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10:04 AM
Wed, Oct 12, 2022 12:44 PM
4
1
有時重讀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 《間隙 》
喜 好|★★★★★
作 者|平路
出 版|#時報出版
readingtimes_igofficial
類 型|華文創作
散文
其 他|自有書
試著把閱讀歷程紀錄,希望能好好把書讀完,順便練練手寫字 。
(閱讀歷程下收)
*首po無刪減版於IG文字創作帳
喀琿woo☁️閱讀 漫畫 展覽 電影 台劇 影集 詩 言情 個人成長 (@monkeytalkswoo)...
笑死bot
@siaosih
Wed, Oct 12, 2022 10:04 AM
笑死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10:06 AM
1012-1/《間隙》第一部 序幕 氣旋
又睡不著了。半瓶可樂300毫升的咖啡因含量不至於吧?又或者是跳了25分(爛體力跳不完全程)的鄭多燕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尚未退去?其實我一直知道原因。它們都只是幫兇,主謀是纏纏綿綿的多重焦慮。暫時無法擺脫,只好嘗試轉移注意消耗體力,最近對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寫字
」。一筆一劃地寫,像回到最初習字那般去細細感受字的軌跡,心緒就會慢慢澄淨。通常都是找詩抄抄,但今天想要寫寫剛讀到的文句。
抄寫的是今日讀物《
間隙
》。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10:09 AM
1012-2/《間隙》第一部 序幕
會選這本書是因為想去聽場作家平路的小說講座,但尚未讀過她的作品。想著反正失眠就把兩年前買的散文集《間隙》拿出來啃啃吧,這是她在罹病時所感的集匯。有趣的是剛剛才看完的電影人生真美麗也是在描述罹病女性。這部電影如同其他描繪生命盡頭的作品,故事環繞在如何完成「遺願清單」。觀影當下我便在想,我的「清單」會列出什麼?又會如何完成呢?反正不會像現在這樣渾渾噩噩吧。
扯遠了,回頭說說《間隙》。只讀完了第一部的序幕就足以嘆服不已,措辭優美但不駢文,每個形容都那麼鞭辟入裡,細緻到可以藉她的文字走一遍她的所經所歷所思所想。生病是多數人都難以承受的,但平路覺得「是件隱藏版的禮物」是「學功課的時候又到了」。這樣介紹很像甚麼農場雞湯文,但其實不,這是有故事厚度的,且其實頗輕巧幽默。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10:10 AM
1012-3/《間隙》第一部 序幕
她是這麼描寫送去手術房前的心路歷程的:「進電梯又出電梯,我平躺著,大半時間閉起眼睛。輪轆聲音中,坐的是雲霄飛車?推床繼續前行,下一秒,想著魔幻又迷離的電影《潛水鐘與蝴蝶》。我這一刻有些明白,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那些不對焦的鏡頭,頗似這推床上視網膜映現的光影。」是的,除了優美的詞句,短短的章節裡還提到了不少電影和文學,可見的閱讀量之廣。但不會只是提到,而是會拉出有感場景去類比。所以若剛好看過該作品便能產生具象想像,若沒看過也不至於一片茫然。
文章寫得太好太美,所以只能慢慢地讀,讀完一遍後又慢慢地邊抄寫邊咀嚼邊品味,似乎也成了「文字抄錄的虔誠信徒(從作家賴鈺婷的講座聽來的詞)」,希望也能藉此把文筆給薰陶出來。
Kris♦烏骨基多拉
@Krisucorn
Wed, Oct 12, 2022 10:34 AM
平路的筆觸真的很棒,這本疾病書寫帶到尋求哲學宗教思考作為心靈依託,也讓人在閱讀的時候增加了一些安定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10:55 AM
Kris♦烏骨基多拉
: 真的,閱讀下去心情就打開了點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8:47 PM
221013-1/《間隙》第一部 序幕 渾沌
去聽作家平路的講座前有些聊賴空檔,把第一部的其它章節讀完了,啊,真是字字珠璣。
<渾沌>裡引用了叔本華的話:「有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那就是認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目的是要過得幸福快樂。」平路自己延伸「正因為以為快樂是目的,才種下許多不快樂的源由。」我反覆咀嚼這段話,覺得頗具禪味。
