涵蓋一部分『讓你不舒服的成分』。試圖思考為什麼不舒服,並釐清脈絡,我認為很好。代表你有心理解自己。
然而,總是只把聚光燈打在自身感受,卻不試著拆解、重組,甚至把這些體悟,進一步深化為可普及傳遞的資訊。
旁人看多了這些抱怨,往往只會覺得:
1.就像貓咪跟不存在的假想敵,不斷戰鬥
2.虛耗這麼多力氣,那你得到了什麼?
3.千篇一律,無聊zzz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12 AM
如果只是單純分享自己觀察到什麼,然後詢問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感受,或是好奇同樣狀況,別人會有什麼反應?
這會相對讓人覺得有討論空間。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14 AM
Tue, Apr 18, 2023 11:51 AM
但一直強調自己不是那樣,然而做出來的事情、講出來的話,就一再驗證別人貼的標籤怎麼來的。
看多真的會想說:沒啊,別人沒誤會你。
你現在做的事情,就是那樣嘛,甚至長久以來都是如此。
然後就會得到一個覺察:
其實他沒有搞懂問題的癥結,甚至不斷拒絕接受自己真正的樣貌,所以才會一直激烈反駁,他不肯面對的問題。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17 AM
不然,面對觀念落差太大的荒謬標籤,或說,當對方切入的面向,我能自然依循其脈絡,順藤摸瓜,找到與之對應的二元性觀點時。
即便對方的措辭不是很好聽,我能一瞬間明白他只看到局部,但那種『局部』也驗證了,我持有的正向人格特質。這就不需要生氣。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18 AM
打個比方,以前我很厭煩別人說我講話很嗆。
因為從我的觀點來看,我並不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很勇』才刻意說出這些言論。我就是講講自己看到什麼,會覺得嗆?那是因為對方理虧,然後又不想承認,因此只好把情況歸因於『我講話很嗆』,試圖模糊焦點 -.-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21 AM
Tue, Apr 18, 2023 11:52 AM
但最近,我試著這樣拆解:
很嗆=單刀直入=沒打算浪費時間,應付狀況外的人
故得證,這樣說的人,潛意識也知道,自己說出來的話、做出的舉動,確實遲鈍或造成別人困擾。所以才會用『嗆』去解釋,因為他感覺被嗆。
如果他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哪邊雷,頂多覺得我很鋒利,但不會認為在針對他。又,撇除這些都不管,我在必要時,的確會表現鋒利的一面。
因此他的形容也不能說錯。
只是夾雜了個人感受,所以稍微失焦。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24 AM
順藤摸瓜的邏輯遊戲玩一玩,
就會發現很多道理、跡象,全都是互通有無。
當內心接受「對啊我就是這樣」以後,反而會覺得:欸,這個摸瓜的過程滿好玩的。等於透過他人的語言,從不同面向,去理解自己潛藏的可塑性和豐富性。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31 AM
因此,有時看到不順眼的發言,或者不明白對方的意思,其實也沒關係。藉由詢問和確認對方的立場,反而有機會更理解自己。
一個人自我中心到某個境界,會自然把所有狀況,都引流去「也不錯,幫我向內探索真實」,而非總是覺得別人都針對自己、我好委屈。
因為就是不在乎,關於別人的部分。
所以就能擺到比較後面的順位,只聚焦於「我想如何展現自己的體悟」或是「我想的這些該如何表達,比較能協助他人更理解自己」。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36 AM
而且如果是本身具備個體通道的人,你嘗試透過個人行動和努力,去傳達你認為重要的資訊、顯化你認為重要的事物,這個過程,就會自然產生振奮他人的力量。
久而久之,就會從他人那邊回收過往散落的靈魂碎片,逐漸將自己拚回完整的樣貌。我覺得這是會隨著覺醒的不同階段,慢慢理解的事情。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39 AM
Tue, Apr 18, 2023 11:53 AM
所以也沒啥好怨恨或廢話的。
去做所有自己認同的事情就好。
討厭現況,那就把世界改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比起整天尖叫和控訴,我比較喜歡「我此刻想這樣做,因為我想得到某種結果」,然後去做了,就真的變成我想的那樣了。
實踐想法是很好玩的,有意思我就會去做。
對我而言,這過程之中,甚至不需要存在別人(與他們那些怎樣都好的批評)。就只是單純覺得「我想」、「我喜歡」、「我從中感受到活力」,所以我會去完成。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42 AM
很簡單的事情,不用想得太複雜。
有時候想多和想複雜了,因為把力氣都用在空想而非實踐,當長久處於無力狀態之下,自然就會感到憋屈。
那解決方案就是:盡可能不要浪費力氣和委屈自己。
想顯化什麼,只要搞清楚方向和階段性目標,那就去做。尤其對生產者來說,「感覺自己投注能量之後,聚精會神地完成一樣事物」是很重要的。相形之下,罵人和自清,反而很像出拳打棉花,空虛寂寞是一定大於滿足。
璱︎︎⊹休息到12/2🐖
@setsunanoyume
Tue, Apr 18, 2023 11:48 AM
Tue, Apr 18, 2023 11:49 AM
突然想寫就寫了,不是講能看到這篇的任何人
不必緊張。
就是剛好看到同質性很強的社群貼文,突然覺得同樣輪迴交叉怎麼呈現型態如此不同。大概也是一種生態多樣性,好吧。
小佳佳 準備代課,加油
@JiaJiaumu
Tue, Apr 18, 2023 3:35 PM
謝謝分享
讓生活簡單一點
@stardust08
Tue, Apr 18, 2023 3:49 PM
謝謝分享,今天剛好也遇到類似的事情,頗有共鳴
載入新的回覆
反彈是因為,對方的措辭裡,涵蓋一部分『讓你不舒服的成分』。試圖思考為什麼不舒服,並釐清脈絡,我認為很好。代表你有心理解自己。
然而,總是只把聚光燈打在自身感受,卻不試著拆解、重組,甚至把這些體悟,進一步深化為可普及傳遞的資訊。
旁人看多了這些抱怨,往往只會覺得:
1.就像貓咪跟不存在的假想敵,不斷戰鬥
2.虛耗這麼多力氣,那你得到了什麼?
