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類型的電影我覺得相當重要的一點是:SIMPLE is the best.故事劇情線越簡潔越有力。 《鏈鋸人》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它沒有花很多時間在支線或說教上,基本上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戰鬥,拉電鋸,血流成河。你不用太清楚為何而戰,畢竟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從來不告訴我們為什麼。人類只需要簡單的理由,例如錢,例如愛國主義,例如人家換了髮型就可以去殺害另一個人類,就是如此荒誕可笑的生物。就如《幼女戰記》OP所唱的,「人類是沒有價值的,在那毫無價值之士的鬥爭中,讓我看見你那如曇花般的生命綻放開來!」 我覺得B級片最棒的地方就是用大量的死亡來讓觀眾進行反思,這就是B級片的魅力。看啊!人們就像垃圾一樣!
來談一談我對鏈鋸人這部作品的看法與解析。
先講結論,鏈鋸人好看!
想嚴肅認真地談論這個,所以這次就不搞笑了,但完全是個人觀點,也就是你可以進來討論但持反對意見的話請自己開噗去講,一次講完比較不容易被切斷也比較清楚你的論點。有不同觀點是好的,所以大家也不用互相說服。
※會完全劇透第一部劇情,怕雷者請迴避
我知道有版本是「電次、瑪奇瑪」,有版本是「淀次、真紀真」
我認為譯名這種東西沒有一定的答案,就像有些人音譯、有些人意譯,就好像從台北到高雄的移動方法,我覺得你喜歡用什麼都可以。但法律沒有規定的話,就不該強迫別人一定只能按照某種指定的方法。
我個人喜歡用「電次、瑪奇瑪」的原因是:首先,Denji這個名字除了與「天使」諧音以外,也致敬另一個角色「驅動電次」,這是我偏好使用電次這個譯名的理由。
而「マキマ(Makima)」這個名字與「ママ(Mama)」,也就是媽媽有諧音關係
「キ」又很像一個不等於符號,這點令人玩味,因此故意取和「媽」字諧音的「瑪」我覺得是個慧黠的主意。(※此部分於後再詳述)不過你覺得合理關我屁事,我覺得合理關你屁事,所以我不希望跟任何人爭執關於該用哪個名字才正確的議題。你開心用哪個就用哪個,我真的不想知道,謝謝。
我覺得真的湊齊了B級電影的要素:血肉橫飛、殺戮爽片、簡單的劇情線、諷刺喜劇、色情。
喜歡《屍樂園》、《追殺比爾》、《死侍》的人應該也會喜歡這部作品。
例如《追殺比爾》(Kill Bill),它很明白地告訴你全片主軸只有一個明確的劇情線:殺死比爾。
同樣的,《鏈鋸人》的主軸也只有一個明確的劇情線:想要揉胸(想被擁抱)。
這類B級片常常出現PTSD(心理創傷)相關的元素,例如《追殺比爾》是老公和腹內嬰兒都被殺害的痛苦,《死侍》是長期受到不人道化學實驗導致體無完膚的痛苦,《鏈鋸人》則是問題家庭、育兒放置、長期遭受家暴以及弒親的痛苦。由主角的PTSD出發而展開一連串的殺戮之行。
《鏈鋸人》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它沒有花很多時間在支線或說教上,基本上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戰鬥,拉電鋸,血流成河。你不用太清楚為何而戰,畢竟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從來不告訴我們為什麼。人類只需要簡單的理由,例如錢,例如愛國主義,例如人家換了髮型就可以去殺害另一個人類,就是如此荒誕可笑的生物。就如《幼女戰記》OP所唱的,「人類是沒有價值的,在那毫無價值之士的鬥爭中,讓我看見你那如曇花般的生命綻放開來!」
