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9
或許人或多或少總有爛掉的地方。
只是有些人會直白地指著爛瘡說,你看我就是爛掉了,有些人用若無其事的神情遮掩著,有些人即使傷已見骨仍不知曉向他人展露創口的方式(甚至他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也有些人的傷永遠無法結痂,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它一次次發作。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有些時候,光是傾聽與陪伴就已經能成為一點助力,但也有更多時候是,聽得愈多只是愈強烈地發現,啊,這個人正在經歷我難以共感的痛苦,正因此,話到嘴邊卻怎麽樣也說不出來,我這樣一個話多的人經常性地在這種情境下感到什麼叫無語,什麼叫找不到適當的話語。
面對著可能長期未解的痛苦,要去說我懂你不對,說你辛苦了太過隨意,即使試圖要去給些建議都顯得過於輕巧。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有好幾次,在陪伴過後,對方告訴我:「你的傾聽很有品質」、「你講的話比諮商師更能同理我」、「跟你說這些讓我很自在,因為我知道你不會隨意批判我」
以前的我聽完會想自己或許真的比起周圍的人來說,算是挺擅長做這件事吧,所以我會主動去說,你還好嗎,要不要跟我聊聊。我覺得自己得去幫忙解決,因為我做得到。
現在的我則是戒慎恐懼,因為我逐漸了解,即使我曾照看過100個人的傷口,也不代表這樣的方式能夠用在第101個人身上,而這不是實驗,當第101個人下定決心要把爛掉的地方露出來卻被我撒了一把鹽,即使我無意,傷害仍已造成。
於是每一次開啟新的對話都像是一次新的摸索,過程永遠使我顫抖不安,且我與對方都不確定答案是什麼,終點在哪裡,結束的一天是否會到來。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這是我以前看過一個噗主寫的,我特別喜歡的一段話。
(抱歉我一直翻不到那個噗,所以暫且只有亮名處理但沒附上原噗)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看上去不難,實際去做卻比想像中更難。
怎樣的方式叫肯定其存在呢?是否有可能在我試圖肯定的同時對方其實正急於想要擺脫?又是否有可能為了肯定其存在而使我不得不在與對方的關係中步步退讓,讓出更多的空間,即便自己瀕臨窒息。
然而去看見對方的傷口的同時不被情緒勒索真的好需要界線。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說到底,一個人本來就很難去接住每一個人,我想著不如就一期一會吧,恰好彼此有段路程相會且我有餘裕的情況下適時地去做即可。有時雙方的路會在走一段之後自然地岔開,有時則是對方找到了其他能接住他的人,人生本就難以預料。
但要別開視線不去在意真的是困難的。
莫莫🍅布穀N76
@shh9543
2 年前
引人省思的一個噗⋯⋯我覺得我自己對情緒的敏感度&對人際關係的依賴性不高,所以不常遇到一對一傾聽或談話的情境XD
但我認為我無法同理其他人的苦痛(這麼說好像有點事不關己),畢竟我們的人生經歷和人格氣質不相同,我永遠無法體會對方的感受⋯⋯
不過我想很多人需要的不是建議,只是需要陪伴or可以傾訴的對象。當然這是在對方主動吐露的前提啦⋯⋯我不會主動去問說你怎麼了⋯⋯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莫莫🍅布穀N76
: 我覺得你說得沒錯,經歷跟人格特質的不同想必會讓人無法完全感同身受另一個人吧。
但經歷上我剛好跟你倒過來,除去我有段時間確實會自己去關心別人以外,我覺得這彷彿我的被動技,連只認識兩三個月的同事都會跑來跟我講心事,會在一轉身之後開啟談話情境,最高紀錄三天內六個人來問我可不可以聊聊(神秘體質)
