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生
人生四千個禮拜 閱讀途中~
我覺得這本書在反覆敲打我們的時間觀與價值觀,作者:你覺得時間管理能讓你做更多嗎?不!會讓你做不完!!!(社畜心淚
至於如何好好運用如此有限的時間(活到八十歲也只有四千個禮拜),作者提出
學習使出更好的拖延吧!(摘要心得下收)
讀嘛讀嘛 時間 生命 目標 閱讀 心得
自在生
第一個原則是先支付你自己
自在生
以理財來說,領到薪水的時候就先把一部分存起來拿去投資、清償債務,你仍能如常生活,照常買菜、繳帳單,你不會覺得錢不見了,因為你一開始就區隔了那一部分,不視為擁有使用權。
自在生
然而如果最後才支付自己,也就是需要買什麼就買什麼,然後祈禱最後會有剩餘的錢可以儲蓄,那麼通常不會剩。在花費的當下,每筆支出可能都感覺是合理、有必要的,但等到沒有剩餘的錢可存的時候,又感到懊悔。
自在生
同樣的邏輯也能套用在時間上,如果你為你最重視的事情挪出時間的方法,是先處裡其他所有要求你付出時間的重要事項,然後祈禱最後還有多餘的時間去做你真正想做的那件事,那恐怕是要失望了。
唯一能確保你真的會去做的方法,就是今天就做一點,為自己保留時間,現在就留,每星期都留一些
自在生
有兩個基於同樣概念的時間管理方法:
1.一天的第一個小時先進行你最重要的計畫
2.安排和自己開會的時間,保護那段時間不安排其他事務
自在生
原則二是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自在生
在抗拒時間有限的這個事實時,最誘人的就是嘗試同時進行大量計畫,會感覺很充實,多管齊下,沒有遺漏。這樣讓我們保有事情由自己掌控的感受,但代價是可能會不曾完成任何重要的事。
自在生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規定自己同一時間能做的事數量。建議一次不要超過三件事。一但選好,其他要你挪出時間的事都必須等到這三件事的其中一件完成百分百才能排入。重點不是強迫自己完成每一件已經開始的事,而是不再讓只完成一半的計畫數量不斷增加。
自在生
正視自己能完成的工作數量絕對有限,每次從待辦清單挑選一件新的事情放進三個名額中,便會意識到為了進行這件事,必須擱置其他的事。
自在生
我覺得這個原則,比較像是一種提醒,有意識地去覺察與選擇自己真正想投注時間心力的,才不會在眾多的計畫選擇中迷失
自在生
在這一分這一秒我選擇了去做這件事,我就無法同時體驗其他事,但這個具有排他性的選擇卻也讓這個選擇凸顯了價值感與自我連結
自在生
原則三 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自在生
原則三和原則二意義很相近,不過像是換個方向說,也就是說我們除了要有意識的選擇(並限制)我們決定要執行的行動,同時還要抗拒那些確實想做但還不是最重要的事。
自在生
那些重要性中等的事,對我們很有吸引力,但可能讓我們分心無法專注在做最重要的事,可能是還算有趣的工作機會、還算愉快的聚會等等。
自在生
不過關於這項原則我持保留態度,基於時間選擇的排他性,確實我們最好將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人事物上,但是追求完美的充分的運用所有的時間其實不太符合現實狀況,以及我們會遇到的生命的無常與變動。
所以我將這三個原則視為是一種提醒,提醒自己在進行時間選擇時可以考慮的方向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