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有時候
跟意見不合、理念不合但認知水準相當的人討論
往往遠比認知水準差異過大的一言堂還要有更多的價值與感觸
不會覺得自己高處不勝寒、太過孤單之類的
黑白工房FF44@J30
這樣的討論才會激發創意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對家父來說,待過致伸且是蘋果供應鏈的其中一環
不乏有那種應用極廣、領域橫跨的案例與經驗
所以對聲學的想法,早已延伸到廣播工程、混音錄製等階段的通盤考量
再這樣的前提,音箱與喇叭就只是”單純的把電訊號轉換成聲波震動的傳感元件”
剩下更多的場地校正、即時廣播系統的頻段調整(甚至是燈光部分),這佔比遠比單體箱體的比重還重很多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而家父以前又有接觸單晶片8051的部分,甚至會參與FW、SW的code的討論
所以對於軟體調整的接受度也非常的大
這也是他認為”純硬體”相對沒有競爭力(因為領域差異太大)
阿瑋@兩隻貓手沒有貓
而面對實際的成果、案例來看
這樣的思維確實是實踐了十幾年不為過了
這也是家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再這樣的水準上看待產業的未來發展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