所以就變成我真的蠻常在想如果我不主動,這些事也會找上我,個性使然,沒處理好的話我又確實會耿耿於懷,那我到底該如何做,可能是人生課題XDD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畢竟我也很清楚,一方面我真的很容易心軟跟確實會在意別人不快樂的情緒,另一方面自己擅於傾聽跟陪伴這件事其實同時也會帶給我滿足感,我可能也做不到完全都不要,那就只好好好思考怎樣可以讓這件事不要變成困擾這樣(希望這不會是我河道上的月經文
)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說到底,我也清楚自己有爛掉的地方,只是通常會為了不想被擔心或是不想被發現真實的自我而選擇不講,且即使講了也常常因赤裸地站在別人面前的安全感不足而講得含糊,所以我很感謝會不由分說地展現出「說吧」這種氛圍(或說氣勢?)的朋友與伴侶。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講一講忍不住覺得人或許是互相的,只是我接住的人未必就是有能力接住我的人,去體認自己能為他人的苦痛做上最多的就是適得其所的陪伴本身或許也是重要的,這種陪伴甚至可能無關言語。
maru
@h8112122002
2 年前
我曾有類似的習慣(很常主動關心別人,同時過度消耗自己),自從意識到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就開始改變
尤其是時間越來越不夠的情況下,陪伴跟傾聽的品質也會下降,後來索性畫出界線不再將它視為我應該做的,反正我的風格較傾向提供解決方案,而通常這種風格比較不受被安慰者的歡迎,接著演變成三種情況:
1.乾脆不理:在我看來很多痛苦都不嚴重就可以不管,或是講個兩句就收手
2.提供資源:勸他直接找尋專業人士的幫忙,要不然就是聽podcast或是讀文章
3.花時間陪伴:可能跟cya做到的程度一樣,必須啟動同理與共感,是高品質的傾聽,但這種陪伴只能供應少數人
maru
@h8112122002
2 年前
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到cya,我還在努力,我覺得第一步就是實施第一點,開始在表面無視(但可以關注)一些人的抱怨或無病呻吟,直到他們進階到需要幫助的地步
這個時候問題更明確,幫助更有效,對方也更容易感激,最重要的是,不會讓其他人有依賴妳的習慣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maru
: 謝謝maru好用心給我建議
畫出界線真的很重要,我也是逐漸意識到過度內耗不僅會影響自己身心健康,也會讓我在想要陪伴重視的人時可能無法給予好的傾聽,才覺得勢必要分出優先順序,不是每當有人跑來抱怨就要立即開啟高品質陪伴的服務
但第一步真的不容易,持續練習中⋯⋯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其實昨天拉拉雜雜打了這麼一個語焉不詳的噗,主要是共同認識的人(原諒我特意不把關係打得太直白)發生一些事,對方的伴侶來找我討論,而在那個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可能長期以來基於自卑或其他因素帶給他很大的焦慮與不安全感,但他又不善於清楚梳理自己的狀態,導致他會習慣用暴怒來拒絕溝通、用情勒來表達需求。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我就邊討論邊在想,好難耶,身邊不會被情勒的人通常都是界線分明的人,已經能做到像上面maru說的無視,以及不讓任意他人輕易依賴。
但深陷情勒而苦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內)要試圖擺脫的第一步就是得改變自己的回應方式,不要讓自己又選擇輕易妥協屈服,雖然做得到,但老實說其實蠻痛苦也蠻困難的,我每次做的時候真的都要一直深呼吸要自己冷靜,面對鋪天蓋地的情緒控制也很抖。
