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6:59 AM
Wed, Feb 15, 2023 7:01 AM
3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新聞] 專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監製
分享一下這個訪談,覺得監製跟導演都懂大眾想要看什麼,並從議題設定到行銷來擴展受眾(再加上許光漢+林柏宏的「夢幻CP組合」XDD)
前陣子朋友也有聊到這部的成功因素,覺得真的蠻厲害的。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7:00 AM
Wed, Feb 15, 2023 7:01 AM
先試映,得到回饋後再進行調整好像很少見,覺得也是很不錯的方式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7:08 AM
有點題外話的分享,前陣子滑手機意外看到dcard上彩虹板的一篇討論,原po問毛邦羽這種型是不是大家的菜,結果下面同志95%都回答毛毛是他們的菜XDD
原因:有林柏宏的臉、個性可愛又自然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9:18 AM
//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9:18 AM
Wed, Feb 15, 2023 9:20 AM
「儘管《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在類型上粗略被歸類在喜劇與動作片,但就議題類型,極有可能被定義為『同志電影』,且有機會成為同志商業電影突破票房大限的濫觴。同志電影跟恐怖電影一樣,有著難以打破的票房天花板,先天有一大群觀眾拒看。反同的、保守價值觀的、父權社會守舊的觀眾們不會購票進場支持。」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9:19 AM
「金百倫理解劇中角色會被部分觀眾批評為刻板,她解釋,『刻板會拉大喜劇的強度,這是必然的。』同志議題的或深或淺,非性別專業的團隊們曾困惑,要談到什麼地步。最終眾人判斷,議題必須要有足夠的篇幅去支撐,不夠就不要放;倘若蜻蜓點水,不如不談。但也並非全然放棄,美術團段仍然置入彩虹貼紙標語、同志遊行標語呈現角色立場。金百倫坦言,『畢竟是喜劇電影嘛,不能讓角色過於說教』,因此透過情節與道具傳遞平權理念,證明團隊非全然胡鬧,『在類型感或者是喜劇的包裝下,讓你輕鬆的接受這些東西,並且帶著走一些什麼。』
電影上映後,不只原先設為目標的同志觀眾,有異性戀觀眾在網路論壇讚揚電影。這證明金百倫所言,觀眾真的帶走了些什麼。悄悄地,這層同志電影天花板成功突破。」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Cieldor_
Wed, Feb 15, 2023 9:23 AM
「金百倫承認自己看待電影為『商品』。她理解說電影是商品,光這一點就與很多人背道而馳,畢竟這個圈子很多人會認為電影是藝術。她繼續補充『商品不代表我不重視,我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花了這麼多錢,它是一個非非常珍貴、獨一無二的手工商品。』」
載入新的回覆
前陣子朋友也有聊到這部的成功因素,覺得真的蠻厲害的。
原因:有林柏宏的臉、個性可愛又自然
電影上映後,不只原先設為目標的同志觀眾,有異性戀觀眾在網路論壇讚揚電影。這證明金百倫所言,觀眾真的帶走了些什麼。悄悄地,這層同志電影天花板成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