平路老師對「被雷打到」似乎有些執念。今天的對談中也時常說到「希望被雷打到,這樣可以回答得更聰明」。書裡說「突然生病,好像被雷打中?經此重重一擊,悟出來......其他時刻怎樣都得不到的啟示。」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8:47 PM
還有一段說到「小說的趣味在於:讀下去,事情不是原先想的那樣......(中略)拿起一本書, 撥開洋蔥一般,一層層抽絲剝繭,露出每個人的內心動機,卻只顯現半個真實。」這讓我想到前陣子看的漫畫《#勿說是推理》裡有也說到「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真相。」
前幾天有段理科太太與蔡康永的對談影片頗紅,內容是蔡康永說「我最近看了一部動畫,男主角動不動就說我現在必須俯瞰我自己(此動畫應為夏日時光)。」,平路拉出距離來看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則藉由電腦譬喻「病了,當作程式轉換、當作系統重置.........(中略)面對自己的病,說不定,頭腦也因此出現嶄新的認知功能。」我想了想,這樣算不算把自己「物化」XD?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8:48 PM
221013-2/《間隙》第一部 序幕 執念
這幾個篇章裡,或許都在探討「執念」、「慣性」。平路一場「火宅」的夢後悟到,原來物質世界裡珍重的東西件件皆可拋。囤積癖近乎癌的我,沒有生病也沒有作夢,只能透過反覆閱讀,試圖更加沉浸,期許自己也能拋開執念。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8:49 PM
221013-3/《間隙》第一部 序幕 彩虹
讀到這個段落,被平路老師的幽默逗得笑出聲來。
手術過程裡有個「針刺」環節,是一種「標記方式」,這讓她想到「活像蓋印的豬肉」。書中真的這樣把自己類比成攤上的豬肉,還寫說「注視自己胸口,聯想起豬隻的處境,忍不住笑出聲,在這種......啊死了......死定了的時候。」平路老師太可愛了。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Wed, Oct 12, 2022 8:50 PM
後面還有一段對於「dukkha」的釋譯看法。她寫「我猜,在釋迦牟尼時代,dukkha 這個巴利語,說的是每個人深刻的體驗。
我們的文字裡,dukkha 翻譯成為「苦」,經過這道翻譯,是不是也增加一些額外的重量? 一世一世下來,dukkha 原來的意思愈來愈少 ,自覺受「苦」的人用這個字,「苦」,變得愈來愈「苦」! 後世人把自認是「苦」的意涵都塞入這個字裡,是不是減損了dukkha 在當年巴利語環境中,更有開展性的意涵?
佛陀的時代,在輕鬆分享智慧的氣氛裡,說不定,dukkha 的意思也像是天氣,怎樣的狂風、暴雨、閃電、驚雷,間隙中,還是有陽光灑進窗臺的時候。」
*部分章節可到博客來試閱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Sun, Oct 16, 2022 9:06 PM
woo思亂想
221017-1/《間隙》第二部 緣遇 親緣
好像慢慢找到了讀這本書的節奏,所以加快了閱讀的步調,但仍然提醒自己貪多嚼不爛,一天至多就讀個一部就好。在讀第二部時試著「#朗讀」且錄下了自己的聲音,先不說許多咬字不清的地方,語調也聽起來怪彆扭,但很有趣,連有些莫名的口誤也顯得討喜(比如把「疼惜」誤讀成「普拿疼」XD)。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Sun, Oct 16, 2022 9:06 PM
第二部緣遇談的「人與人間的關係」。「親緣」主要是反思原生家庭對如今自我的影響。「好配合」的個性或許是在家庭關係中長期隱忍而成的慣性。我和平路一樣也是個「好配合」的「乖」孩子,甚至「乖」到了軟弱的地步連該有的權利服務都不敢爭取。這是家庭關係使然嗎?成長於隔代教養家庭的我,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姊和一妹,要作為妹妹服從長姊又要當個好姊姊成為妹妹榜樣,個性遊走於強勢和怯懦便都優柔寡斷反覆不定。有一陣子也會將這種性格缺陷怪罪於家庭,但會不會只是「目的論(此指
被討厭的勇氣
裡提出的)」的又一個實證呢?
