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Sat, Apr 8, 2023 3:18 AM
Sat, Apr 8, 2023 5:47 AM
1
關於中文標點符號與語感
前幾天朱宥勳老師的YT頻道依序上傳了兩支和標點符號相關的影片,分別是
引號
和
句號
的用法,直到今天才點開來看,獲益良多。之後似乎也會繼續講解其他標點符號,我很期待。
文字診療室 - YouTube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Sat, Apr 8, 2023 3:23 AM
我對自己使用標點符號的正確度還算是有一定的自信,但……在學校只是略知標點的基本定義,使用方式很大一部分是從閱讀經驗中慢慢建立起來的「語感」去判斷,類似用「直覺感應」要怎麼下標點,有時候還是會自我懷疑一下。觀看朱宥勳老師的講解,可以來驗證自己的語感,也可以從留言區中得到一些過去也曾疑惑的用法解答。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Sat, Apr 8, 2023 3:51 AM
說到語感,順便提一下高中國文考試的經歷(國中、國小時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所以沒列入討論)。
我從小國文科的成績都不錯(可是作文普普QQ),印象中在高中時期,往往有些題目在公布答案後,學生們忿忿不平,不理解正確答案為什麼是那個選項,例如像是「新詩排列」,或是「挖空填字」這種題目(應該還有其他的,但現在難以回想)。老師們也不是每一題都有辦法講解出原因,最後大家只好無奈的接受「原作者就是這樣寫啊」。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Sat, Apr 8, 2023 3:53 AM
我也說不上原因,但就是能憑感覺選出正確的答案(當然不是每次都能答對),記得當時就自行將這樣的狀況歸因為「我的語感好」,卻也沒深究。一方面得意於在冥冥之中就能獲得正解,一方面也加倍疑惑那些答錯的題目
「到底為什麼正解是那個?」
不過我從以前就是非常排斥發問的孩子(連下課私下去找老師都不肯),如果沒同學發問,也就自己把疑惑吞回去。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Sat, Apr 8, 2023 4:31 AM
從閱讀經驗中學習語感確實重要,但能有能夠清晰講解「什麼因素影響了文章語感」是很實用的資訊,今天看的這兩支影片讓我具體意識到標點符號影響語感的程度有多少,是個有趣又有用的體驗。
朱老師的頻道不只有標點符號的講解,「真文青養成班」也是我很欣賞的系列影片。「聽歌職業病」系列也有趣,但對於很少聽流行歌的我來說,興趣度就沒這麼高了。
Saiki Tamayo
@saiki_tamayo
Sat, Apr 8, 2023 5:45 AM
影片中提到康文炳編著的《一次搞懂標點符號》,之後想借來看看。
載入新的回覆
前幾天朱宥勳老師的YT頻道依序上傳了兩支和標點符號相關的影片,分別是引號和句號的用法,直到今天才點開來看,獲益良多。之後似乎也會繼續講解其他標點符號,我很期待。
文字診療室 - YouTube
我從小國文科的成績都不錯(可是作文普普QQ),印象中在高中時期,往往有些題目在公布答案後,學生們忿忿不平,不理解正確答案為什麼是那個選項,例如像是「新詩排列」,或是「挖空填字」這種題目(應該還有其他的,但現在難以回想)。老師們也不是每一題都有辦法講解出原因,最後大家只好無奈的接受「原作者就是這樣寫啊」。
朱老師的頻道不只有標點符號的講解,「真文青養成班」也是我很欣賞的系列影片。「聽歌職業病」系列也有趣,但對於很少聽流行歌的我來說,興趣度就沒這麼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