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部影片有談到一個很大的盲點,真的很容易被忽略,就是何謂「舒適圈」
✨🌹🌿
先說結論,你很舒服、習慣的地方,只是因為習慣,所以誤讓你以為是舒適圈
但真正的舒適圈,應該是,自己可以「掌握」一切的地方
簡言之就是你的專業,而且是要超級專業的那種
✨🌹🌿
以前我也會想做什麼工作沒關係,先去累積一些「經驗」,工作經驗也好、人脈也好,不管什麼總也是累積
但這反而落入「雜而不精」的陷阱,如果既不是熱情所在,也不是你擅長做了經濟效益會高的東西
那進去耗費最寶貴的時間資本是為了什麼
✨🌹🌿
如果找到熱情所在,那很好,就進去,找出技術性的挑戰,把自己提升,讓熱情成為專業所在,並且隨著時間推移,「擴大」舒適圈,不是跨出去做毫不相干的其他事情,讓自己技能點雜,而是專注在同一個核心,但往外擴張,走出創新跟嘗試,這才是擴大舒適圈
第一個影片鼎泰豐的例子就很好懂,老闆不會為了要跨出舒適圈,就不做小籠包改去做其他東西,你只會覺得別鬧了,但他可以嘗試擴大小籠包的做法、流程、口味,讓自己更加專業擴大自己擅長的領域

經營個人,要想成經營公司一樣的概念,才比較不會落入各種奇怪的盲區之中
✨🌹🌿
年輕可以闖蕩,多嘗試,因為有時間精力,但這個多嘗試,最終還是為了找到哪裡是值得自我投資成為舒適圈的領域
✨🌹🌿
那如果現在放不下手邊的工作薪資,害怕經濟壓力的狀況,要如何追求真正熱情想去的領域,第二個影片就講得滿想詳細的
有點像之前提到在能真正選擇之前,我們要用能力提供市場必然會需要的產品,而這個產品服務,可以直接選擇擅長且經濟報酬效益最高的那個
✨🌹🌿
同時間去開發自己的斜槓,也就是可能成為未來真正專業的技能
不能裸辭要要繼續現有工作的同時,可以嘗試用閒暇時間開發技能、客戶

接著很重要的點來了,就是累積經驗數據,然後跟現有工作比較分析
從薪水、工時、優缺點全部一一列舉出來
只有這麼做才會比自己「感覺」準確
✨🌹🌿
經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後,客觀分析出,完全離開現有工作,仍能維持原有生活經濟水準,或能接受,甚至更有前景的狀況下,我們就會更有底氣去做真正想從事的職業了吧(比起裸辭後手忙腳亂又經濟危機還要好)
✨🌹🌿
那如果像第一個影片中提到的,前進夢想職業的過程,仍然需要一份薪水維持生活
那就直接選擇曾經有經驗,或是相對擅長的作為經濟來源,會比再去找各種「新嘗試」還要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吧(考警校打工的例子)
✨🌹🌿
好比我現在,其實最大的問題會是,如果要以法律相關作為暫時經濟來源,實務上缺乏經驗,技能點也不高
但要直接進入繪圖圈為經濟來源,我也尚未經過實踐去評估(沒有數據來分析)
哪邊都面臨技能點不足的沒自信,這個時候,或許我可以先選定一邊趕快加強一下、技術突破,早日去接觸實務跟客戶,然後再次評估並加強技能
而目前讓我比較有心力這麼做的,確實是繪圖這邊比較有動力,總之還是得同時先清理自己內心的恐懼,同時開發技能往上點,讓自己的專業能成為領域中中段以上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