此篇章的最後,平路將小林一茶的俳句「故鄉」改成「父母」,寫下「父母啊,挨著碰著,都是帶刺的花」。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Sun, Oct 16, 2022 9:07 PM
221017-2/《間隙》第二部 緣遇 情緣
「靜下心,攪動的池子立即安定下來。或許只有一瞬間安定?一瞬間也好,現出清明的心靈狀態,不再是往昔的泥濘池子。」都是大雨的緣故吧這幾天莫名浮躁,讀著平路的文字讓我慢慢地找回平靜,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但一瞬間也好。
這篇也在探討自己與人的關係。我發現自己似乎與平路頗為相似,心思敏感患得患失,當「未以我需要的方式去回應我」,我也是「在心中記上一筆」。這一年來我和他人的關係看得更淡了,倒不是因為生病,而是試圖實踐被討厭的勇氣。但我從來也不熱衷(也不擅於)於社交,比期更親密的關係,更喜歡一期一會的自在。
吳聊之人
@monkeytalkswoo
Sun, Oct 16, 2022 9:07 PM
221017-2/《間隙》第二部 緣遇 出離心
禪宗三組僧璨「「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平路說「要這樣、不要那樣,喜歡這樣,不喜歡那樣,我曾是個挑剔的人,處處在撿擇。」病後的她有了「出離心」,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於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
與人的關係我很容易就能斷捨離,然而物與習慣卻始終拋不開,我與自由的距離還很遠。高登結死死糾結。
載入新的回覆
❏ 《間隙 》
喜 好|★★★★★
作 者|平路
出 版|#時報出版 readingtimes_igofficial
類 型|華文創作 散文
其 他|自有書
試著把閱讀歷程紀錄,希望能好好把書讀完,順便練練手寫字 。
(閱讀歷程下收)
*首po無刪減版於IG文字創作帳
又睡不著了。半瓶可樂300毫升的咖啡因含量不至於吧?又或者是跳了25分(爛體力跳不完全程)的鄭多燕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尚未退去?其實我一直知道原因。它們都只是幫兇,主謀是纏纏綿綿的多重焦慮。暫時無法擺脫,只好嘗試轉移注意消耗體力,最近對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寫字 」。一筆一劃地寫,像回到最初習字那般去細細感受字的軌跡,心緒就會慢慢澄淨。通常都是找詩抄抄,但今天想要寫寫剛讀到的文句。
抄寫的是今日讀物《 間隙 》。
會選這本書是因為想去聽場作家平路的小說講座,但尚未讀過她的作品。想著反正失眠就把兩年前買的散文集《間隙》拿出來啃啃吧,這是她在罹病時所感的集匯。有趣的是剛剛才看完的電影人生真美麗也是在描述罹病女性。這部電影如同其他描繪生命盡頭的作品,故事環繞在如何完成「遺願清單」。觀影當下我便在想,我的「清單」會列出什麼?又會如何完成呢?反正不會像現在這樣渾渾噩噩吧。
扯遠了,回頭說說《間隙》。只讀完了第一部的序幕就足以嘆服不已,措辭優美但不駢文,每個形容都那麼鞭辟入裡,細緻到可以藉她的文字走一遍她的所經所歷所思所想。生病是多數人都難以承受的,但平路覺得「是件隱藏版的禮物」是「學功課的時候又到了」。這樣介紹很像甚麼農場雞湯文,但其實不,這是有故事厚度的,且其實頗輕巧幽默。
她是這麼描寫送去手術房前的心路歷程的:「進電梯又出電梯,我平躺著,大半時間閉起眼睛。輪轆聲音中,坐的是雲霄飛車?推床繼續前行,下一秒,想著魔幻又迷離的電影《潛水鐘與蝴蝶》。我這一刻有些明白,導演朱利安•施納貝爾那些不對焦的鏡頭,頗似這推床上視網膜映現的光影。」是的,除了優美的詞句,短短的章節裡還提到了不少電影和文學,可見的閱讀量之廣。但不會只是提到,而是會拉出有感場景去類比。所以若剛好看過該作品便能產生具象想像,若沒看過也不至於一片茫然。
文章寫得太好太美,所以只能慢慢地讀,讀完一遍後又慢慢地邊抄寫邊咀嚼邊品味,似乎也成了「文字抄錄的虔誠信徒(從作家賴鈺婷的講座聽來的詞)」,希望也能藉此把文筆給薰陶出來。
去聽作家平路的講座前有些聊賴空檔,把第一部的其它章節讀完了,啊,真是字字珠璣。
<渾沌>裡引用了叔本華的話:「有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那就是認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目的是要過得幸福快樂。」平路自己延伸「正因為以為快樂是目的,才種下許多不快樂的源由。」我反覆咀嚼這段話,覺得頗具禪味。
平路老師對「被雷打到」似乎有些執念。今天的對談中也時常說到「希望被雷打到,這樣可以回答得更聰明」。書裡說「突然生病,好像被雷打中?經此重重一擊,悟出來......其他時刻怎樣都得不到的啟示。」
前幾天有段理科太太與蔡康永的對談影片頗紅,內容是蔡康永說「我最近看了一部動畫,男主角動不動就說我現在必須俯瞰我自己(此動畫應為夏日時光)。」,平路拉出距離來看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則藉由電腦譬喻「病了,當作程式轉換、當作系統重置.........(中略)面對自己的病,說不定,頭腦也因此出現嶄新的認知功能。」我想了想,這樣算不算把自己「物化」XD?
