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好窩寵物溝通:Apple Podcast内のEP49 | 本集含金量爆表!傳授斜槓動物溝通的就業指南~

想創業或是經營自品牌的人可以聽欸!
這集還蠻多行銷與規劃的具體概念。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我覺得裡面很多資訊,真的是沒去上課、沒在行銷產業工作過,或是社群敏銳度比較低,就不會知道。

當然這些內容對於已經有實務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偏向已知用火。不過有些還是蠻適合全無概念的弟妹們。

例如那個「觸及率會影響業配廠商要不要簽約,但買來的僵屍粉,通常不會幫忙點讚轉發,所以隨便買粉,反而會降低觸及率,導致談合作的時候失利」。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雖說自從三年前,臉書只要不買廣告就明顯掉觸及,那時我就覺得:唉這個平台早晚完蛋

所以當時就想說,也不必特別學相關的行銷方案了,畢竟在祖刻薄眼裡就是人窮命賤。

然而會需要靠行銷觀念推廣的東西,往往就是資金沒那麼多,所以才要有對應的知識與觀點,避免錢沒花在刀口上。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再者,就算臉書最近因為策略有問題,導致大量廣告投放者,減少投入預算(不知道的人可以看這個)

臉書沒人用、IG 抖音化、元宇宙慘虧千億...Meta 面臨史上最大危機?|志祺七七

甚至還有幣圈出大事
百萬人慘淪韭菜!?FTX 交易所倒台,為何成為加密貨幣史上最大災難?|志祺七七

我覺得這些都會逼人類重新思考:
社群平台、虛擬交易的概念,是否該調整和修正。

以及無腦將錢丟給大財團、主流投資套路,放棄觀察和思考,其實很危險。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所以這集趴ㄎㄟ裡,有些觀念雖然是註定在幾年後就沒用,但我認為重點是「培養對社群操作的認知」。

因為新概念的誕生,往往是從舊的裡面,提取還有價值的地方,換個角度去翻新與執行。

完整且全覽性的觀察很重要,尤其不只是把自己的興趣當副業,而是有朝一日希望能變成全職自由業的話,這種觀察與思辨能力,是需要逐步培養的。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另外我覺得,如何定價那邊,很值得參考。
以下說個夢話。

我曾經夢過一個占卜師,都還沒出社會,欠缺長期工作、接觸市場的經驗,只因為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跟對方有接觸,就覺得自己一樣能走高價位路線。

所以在欠缺口碑、受眾沒多少人的情況下,猛然就決定:他一節(一小時)價格要3000快4000新台幣。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可想而知,怎麼會有人上門

然後他對此還很憤怒,瘋狂抱怨:為啥他想愛自己、想過豐盛的日子,但是宇宙都不幫他之類的。

我那時候看他發脾氣,就想說oO(愛自己的前提,是誠實接納自己的現況吧?連自己不成氣候這件事,都無法勇於接受,拒絕面對真實情況,那在這種頻率振動下,會吸引來的人,當然也差不多情況……)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接著因為自尊心沒辦法承認這些情況,導致在這段期間,分別向那些還願意協助他、提供庇護的人,瘋狂潑情緒髒水。或是講很多偏激發言,再故意說一些「果然掉粉了哦」這樣的言論。

所以三年內,從本來追蹤破千的狀態
迅速下滑到……粉絲剩不到100人

以上都是夢到的,嗯嗯。
但也幸虧夢過這種誇張的個案,後來自己經營社群就會留意定價&互動問題。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我其實很不喜歡聊天,
但我唯一的優點就是蠻真誠的。

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為了存活,根本沒空顧及他人的感受。於是有時反而欠缺這個,就是顧慮別人立場,再給與建議(但給真誠建議和白目不一樣-.-)

這集也有提到這部分,做生意還是要注意「你真的設身處地為客人著想的話,該講的還是要講」,以及社群貼文,寧可質樸,也不要顯擺。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美圖我覺得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了,近年甚至因為抖音的關係,需要學習簡單的影片後製

我最近也在思考是不是需要學習這個部分,但還是先讓情緒跑一下。雖然不排斥學新工具,不過要是「為了被喜歡才學」,而不是建設在「會了以後能事半功倍,並把省下的時間回饋到社群」。

那對我來說,就只是隨波逐流,
也是一種不信任自己的做法。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https://images.plurk.com/1rk9G0lB2elIEdXfI4virU.jpg

補充一下 這個
為什麼有些人社群狂講自己事情沒人想看,但有些人則是講啥都有人喜歡?主要就是志祺提到的這些概念。

簡單來說,知名度和黏著度不高的時候,除非本來強項就是生活美學、居家佈置那一塊,否則你提生活類的話題,沒人在乎很正常(畢竟毫無鑒別度)。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需要透過先做群眾有興趣的主題,等到群眾比較理解你的個性、對你好奇,再慢慢開始帶生活這一塊,效果會比較好。

像我自己也是,早年其實我發噗頻率很高,但從學生狀態畢業以後,因為和同儕黏著度降低,大家也開始打拼各自的事業,講自己的事情(除非真的很奇葩或好笑),說真的就沒人想看。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後來發現自己擅長的是:分析、提供觀點。

就慢慢改掉那種很水的閒聊模式,改成看完一部作品、學有所成,或是真的遇到很喜歡的東西才發文。

其他內容就收入在每個月一串的集中串,畢竟講真的,喜歡你的人自己會去追蹤,沒興趣的也方便消音。

我最初這樣做,是因為要維持河道清潔。不然情緒權威又喉嚨有定義,一有感觸,就可能信手拈來一大長串。但駁雜的內容,其實很不便觀看。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很多人可能看KOL隨便發點什麼就有人回,於是誤以為「單純複製那個模式就可以」,卻忽略他們投注的心力。

其實一般來說,除非是爆紅,否則可能剛起步也是乏人問津。失敗後,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學習、修正、微調,才可能找到怎麼在迎合主流話題之餘,又能維持自己的做法和風格。

生活類貼文,真的都是在抓到平衡以後,再出現較頻繁會好一點。既可以分享個人的生活,又能營造親切感。

都2022年了,不要再用菜市場阿姨風格經營社群 例如透過大量追蹤別人+瘋狂刷讚+留些語焉不詳的內容,那真的是古早粉專小編,不懂策略才會做的事。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不是說開去別人那邊留言沒用,但留言不看內容,講的東西既不有趣、也與主旨無關,明顯就只是刷存在,這種真的很雷。

我覺得有趣的互動是類似這樣↓
張志祺 on Twitter

例如這串,志祺是在自嘲和阿滴太好,導致連自己親媽都懷疑兩人什麼關係。

底下這個回覆,借國插畫的腐女興奮圖,就讓人覺得回得很巧妙(也不用花太多時間理解)

https://images.plurk.com/3nldIbc8rr0jLJWaMry0IX.jpg
璱︎︎⊹陽光開朗大淺山
https://images.plurk.com/7MlarRBqGSgWeLYDqY5LuS.jpg

而像這個就是很明白志祺的喜好,是好粉絲www

https://images.plurk.com/4QfEKp8AqKlvcaz5aTgoRK.jpg https://images.plurk.com/1XAH2aXrOoVcbKo96spxOS.jpg

這兩個則是朝都市傳說前進(?)
都會讓人覺得有在看內文+有理解發文者的意思。所以就是蠻好的範例。

要透過社群留言「增加參與感」,而不是「刷存在」,否則只會製造反效果。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