我覺得B級片最棒的地方就是用大量的死亡來讓觀眾進行反思,這就是B級片的魅力。
看啊!人們就像垃圾一樣!我不確定是不是為了和盜版漢化組做出區隔,或者有其他的用意…
只要你講「電次、瑪奇瑪」就容易被一群正名惡魔跳出來抨擊你是盜版仔喔^^
有夠尷尬,我超怕這裡也會出現
瑪琪瑪的翻譯我也比較喜歡 聽起來就符合身份地位
漫畫第一部劇情已經結束了,可以安心入坑一次追完。(目前開始了第二部)
動畫會有動畫組自己的考量,所以這裡主要不談動畫版,畢竟第一季也還沒播映完。(但還是會提到一下OP)
先講結論,我是一個比較偏保守的評審者,在色情的方面,我個人無法接受梨斗摔系賣奶賣內褲的作品,但鏈鋸人的程度是我覺得不過頭而且喜歡的。
很多人會質疑電次一直嚷著想揉胸所以是噁男,但我覺得不應該去脈絡化來評論這件事。
故事是有花篇幅告訴讀者:電次沒有母親,沒有母親的溫暖,沒有上學受過教育,也沒有朋友。他不太識字,也沒有社會化(例如和帕瓦一樣不懂生活規矩常識)。因此我認為電次犯錯是正常的。
同樣的,漫畫也有花篇幅在描寫電次在胸墊惡魔帕瓦和瑪奇瑪身上各學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例如「親密行為建立在感情與互相理解上才會更快樂」。
如果電次是一個每次見面都和女性要求揉胸,女性覺得害怕困擾並且拒絕了,電次還要硬揉的襲胸魔,那他的確是個混帳。
你會無知,你會犯錯,你運氣好會有貴人願意指導你,你會透過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每個人的人生難道不是都在重複著這個流程嗎?我覺得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相反地,鏈鋸人有趣的地方是,它是一個女強男弱的作品。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庸品,女人不是獵物,女人全是獵人,女人全是蜘蛛,女人們很擅長透過男人想色色的弱點去釣、去逗弄、去操縱男人,例如玩弄過電次的姬野前輩和瑪奇瑪。
當然,我並不是要指責女人不可以拒絕任何玻璃睪丸的追求。只是想表達男性讀者可能會從故事中看見自己的影子而產生共情。反過來講,其實我也很喜歡這種女強男弱的設計,它透過這種蜘蛛女模式有效突顯出了女性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成為獵食強者,以及身為獵人(Alpha)的魅力。壞女人真是令人又愛又恨的存在。
但還是有很多精蟲衝腦的公蜘蛛會傻傻地被吃掉…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日文的「胸」其實除了「胸部」以外也有「內心」的意思,例如「胸が~」系片語通常都在形容心情。
這裡指的是,人們常常以為自己想要的是A,但其實想要的是B。以為想要結婚生子,其實想要的是有人陪伴。以為想要的是做愛,其實想要的是被愛與被認可。
電次也是一樣的。他以為自己想要的是揉胸,但胸墊惡魔和瑪奇瑪讓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不是揉胸,而是愛,是有個人可以陪他打電動,陪他一起聊天一起笑,一起吃飯抱睡。
這樣的願望並不奢侈,但對於像他這種社會底層的人而言,竟是如此奢侈。多麼地諷刺。
簡單說明一下弗大師的理論:
所有的男人生來自帶戀母情結。從小喜歡媽媽,喜歡媽媽的奶子,想跟媽媽結婚,這是初期現象。
長大到開始懂事之後,發現媽媽的奶子只屬於法律上的老公AKA你爸,還有她自己,總之就是沒你的份。如果你想像個男人一樣公平競爭,你爸會像個男人一樣把你揍個半死,可能還會拔掉你的小雞雞,安捏母湯,所以我必須夾起尾巴屈辱地接受一輩子無法幹我娘的事實。這是中期現象。