假如擺脫不是為了遠離這段關係,而是希望關係變得更健康,就更煎熬了。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想起上次我跟我爸發生蠻劇烈的爭執後,我在情緒上受到非常大的傷害,那段時間我花最多心力告訴自己的就是去釐清哪一些是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而哪一些是他的課題,我無法負責也可能難以影響。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順帶一提,我心情沒有不好!(剛剛朋友來問,我跟她說我的心情比較像是「夭壽」「頭皮發麻」XDDD)
純粹就是順著剛好有人來相談所以整理一下思緒,不用擔心,要隨意聊也沒關係
maru
@h8112122002
2 年前
我們一起在人際上努力
希希
@paz831024
2 年前
我之前在家裡備考的時候也有遇過類似的問題
家人的情緒勒索內容不外乎就是米蟲 養了沒用還不如養狗 不佔理就開始說你知道我也不想活了嗎等等
後來我受不了有段時間直接避開所有交流
偷偷面試工作直接搬出去邊工作邊考
拉開距離後一切都變好很多
所以我的經驗是可以先放著這些東西不用解決
反正也解決不了(O
雖然可能會有一段陣痛期(大概一週吧)
但從家裡脫離經濟獨立又不常見面之後
對話成立的可能會比較高
不然蠻常被覺得只是寄人籬下矮人一等 憑什麼對他們的行為感到不滿 就算有理也很難被聽進去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希希
: 哈哈哈哈剛剛打一打覺得太私人就刪掉不知道是不是還是被你看到🤣
我自己的部分是還好,當下很痛苦,但冷靜下來之後我還是可以區分我是個蠻棒的人(幹
主要是很意外地發現家人會瘋狂情勒威脅對他的伴侶,就讓我覺得⋯蠻可怕的⋯然後他們這幾天要攤牌⋯我就覺得為兩人的安全都感到滿捏把冷汗(。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好好笑我昨天直接碰到可以練習無視的情境(?)
大概超過十年以上沒聯絡的高中朋友劈頭就在半夜一點打電話給我,響超久,我覺得很打擾也很失禮,沒接,斷掉之後也沒說發生什麼事
放了一天之後禮貌性地問「怎麼了~」對方過了一天回我「啊改天再說」
我oO還好沒接而且看她這樣的態度我應該之後也不會接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比較好的朋友甚至伴侶都會先問等等有沒有時間能不能跟你聊一下,或是另外約時間,這種不尊重我時間的真的是不用了,又不是24小時客服XDDDD
maru
@h8112122002
2 年前
先預約一年後的真格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maru
: 一年後maru就回來了嗎
maru
@h8112122002
2 年前
最近可能想玩一下不過要等手手好
≡ CYΛ ≡
@inthecave622
2 年前
2 年前
maru
: 啊是之前噗上說照顧動物的傷嗎,希望早點好起來耶
我們需要戰神馬嚕的回歸!!
我應該一兩個月後就能回花枝世界了,努力
載入新的回覆
只是有些人會直白地指著爛瘡說,你看我就是爛掉了,有些人用若無其事的神情遮掩著,有些人即使傷已見骨仍不知曉向他人展露創口的方式(甚至他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也有些人的傷永遠無法結痂,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它一次次發作。
面對著可能長期未解的痛苦,要去說我懂你不對,說你辛苦了太過隨意,即使試圖要去給些建議都顯得過於輕巧。
以前的我聽完會想自己或許真的比起周圍的人來說,算是挺擅長做這件事吧,所以我會主動去說,你還好嗎,要不要跟我聊聊。我覺得自己得去幫忙解決,因為我做得到。
