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4:35 PM
Mon, Apr 17, 2023 4:54 PM
3
很不喜歡書籍作者帶著說教的感覺,我認為的說教感,可能來自於他們文字背後的「一定」和「應該」。
那些作者在字裡行間,會透露出強烈的「讀者應該照我的方式做」的氣息。而我覺得讀起來舒服的書,比較偏向作者只是在表達他個人怎麼做,不會強調讀者一定得照著做。
埃忒閱讀
埃忒覺察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4:37 PM
Mon, Apr 17, 2023 4:38 PM
如果作者的知識對我有幫助,但行文中常常強調一定得怎麼做的時候,書就看得很痛苦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4:43 PM
Mon, Apr 17, 2023 4:44 PM
最近也在想,為什麼我常常使用「說教」這個標籤描述某些感覺或事情?
可能因為有些感覺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我還說不出具體讓我不舒服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只能用這麼籠統的詞彙概括。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4:54 PM
Mon, Apr 17, 2023 4:58 PM
這麼說起來,之前互動時我感受到有說教感的發言,通常背後也帶著某種一定、應該或其他命令式的思考。
有人覺得SM伴侶的互動一定要怎樣發展;有人覺得在醫院工作一定是什麼樣子、認為他所知的事情別人一定不懂;有人覺得我在諮商、覺察自己就一定要聽他說話。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5:28 PM
Tue, Apr 18, 2023 4:47 AM
聽到帶著「一定」或「應該」的句型時,我很容易覺得不舒服。這時候我的心理會有一股說不出來、悶悶的感受。不只身體會比較僵硬,而且防衛心會被激起、想要反駁對方、想要告訴對方自己的不舒服。
創這個帳號後,那些我互動後不再往來的對象,剛好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講話帶著強烈的一定和應該。
其中我覺得更不舒服的互動,是對方不只沒察覺自己話語中的一定和應該,還認為我的想法跟感受是錯的,「應該」聽他們的。即使我想跟他們溝通,他們好像無法理解我的不舒服,經常想跟我爭辯,告訴我他們的想法和判斷多麼正確,不斷想說服我聽他們的。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5:40 PM
Tue, Apr 18, 2023 4:48 AM
上次黑單的人,原本覺得他沒惡意,不知道可以怎麼看待這個事情,所以有矛盾的感覺。現在我知道了。他的話語中帶著他更正確、比我和其他人了解更多、我應該聽他說話的意思,所以我覺得他在說教,也對他的發言感到不舒服。
他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徹、更有包容力、更溫柔、更貼心。但我覺得⋯⋯怎麼說呢,好像有點類似佛教說的某種狀態,但我一時間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表達。好像是看不見自己之類的。
可能也因為他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徹、更有包容力、更溫柔、更貼心,所以在沒有明說但反覆強調的過程中,我覺得他像某些傳直銷或有些宗教那樣,用好意包裝,偷偷灌輸自己的想法給別人。
他輕柔的話語背後帶著強烈的一定,而且聽不進別人的話。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6:15 PM
所以,「一定」或「應該」,不見得會以清晰明白的方式呈現,有時候會偽裝成其他樣子出現。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6:20 PM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6:22 PM
發現自己不太喜歡「父母」、「子女」等等帶有男女性別意涵的詞彙。我比較喜歡「家長」、「孩子」等去掉性別的描述方式。
Aither 埃忒
@aither
Mon, Apr 17, 2023 6:27 PM
Mon, Apr 17, 2023 6:27 PM
我喜歡看寫給家長或孩子看的書,因為這類書籍通常淺顯易懂。孩子能看懂的內容,初學者也能看懂,而且很好吸收
天羽。菲色
@sarena2020
Wed, Apr 19, 2023 1:45 AM
妳對別人的批判和不滿,不也是一種「一定」和「應該」嗎?只因為別人不符合妳心中「應該」要有的那個形象?
妳讀起來舒服的書,或相處起來舒服的人,難道不是因為這些人只會稱讚妳,而不會指出妳的缺點?妳難道不是只想活在被諮商師吹捧讚美的那個夢境裏?
當自己的錯誤被指出來的時候,妳難道不是習慣用「說教」來標籤化對方,逃避面對自己的問題嗎?
Aither 埃忒
@aither
Wed, Apr 19, 2023 1:59 AM
Sat, Apr 22, 2023 4:31 PM
天羽。菲色
: 我的自介已經提醒過留言請保持禮貌,而我感覺不到你的禮貌,所以會直接黑單。
補充一下:
我認為你對諮商的描述完全是錯的。
諮商是有意識的討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賦予自己自由生活的力量。
之前的諮商噗有寫過,一個人並不是諮商完就什麼都會,也不需要因為自己有應該的想法而難過。重要的是覺察,因為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載入新的回覆
很不喜歡書籍作者帶著說教的感覺,我認為的說教感,可能來自於他們文字背後的「一定」和「應該」。
那些作者在字裡行間,會透露出強烈的「讀者應該照我的方式做」的氣息。而我覺得讀起來舒服的書,比較偏向作者只是在表達他個人怎麼做,不會強調讀者一定得照著做。
埃忒閱讀 埃忒覺察
可能因為有些感覺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我還說不出具體讓我不舒服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只能用這麼籠統的詞彙概括。
有人覺得SM伴侶的互動一定要怎樣發展;有人覺得在醫院工作一定是什麼樣子、認為他所知的事情別人一定不懂;有人覺得我在諮商、覺察自己就一定要聽他說話。
創這個帳號後,那些我互動後不再往來的對象,剛好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講話帶著強烈的一定和應該。
其中我覺得更不舒服的互動,是對方不只沒察覺自己話語中的一定和應該,還認為我的想法跟感受是錯的,「應該」聽他們的。即使我想跟他們溝通,他們好像無法理解我的不舒服,經常想跟我爭辯,告訴我他們的想法和判斷多麼正確,不斷想說服我聽他們的。
他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徹、更有包容力、更溫柔、更貼心。但我覺得⋯⋯怎麼說呢,好像有點類似佛教說的某種狀態,但我一時間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表達。好像是看不見自己之類的。
可能也因為他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徹、更有包容力、更溫柔、更貼心,所以在沒有明說但反覆強調的過程中,我覺得他像某些傳直銷或有些宗教那樣,用好意包裝,偷偷灌輸自己的想法給別人。
他輕柔的話語背後帶著強烈的一定,而且聽不進別人的話。
妳讀起來舒服的書,或相處起來舒服的人,難道不是因為這些人只會稱讚妳,而不會指出妳的缺點?妳難道不是只想活在被諮商師吹捧讚美的那個夢境裏?
當自己的錯誤被指出來的時候,妳難道不是習慣用「說教」來標籤化對方,逃避面對自己的問題嗎?
補充一下:
我認為你對諮商的描述完全是錯的。
諮商是有意識的討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賦予自己自由生活的力量。
之前的諮商噗有寫過,一個人並不是諮商完就什麼都會,也不需要因為自己有應該的想法而難過。重要的是覺察,因為覺察是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