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
【練習】
後現代主義 in Beginning Theory
緣分
postmodernism這個詞大約是1980年代之後才出現的
modernism會去挑戰很多既有的概念或是藝術實踐。像是音樂中的旋律與和諧被拋棄;繪畫中的再現、視角被拋棄,改成往抽象化前進;建築中常用的幾何結構跟材料。最後現代主義會拒絕寫實主義,寫實主義裡面的線性敘事結構、全知視角旁白、封閉式結局等等都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寫作法。
緣分
High Modernism大約是1910-1930年代到達頂點,代表人物有T. S. Eliot, James Joyce, Ezra Pound, Virginia Woolf, Gertrude Stein, Marcel Proust, Franz Kafka, Rainer Maria Rilke等等。

他們的寫作會強調主觀經驗、使用類似印象派畫作的技巧,呈現我們感知外在世界時當下所感知道的樣子。他們會去注意我們觀看的活動本身,而非被我們觀看的事物,他們注意的是how而不是what。

他們會開始不再執著外在的客觀性,通常這種客觀性由全知敘事者。而他們也不喜歡界線分明的的各種分類方式,這種界線分明的分類方式也算是對客觀性的追求,所以他們會故意去模糊文類之間的界定。
緣分
現代主義作家喜歡搞文體創新,因為他們覺得要描寫新東西的話、或是描寫之前沒人寫過的東西,那就會需要一些新的寫法。斷簡殘篇式、斷裂式的寫作、不連續的敘事。然後他們都很有反思性,寫作的時候會不斷反思自己進行寫作的動作,或者記錄各種自己正在進行的思考、詮釋。他們的作品都會反過來去探索自己所使用的文類的nature, status, role,文類的本質、狀態、角色,我猜是文類的功能、文類分類的標準、文類的社會地位等等
緣分
現代主義在1930年代後有些沒落,在1960年代左右又短暫復興。現代主義喜歡各種實驗與創新,因為他們喜歡實驗新寫法來書寫新事物,新事物指的是之前不被當成書寫主題的事物,像是意識流、斷裂的主體、無中心的思想等等。
緣分
總的來說,現代主義是對於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的反動或者說挑戰,現代主義者想要將焦點放在一些以前不被重視的主題上,並透過實驗性的手法或者去挑戰傳統、或者去嘗試捕捉新事物。

現代主義的核心思想在於對客觀性的不信任甚至是否定。
而現代性modernity則是對於客觀性的全盤接受與用客觀性主宰一切。可以說現代主義是對現代性的反動與回應。
緣分
J. A. Cuddon的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中描述後現代主義寫作的特色為:
不拘一格、充滿偶然性跟隨機性、喜歡諧仿跟拼貼。
不拘一格指的是不會認為只有一種寫法是好的,這種獨尊一種寫法的寫實主義傾向同時也是現代主義所要反對的。像是Eliot的The Waste Land也是這樣一種不拘一格的寫作,他的詩裡面有很多未完成故事、斷簡殘篇。

偶然性的創作也跟現代主義麾下的達達主義相似。達達主義者會隨機把文句拼湊起來來創造一首詩。

諧仿與拼貼也跟現代主義很像。諧仿與拼貼拋棄了作者「神聖不可侵犯」的特質,也拒絕了全知全能的作者身分。這種拒絕、取消權威的特色是現代主義的招牌。
緣分
有種說法是,後現代主義者跟現代主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態度。他們同樣是去處理新事物、面對失去中心與大理論的狀態,現代主義者用一種緬懷過去的態度去批判過去,在描繪權威消失的年代時懷念權威還在的時代。在現代主義者的作品中,常常會看到哀悼、悲傷、悲觀的態度,因為他們發現他們的當代社會已經糟糕到只能用那些怪怪的文類描述了,原本客觀的書寫方式只在以前成立,現在不成立,所以現在很糟糕
緣分
這邊可以說,因為世界變了,所以我們需要新的書寫方式。現代主義者就是這種新的書寫方式的提供者。但他們在提供的同時其實很難過,因為他們不得不用這種東西寫作。
緣分
對後現代主義者來說,失去了中心、失去了大理論、失去了神的世界,對他們來說不但沒有失去的悲傷,反而有解放的快樂。這種解放來自於他們不用再只依循一套單一的系統、單一理解事物的方式。簡單來說,後現代主義者慶祝斷裂的世界,現代主義者在那哀悼。
緣分
另外一個現代主義者跟後現代主義者的差別同樣是在態度上。
現代主義者有種禁慾主義,好像他們禁止享樂一樣,他們不想要作品有娛樂性。他們對藝術投注的高度理想讓他們能夠持續創作,但也讓一般大眾不太想看他們的作品。而現代主義者也有種菁英主義的傾向。
現代主義的禁慾傾向可以從SB的劇作中的極簡主義看出,在一部叫做Not I的劇中,整齣劇就是一張嘴巴在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話。沒有擺設、沒有演員、沒有動作,只有嘴巴講話。一般人懶得去思考這種設計的目的,也不會覺得一張嘴巴講話多好看。
緣分
後現代主義者則是反對這種區分大眾與菁英的作法。他們反對那種禁慾主義與精英主義。他們想要雅俗共賞,好胃口跟爛品味混在一起。完全跟禁慾、菁英主義不一樣。感覺起來有種why so serious的態度。
緣分
後現代主義者是群面對現代性反思,並且開心面對失去大理論、大敘事、連續體、同一性的人。他們使用新的媒材文體用得很開心。
緣分
緣分
禁慾、苦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