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rk
@thedark
想
Sun, Oct 16, 2022 3:38 AM
Sun, Oct 16, 2022 7:26 PM
2
1
朱政綱:階級翻轉不能一步登天,我也光是要讓太太放心生產就費盡心力。要脫離自己的跟協助身邊人脫離窪地性格真的很辛苦。但辛苦歸辛苦,難道我要當個安穩的享樂主義者嗎?NO NO NO, 讀了姨學後就回不去了,回得去的話你也白讀了。
講歸講,我離蠻族武士真的還有好大一段距離要努力。社團大家共勉之。
(順便一提,女性生產的風險真的很大,大家不要拿姨學的宏觀理論去內戰枕邊人。
姨學是讓你我讀完拿來要求自己為什麼不夠像個可靠的武士/騎士、法官/長老、利益社會的商人/民代,讓女人願意為你生子,不是讓你嘴砲地圖砲台灣社會諸多女性為什麼不肯生。)
@thedark - 朱政綱:讀姨學兩年多,加上自己跟太太今年開始備孕,今天看到這篇文特別有感。 以前也...
@thedark - "CoffeeToGo:只要你不是那種憤怒並且色情片上癮的支那做題家,你就把自己當...
@thedark - 我以前就說過了:我本能地覺得關於生育,女性有把關、篩選的責任跟權力。顯然某些男性對...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39 AM
魏少彬:
不要勉強女人生育,
其實只要條件合適大多數女人是願意生育的。
也不要靠北女生要求多,畢竟小孩是她們在生我們最多只能旁邊敲鑼打鼓。
台灣男生確實天生比較困難,
環境讓我們比較不會社交也少運動,
但都可以後天改善。
知識姨友一般沒問題,
旅行要看家境,至少要有開闊的心,
我本身沒護照但跟美國人、韓國人、馬來西亞華人都相處合作過。
共勉之。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0 AM
Jane Asor:
CJK族群在他們母國
對生兒育女的願景在家鄉就差不多破壞殆盡了吧?
就算進入美國過上比較有人性的生活
也用一生的時間在癒合過去的創傷和苦悶
那個苦悶是一種被奴役過的痛
哪怕是一點點、那怕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想再體會被佔據自由身的感覺一次
一種創傷的flashback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0 AM
Jane Asor: 祖父學的概念
子孫其實會受父母祖父母表現影響
他們可能覺得自己不像家裡的老人
但是無形中也被深植那種不安全感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1 AM
Pinghan Chu:
不完全是男性身體素質,我認為主要是有沒有信仰凝結核。美國各族群都有各自的教會或信仰,也都是在這些地方出生率才高。東亞人在美國就是原子人,人數少無法成族群,第一代第二代往往不住在同個社區,少數幾個聚點都在大城市,承受大城市割草機。加上沒有信仰又念好大學,第二代往往都是進步派。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1 AM
朱政綱:是的 凝結核 信仰 信念很重要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1 AM
陳思翰:沒有信仰就是走向滅絕 現在的體認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2 AM
Richard YU:
台灣那個人人想當士大夫的環境... 不容易呀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2 AM
Richard YU:
樓主的見解很好,就是要當個騎士。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3 AM
簡銘陞:
練身體不管如何都是有好處的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3 AM
Kuang-yi Liao:
目前只有大量運動,不怕社交這兩點大概有,四處旅行和知識不限於書本……正努力中。
The Dark
@thedark
Sun, Oct 16, 2022 3:44 AM
Mike Matsu Lee:
個人目前努力方向就是繼續練柔道還有格鬥然後跟教會教友好好相處,然後再觀察一下其他姨友的經驗,練柔道時有認識留學歐洲的資產階級還有東北亞文化的韓國人,有接觸到階級比我高的人我也虛心向他們學習
載入新的回覆
講歸講,我離蠻族武士真的還有好大一段距離要努力。社團大家共勉之。
(順便一提,女性生產的風險真的很大,大家不要拿姨學的宏觀理論去內戰枕邊人。
姨學是讓你我讀完拿來要求自己為什麼不夠像個可靠的武士/騎士、法官/長老、利益社會的商人/民代,讓女人願意為你生子,不是讓你嘴砲地圖砲台灣社會諸多女性為什麼不肯生。)
不要勉強女人生育,
其實只要條件合適大多數女人是願意生育的。
也不要靠北女生要求多,畢竟小孩是她們在生我們最多只能旁邊敲鑼打鼓。
台灣男生確實天生比較困難,
環境讓我們比較不會社交也少運動,
但都可以後天改善。
知識姨友一般沒問題,
旅行要看家境,至少要有開闊的心,
我本身沒護照但跟美國人、韓國人、馬來西亞華人都相處合作過。
共勉之。
CJK族群在他們母國
對生兒育女的願景在家鄉就差不多破壞殆盡了吧?
就算進入美國過上比較有人性的生活
也用一生的時間在癒合過去的創傷和苦悶
那個苦悶是一種被奴役過的痛
哪怕是一點點、那怕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想再體會被佔據自由身的感覺一次
一種創傷的flashback
子孫其實會受父母祖父母表現影響
他們可能覺得自己不像家裡的老人
但是無形中也被深植那種不安全感
不完全是男性身體素質,我認為主要是有沒有信仰凝結核。美國各族群都有各自的教會或信仰,也都是在這些地方出生率才高。東亞人在美國就是原子人,人數少無法成族群,第一代第二代往往不住在同個社區,少數幾個聚點都在大城市,承受大城市割草機。加上沒有信仰又念好大學,第二代往往都是進步派。
台灣那個人人想當士大夫的環境... 不容易呀
樓主的見解很好,就是要當個騎士。
練身體不管如何都是有好處的
目前只有大量運動,不怕社交這兩點大概有,四處旅行和知識不限於書本……正努力中。
個人目前努力方向就是繼續練柔道還有格鬥然後跟教會教友好好相處,然後再觀察一下其他姨友的經驗,練柔道時有認識留學歐洲的資產階級還有東北亞文化的韓國人,有接觸到階級比我高的人我也虛心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