現在的我則是戒慎恐懼,因為我逐漸了解,即使我曾照看過100個人的傷口,也不代表這樣的方式能夠用在第101個人身上,而這不是實驗,當第101個人下定決心要把爛掉的地方露出來卻被我撒了一把鹽,即使我無意,傷害仍已造成。
於是每一次開啟新的對話都像是一次新的摸索,過程永遠使我顫抖不安,且我與對方都不確定答案是什麼,終點在哪裡,結束的一天是否會到來。
這是我以前看過一個噗主寫的,我特別喜歡的一段話。
(抱歉我一直翻不到那個噗,所以暫且只有亮名處理但沒附上原噗)
怎樣的方式叫肯定其存在呢?是否有可能在我試圖肯定的同時對方其實正急於想要擺脫?又是否有可能為了肯定其存在而使我不得不在與對方的關係中步步退讓,讓出更多的空間,即便自己瀕臨窒息。
然而去看見對方的傷口的同時不被情緒勒索真的好需要界線。
但要別開視線不去在意真的是困難的。
但我認為我無法同理其他人的苦痛(這麼說好像有點事不關己),畢竟我們的人生經歷和人格氣質不相同,我永遠無法體會對方的感受⋯⋯
不過我想很多人需要的不是建議,只是需要陪伴or可以傾訴的對象。當然這是在對方主動吐露的前提啦⋯⋯我不會主動去問說你怎麼了⋯⋯
但經歷上我剛好跟你倒過來,除去我有段時間確實會自己去關心別人以外,我覺得這彷彿我的被動技,連只認識兩三個月的同事都會跑來跟我講心事,會在一轉身之後開啟談話情境,最高紀錄三天內六個人來問我可不可以聊聊(神秘體質)
所以就變成我真的蠻常在想如果我不主動,這些事也會找上我,個性使然,沒處理好的話我又確實會耿耿於懷,那我到底該如何做,可能是人生課題XDD
尤其是時間越來越不夠的情況下,陪伴跟傾聽的品質也會下降,後來索性畫出界線不再將它視為我應該做的,反正我的風格較傾向提供解決方案,而通常這種風格比較不受被安慰者的歡迎,接著演變成三種情況:
1.乾脆不理:在我看來很多痛苦都不嚴重就可以不管,或是講個兩句就收手
2.提供資源:勸他直接找尋專業人士的幫忙,要不然就是聽podcast或是讀文章
3.花時間陪伴:可能跟cya做到的程度一樣,必須啟動同理與共感,是高品質的傾聽,但這種陪伴只能供應少數人
這個時候問題更明確,幫助更有效,對方也更容易感激,最重要的是,不會讓其他人有依賴妳的習慣
畫出界線真的很重要,我也是逐漸意識到過度內耗不僅會影響自己身心健康,也會讓我在想要陪伴重視的人時可能無法給予好的傾聽,才覺得勢必要分出優先順序,不是每當有人跑來抱怨就要立即開啟高品質陪伴的服務
但第一步真的不容易,持續練習中⋯⋯
但深陷情勒而苦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內)要試圖擺脫的第一步就是得改變自己的回應方式,不要讓自己又選擇輕易妥協屈服,雖然做得到,但老實說其實蠻痛苦也蠻困難的,我每次做的時候真的都要一直深呼吸要自己冷靜,面對鋪天蓋地的情緒控制也很抖。
假如擺脫不是為了遠離這段關係,而是希望關係變得更健康,就更煎熬了。
純粹就是順著剛好有人來相談所以整理一下思緒,不用擔心,要隨意聊也沒關係
家人的情緒勒索內容不外乎就是米蟲 養了沒用還不如養狗 不佔理就開始說你知道我也不想活了嗎等等
後來我受不了有段時間直接避開所有交流
偷偷面試工作直接搬出去邊工作邊考
拉開距離後一切都變好很多
所以我的經驗是可以先放著這些東西不用解決
反正也解決不了(O
雖然可能會有一段陣痛期(大概一週吧)
但從家裡脫離經濟獨立又不常見面之後
對話成立的可能會比較高
不然蠻常被覺得只是寄人籬下矮人一等 憑什麼對他們的行為感到不滿 就算有理也很難被聽進去
我自己的部分是還好,當下很痛苦,但冷靜下來之後我還是可以區分我是個蠻棒的人(幹
主要是很意外地發現家人會瘋狂情勒威脅對他的伴侶,就讓我覺得⋯蠻可怕的⋯然後他們這幾天要攤牌⋯我就覺得為兩人的安全都感到滿捏把冷汗(。
大概超過十年以上沒聯絡的高中朋友劈頭就在半夜一點打電話給我,響超久,我覺得很打擾也很失禮,沒接,斷掉之後也沒說發生什麼事
放了一天之後禮貌性地問「怎麼了~」對方過了一天回我「啊改天再說」
我oO還好沒接而且看她這樣的態度我應該之後也不會接
我們需要戰神馬嚕的回歸!!
我應該一兩個月後就能回花枝世界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