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3:33 AM
Sat, Nov 26, 2022 5:21 PM
1
出門投票
昨天的花13沒解日常
補上看完開票結果的一些murmur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3:35 AM
熬夜在寫公司Automation Framework 的設計方法跟類似API文件的概念,順便盤點哪個沒寫完或可改進的,就過日常刷新時間ㄌ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3:48 AM
租屋附近的夜市亮起了五桐號的招牌
以後就可以爽喝五桐號不用騎去板橋了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09 AM
搭車回臺北市投票
我們這邊是老社區,所以應該都是早上排隊
選在人最少的12點左右去
我這里的投票所人少到完全不用排隊,
也可以大方的麻煩選務幫我翻名冊
我猜對了,原來網站上查到的右邊「投票權人名冊號次」其實就是對應他們翻找的頁數跟號碼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11 AM
投票所在比較大間的國小裡面
結果那間國小的校門只開一半
還沒有任何告示牌
但投票所位於進門後穿過花圃才會到的偏僻走廊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14 AM
所以我在門口遇到一個很困惑的阿姨
拿著投票通知單問我說是這裡嗎?
還因為在延平X路上誤講成延平國小
我說對呀!我往內看,想說她為何會有此疑惑
(老人家應該都輕車熟路了)
害我也跟著疑惑起來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15 AM
這時剛好有一家人從校園內最右側的花圃走出來
我頓時回想起四年前公投大亂鬥時看到別的投票所排隊到花圃的記憶
肯定的跟她說就是這裡
阿姨這時正在多搭問別的阿伯,也得到肯定答案
就跟在我後面去投票了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18 AM
其實前面有個投票所好像每年都排隊
我們這鄰可能特別少人都不用排
出來後想說買附近最有名、
也是我從小吃到大的食物給女友吃
這間都只開早上到中午,常常吃不到
排的隊伍比投票還長3倍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10:35 AM
傻眼
黃珊珊跟陳時中任一上任都好,結果兩個都沒中
是不是因為藍白太愛打抹黑戰,導致最後是鐵票勝出,被藍營撿走
因此我才從本來不知道要投誰有點不想投,變成還是去投票
且我公司的人雖然不知是什麼立場但都有投
結果居然是蔣萬安勝出
之前就懷疑那些極端柯粉的言論其實是藍營假裝的
But即便是四年前,柯文哲也是靠淺綠轉票險勝
那就是民眾黨吸菁英藍票失敗,只吸到綠營的
東方璟
@e36272123
說
Sat, Nov 26, 2022 3:43 PM
其實台北本來就藍營大本營
黃珊珊本人無負評.柯文哲任內市政做得不錯
陳時中長期防疫成績非常好,唯獨缺少市政經驗
很多無黨籍的淺綠議員與黃國昌的立場都偏向挺黃珊珊,但陳時中也很棒的論點
只是沒想到本來綠營鐵票極少的台北,陳時中居然能有那麼多票
從2018姚文智的票數看來綠營鐵票才17%,
代表這次很多中間選民投給陳時中吧
只是中間選民不集中投,就導致沒什麼實績的藍色鐵票的勝利
有夠扼腕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4:35 PM
最大慶幸是
我們區的當選名單中最後一名無黨籍議員
就是我投出來的
我媽丟給我說要我投的人也有成功選上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4:42 PM
文山大安的苗博雅居然是得票率第二名
不愧是認真問政的實務派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13 PM
中間選民看的最清楚
這次完全是白綠分手,給藍營撿到的結果
想要非國民黨的人當選,就一定要棄保或讓票
老一輩無法改變,只有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才能解決這種鐵票政治現象
講陳時中跟蔡英文防疫做不好才沒當選,是媒體故意帶風向讓綠營內鬥的吧
我自己投黃珊珊也不是因為陳時中爛才投的
看陳時中票數跟2018姚文智相比差多少就知道
只是大家忘記了藍營鐵票有多大宗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20 PM
但我覺得這次很棒的是看到蠻多人都跟我一樣認為:選總統跟市政可以分開看
選總統時,外交立場和意識形態是最重要的
尤其台灣總是首先受到中美國際局勢的衝擊
因此蠻多人都覺得總統看外交,縣市看內政
而青年在選總統時會返鄉投票,讓老人鐵票影響力降低
雖然大家對於過濾網軍和不要看黨派論人的敏銳度還很低
不過也是看到台灣慢慢有第三黨的空間出來
等鐵票老人都過世,台灣就能擁有真正的民主
雖然我真的很討厭民眾黨打選戰的手段就是了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5:29 PM
快訊/爆乳田慎節臉書發文了!「謝謝大家讓我沒有失婚」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AM...
好扯喔,嘉義市議員只要這點票就能選上嗎
可是反抗青少年犯罪不得公布姓名這件事,
應該要去選立法委員或靠找立委開記者會
或是去選南投市議員
在嘉義市選,難道不是在消費此事件嗎?
