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C
Facebook
Ref

我們都聽過兩種英文學習的方法

A. 一開始不要教學生文法,先讓他們拼命地說與聽,一開始錯了沒關係,大量用於生活,文法會自然形成。
B. 一開始先教文法,讓學生開始會從基本規則中,再去結合單字,擴大成語句。

台灣跟東方的英語教學都是B為主。而且通常教出所謂的破英文。

為何不是A呢?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說穿了是東方教室學生太多,需要約束控管。再來你想進行 A教學你得把學生丟到全英文環境,那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

其實,我們都知道,後來英文真的很好的人,都得從B走到A,去進行大量的閱讀。

大家如果再仔細想一下,我們很多高中的科目,其實都幾乎是採用B教學。實情是,這樣子考試的內容才能有範圍,學生與家長才不會瘋掉。
DaveC
老師們一般認知的創意,是希望學生從既有的基本規則中,去變化出來。但是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創意往往不是從既有規則中變化出來,而是在看了足夠多的事實/事件/案例才迸發出來。

最近的chatGPT就是A的終極範例,搞得大家緊張兮兮。人類的所謂推理能力,會不會也進一步被AI 用 A方法攻陷,大家等著瞧。
但是大部分的人類大腦都沒有辦法追求A,因為玩遊戲/抖音/社群就佔去了大部分的時間。能藉由A 分泌多巴胺的人是極少數。我看人類是完蛋了。

我先改名叫 John Connor,請大家支持一下

🤣🤣🤣
(→ܫ←)
A需要具備天賦的人

B是一般的路人
Deva
我認為作者是說,
英文也好,知識也好。是來自日常生活多樣化交流與刺激。
不是靠死背規則、遵守SOP 就可以學會或產生創意。
(→ܫ←)
A需要天資聰穎,原生語言使用者並具備教導引導能力。
B只需要依照教案教就好了
ಠ_ಠ我是莫拉啦
A行萬里路
B讀萬卷書
(→ܫ←)
亞洲人學語文,需要模板,比較像機械學習。
作者說的A比較像類神經網路學習
鏡‧月影醬子說
認真說 B走A不用那麼多天賦
如果常常看歐美電影的話(
資訊人權貴
蛤,我覺得這跟天賦無關啊。 A 是任何人學母語的方式,不是嗎? 差別就是有沒有沈浸式的環境。 話說現在的小朋友有 youtube 影片可以看,還可以跨國組隊打 game, 應該比古時候有更多機會採這種方式吧?
(→ܫ←)
台灣學生也很習慣用模板了
Deva
〉〉現在的小朋友有 youtube 影片可以看
我家小孩是找/看西班牙文, 英文的影片。
chchwy
A 跟天賦完全無關阿。單純就是需要投入的時間心力而已。再笨的美國人也都是用 A 學會英語的。
silvie
我的學習法比較接近A
因為懶得背文法
(blush)
🌈珊瑚🦄
A 竹科工程師們送小孩去美國學校從國小讀到高中,畢業後無縫接軌國外大學
🌈珊瑚🦄
我表弟國中就會在歐洲跟外國人用英文吵架了
真的跟天賦無關

我身邊也有看日劇看到能夠去日本完全自助遊的(還不是去觀光區
看韓劇看到能簡單跟韓國人交談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