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原來

好白菜都讓豬拱了

是支語嗎?!
pig3772
是吧
whisky7483
4
lizard4893
不是吧
以前的諺語
在支語入侵之前就聽過了
burger2304
是吧
我台灣人完全不懂那是什麼意思
steak450
不是吧 我也有聽過
steak450
但講法感覺微支
milk1628
台灣比較常用鮮花插在牛糞上吧
leek1029
中國鄉土劇出現
milk823
raisin6406: 屁啦我連母豬賽貂蟬都沒聽過 哪來的母豬教支語
venus3345
母豬賽貂蟬明明超古早以前就有了= =
milk1628
上面貂蟬那句出處好像來自以前的電影
sake7253
母豬賽貂蟬聽過
噗首沒有
可能因為聽起來很低俗即使是諺語也沒什麼人會用吧
taro2107
母豬賽貂蟬提到母豬感覺噁男在用的低俗諺語
milk1628
就很低俗
他有完整一句叫當兵兩三年,母豬賽貂蟬
tea3928
從報告班長來的
taro2107
好噁喔難怪從來沒聽過
crab2135
白菜被豬拱了跟母豬賽貂蟬好像....搭不上關係耶,連反義都不算吧!?
koala7273
才不想看會用這些詞語的書
noodle8811
好白菜沒聽過,母豬賽貂蟬聽過。
查了下好白菜,好像也偏低俗,可能因此人人有大學念的台灣人比較不喜歡想講,也就式微了?
noodle8811
https://images.plurk.com/1phWgzritUhv5ksfABQ45P.png
crab2135
白菜被豬拱通常用在感慨自己自豪的小孩或晚輩,被自己看不上眼的傢伙追求上了
crab2135
tea3928: 對我印象中也是以前的國軍片😂
noodle8811
crab2135: 我查網路解釋,白菜好像多指女性,豬指男性?
hotdog7877
天啊都沒看過報告班長嗎
感受到了歲月我要哭了
crab2135
noodle8811: 應該是,不過中國耽美小說也會看到就是....我覺得台灣這應該不是式微而是根本就沒這種流行過,這用法基本都是在對岸看到
tiger3910
moon8299
好白菜給豬拱了是支語,至少我身邊真的沒人用,我自己也是幾年前才在中國節目裡看過。
當兵兩三年,母豬賽貂蟬。是軍中諺語,報告班長這種古早味軍教片就有了。
noodle8811
crab2135: 「式微」這詞不曾流行於臺灣口語,難道就是中國用語?
-
好白菜查無出處,故無法判斷是否源於中共上台後的產生的成句,若更早之前就有台灣人說過,就不該僅因不曾流行就被判定為中共用語吧?
臺灣農業社會轉型已久,「沒看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話也不太有人講了,但難道二十年後,這話查無起源只剩中共在講,就該讓給中共?
-
是否為中共用語,應該從用語起源與辭義做判斷,而非僅用「流行」與否做判斷吧?
noodle8811
民國政府遷台也七十年有了,使用漢語的台灣人則是七十年之前就已在台生根,若旅人沒有年過六十,僅用自己短短二、三十年的生活經驗判斷一個成句是否曾經有台人說過,恐怕不是很客觀。
特別是台灣環境下,其實有很多台語的成句,都因為國語文運動而式微。
hotdog7877
不知道起源是不是支
但是現在這樣講聽起來就很支
不想被認為愛支味所以不會講
moon8299
聽說「接地氣」也是支語喔
koala7273
天啊連接地氣都要聽說了嗎
除非是指人往生前辭土要不然就是支語啊
pigeon9676
noodle8811: 這句不是台語的成句,而且台灣的白菜不太會種在容易給豬挖的地方,且「拱」這個做為豬動作的動詞幾無其他例子。

這裡扯國語運動有點混淆,是國語運動讓母語凋零,網路普及後導致兩岸直接溝通無礙,才會讓支語這麼容易進來。固然我不覺得要去糾正,因為定義起源困難,且這就是互通語言有所交流的必然現象,但造成這一切的國語運動被拿出來護航疑似支語的詞還是怪怪的。
ಠ_ಠ
噗主年過30有好幾了

因為總覺得小時候有聽過類似的句子,所以當我在別的地方看到這句話底下討論說是支語時有點訝異

是記憶沒問題還是真的被默默支化,不太肯定所以上來問問....
sake7253
我奔三,但是從國小就開始混貼吧看盜版漫畫網站年紀小不懂事
我是覺得混二次元/追星圈只要常跟對岸交流的圈都太容易被支語影響了 ..
sake7253
我也覺得我講了一輩子的三觀但是某次看到吵支語的噗才知道三觀原本還是中共政策用語
pigeon9676
ಠ_ಠ: 事實就是很難考究,就算這個詞可以,很多詞都還是有爭議。我只能說,義務教育導致全台用「國語」才是支化的最大一步預備。我認為可以從某些用詞注意到危機,但是只停留在糾結這些小分別,最後還是會被互通語言中比較大的那邊吞掉,英國人都會感嘆英式英語消失危機了。上面旅人提的國語運動以前,台灣人講話整體來說沒有跟現在的中國人這麼通。

只有努力把母語找回來,讓下一代不要這麼認同跟依賴「國語」,才有可能拉住一點。雖然以現在母語的發展我也是不樂觀啦,但是以語言發展接觸的原理來看,這比起去字斟句酌何謂「支語」,比較有可能是出路。不可能用劃分的方式去區分互通度很高的語言,而是多跟不同語言接觸自然會演化出不一樣的特色,那這個前提是不同語言要在台灣人的生活中比例夠高。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