韓國人遇到少年犯罪被輕判、不公布姓名,
是到青瓦台連署+拍成韓劇引發輿論,讓人們反思後督促立法
但台灣人總是簡單的認為是市長/總統的問題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7:04 PM
2010縣市選舉
藍80:綠63
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選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4 柯文哲出道
藍63:柯85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8 柯險勝
藍57.75:柯58.08:綠24.46
2018台北市長即時開票|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ETtoday新聞雲
2022 蔣勝
藍57.59:綠43.45:白34.21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7:16 PM
看了數據之後就能知道
台北市的中間選民,保守估計至少有24萬人
(2018 柯到黃珊珊跑票者)
此間還不包含兩度都相信柯文哲跟黃珊珊,但本身立場是淺綠的人
國民黨就算了
就是不懂為何一堆人明明是挺民眾黨
卻一直把淺綠貼標籤成塔綠班
就跟韓國瑜把高雄說成綠地一樣,把曾支持或可能支持的人推遠
(說高雄綠的人都不會看一下議會席次
難怪這次高雄的藍營直接掉4席)
東方璟
@e36272123
Sat, Nov 26, 2022 7:20 PM
看這些表就知道
藍營的席次和票一直在減少
所以綠營跟白色其實不用氣餒
國民黨跟親藍媒體在那邊慶祝藍天
每天靠網軍打仗
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開票實況 | 2022九合一選舉
2018台北市議員即時開票|2018九合一大選專區|ETtoday新聞雲
載入新的回覆
昨天的花13沒解日常
補上看完開票結果的一些murmur
以後就可以爽喝五桐號不用騎去板橋了
我們這邊是老社區,所以應該都是早上排隊
選在人最少的12點左右去
我這里的投票所人少到完全不用排隊,
也可以大方的麻煩選務幫我翻名冊
我猜對了,原來網站上查到的右邊「投票權人名冊號次」其實就是對應他們翻找的頁數跟號碼
結果那間國小的校門只開一半
還沒有任何告示牌
但投票所位於進門後穿過花圃才會到的偏僻走廊
拿著投票通知單問我說是這裡嗎?
還因為在延平X路上誤講成延平國小
我說對呀!我往內看,想說她為何會有此疑惑
(老人家應該都輕車熟路了)
害我也跟著疑惑起來
我頓時回想起四年前公投大亂鬥時看到別的投票所排隊到花圃的記憶
肯定的跟她說就是這裡
阿姨這時正在多搭問別的阿伯,也得到肯定答案
就跟在我後面去投票了
我們這鄰可能特別少人都不用排
出來後想說買附近最有名、
也是我從小吃到大的食物給女友吃
這間都只開早上到中午,常常吃不到
排的隊伍比投票還長3倍
黃珊珊跟陳時中任一上任都好,結果兩個都沒中
是不是因為藍白太愛打抹黑戰,導致最後是鐵票勝出,被藍營撿走
因此我才從本來不知道要投誰有點不想投,變成還是去投票
且我公司的人雖然不知是什麼立場但都有投
結果居然是蔣萬安勝出
之前就懷疑那些極端柯粉的言論其實是藍營假裝的
But即便是四年前,柯文哲也是靠淺綠轉票險勝
那就是民眾黨吸菁英藍票失敗,只吸到綠營的
黃珊珊本人無負評.柯文哲任內市政做得不錯
陳時中長期防疫成績非常好,唯獨缺少市政經驗
很多無黨籍的淺綠議員與黃國昌的立場都偏向挺黃珊珊,但陳時中也很棒的論點
只是沒想到本來綠營鐵票極少的台北,陳時中居然能有那麼多票
從2018姚文智的票數看來綠營鐵票才17%,
代表這次很多中間選民投給陳時中吧
只是中間選民不集中投,就導致沒什麼實績的藍色鐵票的勝利
有夠扼腕
我們區的當選名單中最後一名無黨籍議員
就是我投出來的
我媽丟給我說要我投的人也有成功選上
不愧是認真問政的實務派
這次完全是白綠分手,給藍營撿到的結果
想要非國民黨的人當選,就一定要棄保或讓票
老一輩無法改變,只有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才能解決這種鐵票政治現象
講陳時中跟蔡英文防疫做不好才沒當選,是媒體故意帶風向讓綠營內鬥的吧
我自己投黃珊珊也不是因為陳時中爛才投的
看陳時中票數跟2018姚文智相比差多少就知道
只是大家忘記了藍營鐵票有多大宗
選總統時,外交立場和意識形態是最重要的
尤其台灣總是首先受到中美國際局勢的衝擊
因此蠻多人都覺得總統看外交,縣市看內政
而青年在選總統時會返鄉投票,讓老人鐵票影響力降低
雖然大家對於過濾網軍和不要看黨派論人的敏銳度還很低
不過也是看到台灣慢慢有第三黨的空間出來
等鐵票老人都過世,台灣就能擁有真正的民主
雖然我真的很討厭民眾黨打選戰的手段就是了
可是反抗青少年犯罪不得公布姓名這件事,
應該要去選立法委員或靠找立委開記者會
或是去選南投市議員
在嘉義市選,難道不是在消費此事件嗎?
韓國人遇到少年犯罪被輕判、不公布姓名,
是到青瓦台連署+拍成韓劇引發輿論,讓人們反思後督促立法
但台灣人總是簡單的認為是市長/總統的問題
藍80:綠63
藍63:柯85
藍57.75:柯58.08:綠24.46
藍57.59:綠43.45:白34.21
台北市的中間選民,保守估計至少有24萬人
(2018 柯到黃珊珊跑票者)
此間還不包含兩度都相信柯文哲跟黃珊珊,但本身立場是淺綠的人
國民黨就算了
就是不懂為何一堆人明明是挺民眾黨
卻一直把淺綠貼標籤成塔綠班
就跟韓國瑜把高雄說成綠地一樣,把曾支持或可能支持的人推遠
(說高雄綠的人都不會看一下議會席次
難怪這次高雄的藍營直接掉4席)
藍營的席次和票一直在減少
所以綠營跟白色其實不用氣餒
國民黨跟親藍媒體在那邊慶祝藍天
每天靠網軍打仗
很快就要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