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修改中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反抗者
作者:卡繆
譯者:嚴慧瑩

畢竟佔據這本書快一年多了,感覺總該有個交代
Hey Man BOT
論文修改中
先來一點節錄

對造物主的怨恨很可能轉變為對蒼生的恨,或是針對一切懷有獨佔性的、挑釁的愛。……很顯然有的反抗者想要死,有的卻要人死,其實這兩者都一樣,都焦灼尋求真正的人生,對生存失望氣餒,以至於寧可要全面的不公也不要片面的正義。(p.141,虛無主義與歷史,第二章〈形而上的反抗〉)
論文修改中
聖茹斯特純粹的法律沒有考慮到這個和歷史同樣古老的事實,那就是法律以其本質來說,是注定要被違反的。(p.169,處死國王,第三章〈歷史性的反抗〉)
論文修改中
他的原則無法與事實相協調,所有事情都與預期的不符,是因為那些原則孤立、無法發出作用、僵硬。死守著這些原則,事實上就是死路一條,是為一個不可能的愛而死,而不可能的愛,就是愛的相反。(p.176,恐怖統治,第三章〈歷史性的反抗〉)
論文修改中
全書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是簡單介紹,第二章談論藝術家和哲學家,第三章談論法國大革命、沙俄時代恐怖攻擊、蘇俄共產黨,第四章談論小說和藝術,第五章作結
論文修改中
和其他哲學的書一樣,看這本需要......費一點心思。好處是沒有尼采那麼彎來繞去。裡面有一些比較──呃,具有戲劇張力?適合拿來當小說情節?──的陳述,譬如為了賺錢汲汲營營的詩人直到將死才重拾年輕時對於生命的熱情,尼采描繪的耶穌接受世界的現況,對餓不採取抵抗,而為了世界上的惡而讓自己受苦。

另外兩個動人的描述落在不同的極端:國家恐怖主義,以及愛滋生時彼此意識如何互相認可──燈塔在夜裡勉力地彼此尋找,進行調整,終於匯聚出更強烈的光芒。
論文修改中
相信對卡繆─沙特論戰有一點認識的人都能輕易講出這本書反共的立場。但重點不在於反共,而是反對極端。卡繆舉了法國大革命、黑格爾、加速主義的涅察耶夫等等案例,說明企望達成一個理想的未來而犧牲現在通常只會造就沒有結束的夢靨,因為理想永遠不會徹底實現。
論文修改中
某個程度來說,這否定了歷史本身作為價值的可能。好處是人在此刻的苦難和歡樂受到重視,壞處是按照這套價值觀走的人基本上不會成為鬥爭下的掌權者。
論文修改中
卡繆沒有就這一點給出答案,而是期望後來的人會找出答案。畢竟每個反抗者都像俄國恐怖主義跑去炸官員再自己被處死的話,沒有辦法讓一個新制度取代舊體制。
論文修改中
有一項很有趣的思考,關於自由與正義。卡繆認為正義可能很難實現,但是自由至少可以保障抗議的權利,保留溝通,避免看似正義的緘默。自己讀這一段的時候覺得和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要求個人的議題受到重視可以交互思考。
論文修改中
然後第四章描述的藝術讓我作為一個文手比較不再焦慮了。卡繆描述小說是一個想像的世界,為了修正現實世界而創造。在這個世界中「痛苦可以持續到死亡,激情永不消散,人們堅守著一個念頭,永遠為彼此而活著。」一切有一個令人安心的形式和界線,在現實中求而不得的一致性在創作中達成。
論文修改中
不然之前我超級害怕「不夠寫實」這一點(笑)
論文修改中
這篇亂無章法的讀書心得大概就到這邊。最後引用一段個人覺得反諷意味十足的話作結:
只不過,眾人研讀哲學大師的理論,很少只是用智慧去讀,通常是滿腔熱血,充滿狂熱,這些狂熱是不懂得平衡協調的。
論文修改中
---
論文修改中
剛剛回到宿舍才發現忘記放上來的另一段引用

反抗每一聲純粹的吶喊,都使一個人挺立,因而它含有愛與建設性,若非如此它便什麼也不是了。罔顧榮譽、工於算計的革命注重的是抽象的人,而非有血有肉的人,它不斷否定生命,以仇恨代替愛。(p.384,超越虛無主義,第五章〈南方思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