接著,對於幹我娘夢想死心的男人就會去找另一個女人作為妻子來替代我娘,這個女人是我娘的替代品,所以能力和性格都要比照我娘的標準,這樣我就可以合法擁有一對屬於自己的奶子以及合法地幹我娘(替代版)。這是末期。
整個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幹你娘大禮包不用謝。
所以想揉胸算是一種本能、一種對於無法實現的
幹你娘夢想的彌補、一種對於你娘母性的渴望。我很難斷言電次在瑪奇瑪身上想尋找的究竟是夫妻愛還是過去缺失的母愛。接著問題又會回到上面所提的,追求A但其實想要的是B的情形。
但弗大大說兩種愛都一樣啦!不要分那麼細!前面有提到了,「瑪奇瑪」與「媽媽」有諧音關係。
電次對於瑪奇瑪的情感其實也帶有一點對於母親的投射。然而「マキマ」≠「ママ」,瑪奇瑪不願意成為電次的媽媽,也不打算對他投注母愛,反而利用他這種對於母性的渴望去釣他上鉤、去操控他。
在最終決戰裡,電次反過來利用瑪奇瑪從來沒有把自己看在眼裡的特質而戰勝了她。這不僅讓人想起另一個充滿諷刺的事實:「許多媽媽的眼裡其實從來就沒有過孩子,只有自己一廂情願的憧憬。如果孩子不能符合那個憧憬,就不值得被愛,就是失敗品」。
我的孩子一定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精英,你考不上台大,你一定不是我的孩子。我只需要從台大法律系畢業讓我炫耀的孩子,不需要你這種失敗品。你怎麼可以不按照我的憧憬考上台大呢?讓我太失望了。
瑪奇瑪如此喜歡鏈鋸人,卻從不明白波奇塔本身想要的其實只是一個擁抱。反而是一點都不像鏈鋸人的電次明白了波奇塔的夢想,並且兩人都希望彼此的夢想能夠成真。
我覺得鏈鋸人這部作品動人的就是描述著每個人的悲劇與可悲之處。
當然你也沒說錯,這名字也是因為電次對瑪奇瑪帶有母親情感投射的緣故而決定的。
這一點也很有趣。瑪奇瑪本身應該也是有目的性地設計成這樣的角色。
其實她的角色和主要理念和JOJO裡面的迪奧撒馬是類似的,她對電次在最初談話或者最後談話的時候,那種言論其實和迪奧嘗試說服波魯納雷夫的理論是一樣的,「自己選擇未來會產生不安,只要順從我,一切聽從我的命令,就可以遠離這種不安,你不想要這種什麼都不需要苦惱的安心人生嗎?」
導致我腦海中不斷出現下樓梯play的劇情回放與子安武人的聲音但瑪奇瑪的可悲之處其實也在諷刺著一種類型的人:他們渴望被愛,他們不曉得該怎麼做,於是他們以暴力與恐懼支配他人,不讓他人離開,卻反而把人推得更遠,沒有一個人願意愛他、擁抱他。其實他也很想跟其他人玩耍,但對待人的方式並不正確。(然而這個問題可以藉由學習社交與練習改正)
我曾和這類型的人明講:「所謂的朋友是平等的關係。只要你還認為『你比較高上、我比較低下,我應該為你服務』的一天,我們之前就永遠不會是朋友」。然而自然是對牛彈琴,那就永遠不見了。
想練習克服這種毛病或焦慮的人可以洽詢心理師(諮商師)進行一些know-how和練習,這種技巧是受用終生的,互相傷害何時了,你值得擁有更親密的人生。
…但總覺得似乎遺忘了什麼?
好像只要高喊著精神口號就能忘掉所有痛苦充滿希望,好像只要足夠努力就能夠得到幸福結局。
然而電次在不斷高喊著這種精神洗腦口號的行軍之中終於醒來,並且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未來!A beautiful star!」找出了擊敗瑪奇瑪並且活下去的新方式,這就是《鏈鋸人》第一部的故事。
超感謝我家小精靈推坑這部作品,但我不敢接著補完炎拳www
藤本到底對食人有什麼莫名地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