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Zohan Narciso:1.康熙年間 德國的《時憲曆》 再度復活,修訂後成為 農民曆 就是 現代東亞農曆 的基礎。
(台灣、中國、韓國、北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

2.德國《時憲曆》一直被台灣人誤會是中國5000年智慧傳承下來的陰曆,是一大歷史誤解。

Chun Tse Cheng:已經說過很多次,不介意再提一次
中國的農曆是來自外國,引用來源:[轉] 台灣所謂的「農民曆」 來自德國人編製 - 新公民議會
傳教士
https://images.plurk.com/18K2BCnoN8TNIQLaavT4FJ.jpg
袁世凱 過年 春節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台灣民間的「農民曆」與ROME2裡的蠻族日耳曼人有很大的淵源。原本明代通行的曆法為《大統曆》,這個曆法乃是沿用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曆》。此曆法經過300餘年到明末,已經與實際天象有差異,尤其對日月食推算的誤差更為明顯。

1629年,明朝崇禎皇帝命徐光啟 (1562-1633)、李之藻 (1565-1630) 根據西法督修曆法,並舉用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 (Nicolas Longobardi, 1559-1654)、鄧玉函 (Johannes Terrenz, 1576-1630)、湯若望 (Jea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羅雅谷 (Giacomo Rho, 1593-1638) 等人入曆局修曆,編修「崇禎曆書」。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滿清入關後,欽天監於1645年交由神聖羅馬帝國科隆傳教士湯若望掌管,引用「崇禎曆書」,於1643年制定改稱為《時憲曆》。 時憲曆乃陰陽曆,採用的是「第谷的宇宙體系」,丹麥天文學家第谷 (Tycho Brahe, 1546-1601) 的設計是介於哥白尼的日心繫和托勒密的地心體系之間的一種調和性體系,主要理論是 地球仍然在宇宙的中心,太陽與月亮繞地球公轉,但五大行星則繞太陽公轉。

在「時憲曆」之前,二十四節氣是平均分散在一年之中,這種方法稍為平氣。 但由於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形,離太陽近時繞行速度快,離太陽遠時速 度慢,「時憲曆」便按太陽實際的軌道定義節氣,節氣的間隔也就不再平均, 稱為定氣。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日耳曼人湯若望翻譯編製與第谷的理論 (現代證明是錯誤的),使日耳曼版「時憲曆」誕生…. 湯若望刪改《崇禎曆書》至103卷,並由清朝順治皇帝將其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於順治2年(1645年)頒行。 其中100卷本《西洋新法曆書》被收入《四庫全書》,但因避乾隆(弘曆)諱,易名為《西洋新法算書》。

而《時憲曆》理論基礎是來自西方仍不成熟的天文曆法,不是來自古代「號稱5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國不科學且不正確之農曆或夏曆,而且容易與之混淆,讓人認為農民曆已通行數千年。而且《時憲曆》算是「德國貨」,卻變成中華文化傳統,其中華人最愛過的是《時憲曆》裡的所謂「中國農曆新年」。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湯若望深得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帝的信任,順治十二年(1655年)受封為通政使,晉一品,封贈三代。 順治皇帝死後,小皇帝康熙登基。 輔政大臣鰲拜反對西洋學說,廢《時憲曆》,1664年(康熙3年)發生「曆獄」,湯若望被判凌遲死刑。

1665年北京發生大地震,湯若望免死羈獄,獲孝莊太皇太后特旨釋放。1666年8月15日湯若望病死。1669年(康熙8年),康熙給湯若望平反。 西元1670年(康熙9年),《時憲曆》再度復活,到目前為止,修訂後成為農民曆,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現代東亞農曆的基礎。

台灣、中國、韓國、北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民間,仍然在使用《時憲曆》,現代華人則稱農曆新年為「春節」。近來「春節」成為中國共產黨「統戰」台灣,春晚節目誘惑意識薄弱台灣藝人的利器之一。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德國《時憲曆》一直被台灣人誤會為所謂中國5000文化中老祖先智慧之傳承下來的陰曆,這實在是一大誤解。愛因斯坦曾批評過中國的科學:「中國有幾千年歷史, 但連科學的基礎-邏輯思維體係都沒建立 」。利瑪竇來中國時在其「利瑪竇中國札記」也記載當時中國的科學:「在他們(中國人)看來,世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誇耀的。這種無知使他們越驕傲,而一旦真相大白,他們就越自卑。」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完)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Frank Lee
中國自嗨的四大發明經證實全都早早國外就有了,連中醫也是來自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最最最重要的是所謂的5000年文化竟然有1500年是傳說,只有晚商時期出土的甲骨文才算是較強力的文化證據😁😁
吾皆娑婆 鴉殺三千浮屠之影
J.C. Liao
古代沒有過「春節」,只有「過年」。
——————
民國3年,當時的內務部民治司總長朱啟鈐上呈公文,請求將新春(春節)、端午節(夏節)、中秋節(秋節)、冬至(冬節)定為四節。一方面開始實施西元紀年、方便與國際社會接軌,另一方面保留中國傳統社會習慣使用的農曆,同時讓兩種制度並行。
於是,袁世凱批准,將西元年的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年的1月1日則稱為春節。同時奠定了「春節、端午、中秋」三大節。
【史话】中国的“春节”,是从袁世凯时代才有的,以前只有“元旦”_腾讯新闻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