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ang
@skypurple
Mon, Mar 6, 2023 3:31 PM
Mon, Mar 6, 2023 3:40 PM
1
跟朋友討論的那個「作者沒辦法創作沒有體驗過的事」這件事。
我今天白天還沒有空想這個……都在寫該死的突然丟給我的計畫,剛剛聊了一下,以下是我的想法。
我是覺得成功的作品通常會捕捉到某個人類的共同情感,我會覺得「體驗」要開啟的應該是那個東西。
但是各種的「體驗」和想像不同,各種作者本身的體驗(差點打成體液,好可怕,是體液打太多了嗎)不是原封不動照搬,應該是會變成感受、情感織入作品裡面,資料則是讓作品建立豐富性、立體感,就像房子的磚瓦建材。
作者無法體驗世間所有的事,但共感、同理心、想像力能夠讓作者去想像。另外就是,我覺得體驗——感受——情感,這三個東西是可以互相移植挪來挪去的,所以我不見得一定要感受到同樣一件事才能描寫那件事。
Daniang
@skypurple
Mon, Mar 6, 2023 3:32 PM
然後房子能否建成,則要靠作者的理性去串聯資料(建材),感性去引領(情感的部分)
Daniang
@skypurple
Mon, Mar 6, 2023 3:33 PM
體驗對我來說是有用的,然後它的用處並不在於是否能正確描寫事物,而是它會變成一個觸發點。不同領域的觸發點會幫作品打開很多面向,比如說卡稿的時候可以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切入……
Daniang
@skypurple
Mon, Mar 6, 2023 3:33 PM
另外我覺得體驗之所以有用、重要,是因為自己親身體驗過的事/情感,必定會是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刻骨的情感,因為那是自己的
Daniang
@skypurple
Mon, Mar 6, 2023 3:35 PM
Mon, Mar 6, 2023 3:44 PM
串連資料、體驗之間的推理和猜測則是構成作品的橋樑,這兩個是在幫忙問為什麼及回答。
我的作品如果進行不下去就是我無法回答那個為什麼。
對我來說,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進行下去就是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Daniang
@skypurple
Mon, Mar 6, 2023 3:36 PM
Mon, Mar 6, 2023 3:44 PM
另外,我認為經歷、體驗這種東西會優先被作者擷取是因為,那是最親近、取得最容易、感受最深刻的材料,然後想像力可以跨越空間、時間把這些東西黏合重整起來。
Daniang
@skypurple
Tue, Mar 7, 2023 4:31 AM
然後作品就是作者在把自己的體驗、情感、收集的資料咀嚼後輸出的東西,就像繭一樣吧,一個繭就一個故事/世界
載入新的回覆
我今天白天還沒有空想這個……都在寫該死的突然丟給我的計畫,剛剛聊了一下,以下是我的想法。
我是覺得成功的作品通常會捕捉到某個人類的共同情感,我會覺得「體驗」要開啟的應該是那個東西。
但是各種的「體驗」和想像不同,各種作者本身的體驗(差點打成體液,好可怕,是體液打太多了嗎)不是原封不動照搬,應該是會變成感受、情感織入作品裡面,資料則是讓作品建立豐富性、立體感,就像房子的磚瓦建材。
作者無法體驗世間所有的事,但共感、同理心、想像力能夠讓作者去想像。另外就是,我覺得體驗——感受——情感,這三個東西是可以互相移植挪來挪去的,所以我不見得一定要感受到同樣一件事才能描寫那件事。
我的作品如果進行不下去就是我無法回答那個為什麼。
對我來說,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進行下去就是試圖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