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juli
全世界僅次於Philip Morris、Britih American Tobacco的第三大日本菸商JT,從民營化開始就拿出明確方向,把M&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併購;作為成長策略之一
透過購併、國際化這兩件事,讓JT從菸酒公賣局轉為世界第三大國際菸商。媒體報導過JT怎麼做的,而當時是誰在JT主導是最重要,知道要這麼做;或者,是什麼動力讓他們想去做這些事?
最精彩的在《Nikkei Business》對目前JT社長小泉光臣的專訪,裡面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日本公賣局民營化到現在過了三十年,你認為推廣國際化跟事業多角化的原動力是什麼?」小泉光臣回答:大家主要的原動力來自於不想輸給民間企業的危機感
台灣人民繳稅養的山寨CHINA體制是純種中國人蔣介石、馬英九們在中國的殘留物
taiwanjuli
逼迫繳稅的台灣人民養一堆「國營」事業,從「國營」事業開創,董事會不必自籌資金購買所有設備,所有資產從土地、動產、不動產,以及多數人員薪資是全部繳稅的台灣人民按時繳稅供奉,有幾個「國營」事業從開創期到今天七十多年以來,事業體的實力,事業體的營收超越民營同業,甚至進入亞洲、全世界百大以內,有幾個「國營」事業拍胸脯說「我們吃台灣人民按時供奉的繳稅,七十多年以來,營收貢獻政府公庫數千億」,從天上的,地上的,沒有啦,笑死人,丟臉又死不要臉。
高鐵、國光客運都有拿納稅人的鈔票,這幾年營運網絡與飯店、旅遊業、娛樂業廣泛結合創造營收。僅僅在營運的安全與準點,台鐵根本就拿不出成績,價值不如豬,幹。
taiwanjuli
原本是「國營」事業的日本煙草,這個民營化的日本企業登上《Nikkei Business》封面的Japan Tobacco,JT日本菸草,從完全本土的菸酒公賣局變成一家營收有六成來自海外的「國際企業」
JT的前身就是日本的菸酒公賣局(日本專賣公社),從一九八五年開始,日本推行國營企業民營化,除了JT之外,包括JR(日本鐵道)、NTT(日本電信電話)、日本郵政都從那時開始走向民營化。但是在這些之中,JT被認為是轉型最成功的「企業」。JT在一九八五年之前的海外營收幾乎是零,到了二O一五年,JT有百分之五十八的營收來自於海外,海外營業利益更是占了百分之六十一,而且JT過去五年在東證一部的股價漲了快三倍。如今M&A甚至已成為JT對外宣傳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民營化省思:從國營公賣局到全球前三的菸商,日本菸草是怎麼做到的?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