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工作坊
hand 素描 解剖學 人體素描 藝用解剖學 anatomy
【人體素描&應用藝用解剖學持續招生中

話說,這雙手應該是西洋藝術史中最知名的一雙手了吧

正文下收,開始前要先提醒看到這篇文章的大朋友小朋友!本週五、六有《應用藝用解剖學》的前導體驗課喔!

相關報名連結在 這裡

https://images.plurk.com/3JlPof3XLe3I8pFONjrXDu.jpg
小人物工作坊
出自於米開朗基羅所繪的名畫《亞當的誕生》的這雙手,由於那個年代材料所限,如果有看過原畫(無論原作或畫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雙手的細節其實並不多,而這次我試著參考自己與長輩的手,將這雙經典的手進行重繪

很多藝術學子在描繪手的時候,總容易迷失在掌紋或皮膚皺褶等細節中,用我老師常說的話來形容:「見樹不見林。」或更繞口的:「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在描繪任何一種「物件」時,結構,往往比細節來的重要,充斥細節的圖像容易讓畫面扁平,細節更理想的狀態,是以點景巧妙的帶出神來一筆~☺
而這個原則在人體會畫上又格外重要☕

我的課,無論《人體素描》或是《應用藝用解剖學》都是為了帶著同學,去認識皮膚底下那些介於看的見與看不見之間的的結構
小人物工作坊
接著,跟各位報告一下目前的招生進度

目前《應用藝用解剖學》報名人數一共為6人(包含只報體驗班、前6堂或全11+1堂),也代表若報名體驗班的同學之後也報名正課,則解剖學已滿班。

不過人體素描距離開課下限(5人)還有些距離

我的想法是,由於之後不確定還有沒有機會在台北開解剖學課(因為需時很長... ),若最後人體素描沒開成,而《應用藝用解剖學》又有新報名同學的話,我考慮週五晚上可能會再加開一班藝剖班。
(前提必須是人體素描最後還是沒開班才會加開藝剖班。)

以上是目前的招生狀況與想法,各位朋友有任何想法也歡迎讓我知道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