這幾個篇章裡,或許都在探討「執念」、「慣性」。平路一場「火宅」的夢後悟到,原來物質世界裡珍重的東西件件皆可拋。囤積癖近乎癌的我,沒有生病也沒有作夢,只能透過反覆閱讀,試圖更加沉浸,期許自己也能拋開執念。
讀到這個段落,被平路老師的幽默逗得笑出聲來。
手術過程裡有個「針刺」環節,是一種「標記方式」,這讓她想到「活像蓋印的豬肉」。書中真的這樣把自己類比成攤上的豬肉,還寫說「注視自己胸口,聯想起豬隻的處境,忍不住笑出聲,在這種......啊死了......死定了的時候。」平路老師太可愛了。
我們的文字裡,dukkha 翻譯成為「苦」,經過這道翻譯,是不是也增加一些額外的重量? 一世一世下來,dukkha 原來的意思愈來愈少 ,自覺受「苦」的人用這個字,「苦」,變得愈來愈「苦」! 後世人把自認是「苦」的意涵都塞入這個字裡,是不是減損了dukkha 在當年巴利語環境中,更有開展性的意涵?
佛陀的時代,在輕鬆分享智慧的氣氛裡,說不定,dukkha 的意思也像是天氣,怎樣的狂風、暴雨、閃電、驚雷,間隙中,還是有陽光灑進窗臺的時候。」
*部分章節可到博客來試閱
221017-1/《間隙》第二部 緣遇 親緣
好像慢慢找到了讀這本書的節奏,所以加快了閱讀的步調,但仍然提醒自己貪多嚼不爛,一天至多就讀個一部就好。在讀第二部時試著「#朗讀」且錄下了自己的聲音,先不說許多咬字不清的地方,語調也聽起來怪彆扭,但很有趣,連有些莫名的口誤也顯得討喜(比如把「疼惜」誤讀成「普拿疼」XD)。
此篇章的最後,平路將小林一茶的俳句「故鄉」改成「父母」,寫下「父母啊,挨著碰著,都是帶刺的花」。
「靜下心,攪動的池子立即安定下來。或許只有一瞬間安定?一瞬間也好,現出清明的心靈狀態,不再是往昔的泥濘池子。」都是大雨的緣故吧這幾天莫名浮躁,讀著平路的文字讓我慢慢地找回平靜,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但一瞬間也好。
這篇也在探討自己與人的關係。我發現自己似乎與平路頗為相似,心思敏感患得患失,當「未以我需要的方式去回應我」,我也是「在心中記上一筆」。這一年來我和他人的關係看得更淡了,倒不是因為生病,而是試圖實踐被討厭的勇氣。但我從來也不熱衷(也不擅於)於社交,比期更親密的關係,更喜歡一期一會的自在。
禪宗三組僧璨「「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平路說「要這樣、不要那樣,喜歡這樣,不喜歡那樣,我曾是個挑剔的人,處處在撿擇。」病後的她有了「出離心」,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於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
與人的關係我很容易就能斷捨離,然而物與習慣卻始終拋不開,我與自由的距離還很遠。高登結死死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