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迪
【遊戲雜記】# 126
《近期遊戲紀錄+還沒去的台北電玩展》
補班日,雖然事情還是有點多,但決定偷閒一下。
RU迪
《Minit》
Minit on Steam
RU迪
慈善包送的小品,標題Minit是分鐘Minutes的諧音。主角撿到一把受詛咒的劍,每六十秒就會死一次,然後在自家復活。
很像以前在PSP上有一款30秒勇者之類的遊戲,用反覆探索去解謎。有趣簡單但內容還算豐富的小品。

總覺得可以好好剖析他的關卡配置,去了解一個緊湊的解謎遊戲該怎麼設計?
RU迪
《Interplanetary: Enhanced Edition》
Interplanetary: Enhanced Edition on Steam
RU迪
慈善包送的非典型回合制策略遊戲。在同一個恆星系中,玩家各自建設自己的母星,並用軌道武器去攻擊對方的基地,直到摧毀所有的城市為止。

概念相當不錯,軌道攻擊的部分基本上是物理遊戲,看著軌道炮、星際導彈在地圖中受星體影響而彈道曲折挺有趣的,雖然差一點沒打中的感覺很幹XD

經營策略的部分不算太深,了解邏輯以後就能計畫數十回合以後的建造方向。但由於戰術策略的部分是彈道模擬,以至於高等AI有作弊一般的精準度,也是主要的負評來源。

老實說挺好玩的,但可以理解沒辦法大賣的原因。
RU迪
《Underhero》
Underhero on Steam
RU迪
也是慈善包送的動作RPG遊戲,基本上過年期間就是把慈善包的債還一還。
但這款不好玩,所以只玩了一下就棄了。

撇開我個人對任何形式的RPG的耐受度一直都不算高,而且口味也算是特別刁。這款主打應該是可愛畫風和幽默劇情,還有一個配合BGM節奏的戰鬥要素。
但幽默劇情不算特別新穎(冒險者英雄攻略城堡的時候意外死了,撿到神劍的魔王軍雜魚因緣際會的開始攻略起魔王軍),核心玩法的戰鬥/動作要素也有點拖沓不乾脆的感覺。

總之就缺乏很多讓玩家(我)想接著玩下去的要素。
RU迪
《Out Of Hands: Demo》
Out Of Hands on Steam
RU迪
美術風格強烈,精神獵奇的牌組建構遊戲,雖然只是Demo,但對這這款蠻多想法的。總結來說是:我很看好他的銷量表現,即使我覺得他並不好玩。
RU迪
中國開發,中譯《萬手一體》,雖然母語標題有點中二,但英文翻成 Out of Hands 我覺得挺不錯。
內容的在地化也算合格,雖然還是可以感受到不少中文用語的習慣,並沒有完全的英語感,但由於遊戲內容以中文生活思考(更準確來說是中國生活),所以一些獨白的英文唸起來還是會有點違和感。
RU迪
美術就是這款的最大賣點,點進商店頁面就知道有多屌。
除了遊戲內容的配圖以外,還有一些遊戲中的細部表現跟巧思,UI/UX也做得很好,完成度已經很高,可以猜想作者現在應該是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說真的,這款也是我一看到美術就「襪幹這是三小有點厲害啊」就立刻追蹤的遊戲。
RU迪
遊戲性就是我要吐槽的點,前面提到應該是已經進入開發的量產階段,也就是核心玩法和特色已經確立了。但我個人覺得遊戲在核心玩法上,機制是有點薄弱的。

大致上就是雙手、心臟、嘴和敵方單位互動,搭配特殊事件、道具、眼睛/嘴的被動效果等。策略上因為是硬性的回合制,有那種計劃未來的解題感,這點做得不錯,但除了把眼前題目解開以外似乎沒有其他的玩點。

因為節奏夠快,或許還能讓大多數的玩家撐完主線劇情,但用這個機制去建立可以重複遊玩的其他遊戲模式,我覺得可能會有點勉強。且先不論Demo的遊戲內容並不多,但這個比較偏向是核心玩法/循環有機制延伸上的困難。
RU迪
吐槽歸吐槽,但我認為銷量表現一定會很好。

第一是因為現代遊戲市場經過開發/開拓後,在提高曝光度的紅利影響下,有完整打磨的Demo以及亮眼美術風格的遊戲會有很大的優勢。
如果有「還算可以」的遊戲性支撐,就至少可以有85%的好評。至於這個「還算可以」,就要看玩家群眾對於機制的評鑑嚴格度了。

岔題舉例一下就是,肉鴿動作就是比較沒那麼嚴格,肉鴿牌組會嚴格一點,類銀河惡魔成就是比較嚴格,基地建設就會非常嚴格,之類的。
RU迪
總之這款目前是會持續觀察,但玩完Demo以後會覺得可以不用買 XD
RU迪
《Netflix合作遊戲》
之前有評過Netflix大動作進入遊戲產業的新聞,有點忘記當時的想法。但現在來看我覺得這種模式有打到我的偏好。
這邊簡單列一下自己有小玩一下的遊戲,之後想認真的研究一下,蒐集各路看法之類的。
RU迪
《遺跡獵人:叛軍崛起》
《忍者龜:許瑞德的復仇》
《王權:三國》
《貓咪與湯》
《Skies of Chaos》
《Spiritfarer》(還沒玩)
《Into the Breach》(寫過評測)
RU迪
《還沒去的台北電玩展》
對台北電玩展的期待並沒有像G8電玩展這麼高,雖然主因並不是因為台北電玩展比較不吸引人。

什麼手遊展之類的評價,我個人覺得算是可以了解這種商業模式。
今年有電玩展史上最大的獨立專區,可以一窺台灣在獨立製作上的發展。
還有桌遊區一直都是我很關注的點。
最近的活躍社群《Game話不加醬》的同好跟主持人也會揪團去逛展,還有Livepodcast可以同樂。
雖然參加不到,但對商務展也有高度興趣。

有這麼多期待的點,綜觀來說,我只參觀一天感覺挺虧的
RU迪
但事實上是,自己的心態改變了吧。
並不是不愛了,可能是腦袋又更冷靜了一點。從去年到現在,我對遊戲產業的心情已經從一頭熱,變成思考我的角色在哪,甚至是該怎麼(在沒錢的情況下)做出貢獻。

尤其是,一頭熱真的會有很重的疲憊感,太多疲憊是沒辦法走得長遠的。
RU迪
相較我在G8展,汲汲營營的想跟開發者互動、聊天、想了解更多,我還作事前研究,寫問題列表,這次應該會更放鬆地逛展吧。

雖然想問的問題還是會問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