3.千篇一律,無聊zzz
這會相對讓人覺得有討論空間。
看多真的會想說:沒啊,別人沒誤會你。
你現在做的事情,就是那樣嘛,甚至長久以來都是如此。
然後就會得到一個覺察:
其實他沒有搞懂問題的癥結,甚至不斷拒絕接受自己真正的樣貌,所以才會一直激烈反駁,他不肯面對的問題。
即便對方的措辭不是很好聽,我能一瞬間明白他只看到局部,但那種『局部』也驗證了,我持有的正向人格特質。這就不需要生氣。
因為從我的觀點來看,我並不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很勇』才刻意說出這些言論。我就是講講自己看到什麼,會覺得嗆?那是因為對方理虧,然後又不想承認,因此只好把情況歸因於『我講話很嗆』,試圖模糊焦點 -.-
很嗆=單刀直入=沒打算浪費時間,應付狀況外的人
故得證,這樣說的人,潛意識也知道,自己說出來的話、做出的舉動,確實遲鈍或造成別人困擾。所以才會用『嗆』去解釋,因為他感覺被嗆。
如果他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哪邊雷,頂多覺得我很鋒利,但不會認為在針對他。又,撇除這些都不管,我在必要時,的確會表現鋒利的一面。
因此他的形容也不能說錯。
只是夾雜了個人感受,所以稍微失焦。
就會發現很多道理、跡象,全都是互通有無。
當內心接受「對啊我就是這樣」以後,反而會覺得:欸,這個摸瓜的過程滿好玩的。等於透過他人的語言,從不同面向,去理解自己潛藏的可塑性和豐富性。
一個人自我中心到某個境界,會自然把所有狀況,都引流去「也不錯,幫我向內探索真實」,而非總是覺得別人都針對自己、我好委屈。
因為就是不在乎,關於別人的部分。
所以就能擺到比較後面的順位,只聚焦於「我想如何展現自己的體悟」或是「我想的這些該如何表達,比較能協助他人更理解自己」。
久而久之,就會從他人那邊回收過往散落的靈魂碎片,逐漸將自己拚回完整的樣貌。我覺得這是會隨著覺醒的不同階段,慢慢理解的事情。
去做所有自己認同的事情就好。
討厭現況,那就把世界改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比起整天尖叫和控訴,我比較喜歡「我此刻想這樣做,因為我想得到某種結果」,然後去做了,就真的變成我想的那樣了。
實踐想法是很好玩的,有意思我就會去做。
對我而言,這過程之中,甚至不需要存在別人(與他們那些怎樣都好的批評)。就只是單純覺得「我想」、「我喜歡」、「我從中感受到活力」,所以我會去完成。
有時候想多和想複雜了,因為把力氣都用在空想而非實踐,當長久處於無力狀態之下,自然就會感到憋屈。
那解決方案就是:盡可能不要浪費力氣和委屈自己。
想顯化什麼,只要搞清楚方向和階段性目標,那就去做。尤其對生產者來說,「感覺自己投注能量之後,聚精會神地完成一樣事物」是很重要的。相形之下,罵人和自清,反而很像出拳打棉花,空虛寂寞是一定大於滿足。
突然想寫就寫了,不是講能看到這篇的任何人
不必緊張。
就是剛好看到同質性很強的社群貼文,突然覺得同樣輪迴交叉怎麼呈現型態如此不同。大概也是一種生態多樣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