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fer
台灣社會以華語作為預設值的弊病(從中國用語、本土語言、雙語國家等角度切入,含對前陣子台大學生會新生手冊事件想法)

這篇其實很久之前就陸續寫完了,但是論點都是我之前零碎講過,甚至別人早就寫過,所以一開始只當成個人思考整理而沒有發。昨天回了一些台語噗,今天又看到一堆「支語」的討論,覺得還是把這篇整理一下發出來,或許同溫層還是可以互相打磨想法?
lenfer
中國用語

一兩個月前路過有關「中國用語」的討論,又多嘴講了幾句關於學本土語言才是對此問題的治本之道,有人說他選擇使用英語。我回應,英語當然也是選項,但是必需把英語當成你孩子的第一語言來教才有同樣效果。

至少兩年前我就體會到,如果只著重在「台灣華語」去反對「中國用語/支語」,注定會失敗。因為重點是華語在台灣社會佔據過多空間,而華語就是中國用詞最大入侵媒介,若慣於接收華語資訊,就是很難避免高比例的中國來源。我當然也理解,近年許多人見到自己習慣的華語逐漸改變形貌時會感到不安,自己有用詞偏好也屬正常。但過於對華語精雕細琢,計較哪些詞是「中國用語」,只是把華語抱得更緊,讓其他語言更沒有空間。
lenfer
減少華語,用其他語言取代,才能降低中國資訊的吸引力,且多語的狀態下華語的演化也才不會過度依賴中國。若本土語言復興,華語在台灣勢力必然相對減弱,但其實如某些人期待的保持特色這點來說,會更「安全」。本土語言運動者不會太喜歡這種好像「復興本土語言是為保持華語特色」的說法,我也從不覺得復興本土語言是為此,但語言的互動就是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以華語的角度看,只要它讓出空間給本土語言,就必然會得益於眾本土語言復興的成果。但如果維持華語獨占,反而再怎麼字斟句酌計較「中國用語」,也不可能抵抗來自中國的同化力量。量體差異和語言的高度相似性就擺在那邊。
lenfer
本土語言教育與提升英語能力

這幾年我對學校的本土語教育看法轉變不小。本來覺得應該持續爭取增加時數,現在則看清了:那就是華語學校的認識鄉土(本土語言)跟融合課程(新住民語言),再怎麼增加時數,其極限就是如英語課一週四五堂,然後得到如現在台灣人的普遍英語程度的本土語能力,更不用說現在的風氣怎麼可能容許一週四五堂本土語言?所以,現在我認為該做的是爭取資源讓願意投入復興運動的人辦族語學校(暫時沒有辦法的話,華語學校中的族語實驗班或許是個開始,但就是要全族語沉浸式教學),配合大考的翻譯試卷。就算一開始只有少數人,但族語學校才能創造出相對完整的環境。
lenfer
上大學後怎麼辦?在族語學校一樣可以有華語課,就跟現在華語學校的本土語言課和英語課一樣。加上台灣鋪天蓋地的華語環境,他們的華語華文絕對還是可以學到能在當今台灣社會生活學習的程度。這同時也是對目前華文考試的終極拷問:到底什麼是作為共通語必要的語言能力?以往這些跟文化意識型態都混在一起切割不開,但如果明確說「許多人認為用這個語言進行日常溝通跟吸收新知足矣,沒有當成母語傳承其文化藝術等的意願」,而大考暫時還是必須有華文時,就得把基本溝通學習的能力分出來,我預期大概是華語版的 IELTS 或 TOEFL。
lenfer
有這樣從下而上的建構,大學通用語甚至可能因此改變,且不會是強制性。英語在某些領域本來就是比華語好用的學術語言,某些科系課本講義試題作答都早就是英語了,只有授課語言仍是華語為主(混雜大量英語學術詞彙),就只是大部分人華語比英語熟練太多而導致的習慣而已。若大學課堂上母語非華語的學生開始變多,華語跟英語對他們而言都非母語,那麼英語就會慢慢成為更為中立且好用的通用語選項。這種狀況比起現在從上而下硬推的雙語國家政策,或許更能自然提升整體使用英語的需求跟學習意願。
lenfer
之前才說過弱勢需要的是自己發展而不是推廣。所謂推廣學習母語根本不是在說「這個語言很美,大家快來學」,而是「有沒有想過為何台灣人祖孫講不同語言的狀況如此普遍?」,藉此喚起有同樣根源者的意識。所以真的需要推廣的只有「破除華語預設」的觀念,因為這樣才有空間。但如果不減少華語,那結果就是什麼都沒辦法真正填進去核心位置,永遠只是點綴用,本土語課只會如同認識鄉土課。雙語政策不減華語,就想要硬填英語進去,也會是一樣的結果。
lenfer
我其實有點悲觀地認為這個問題(重度依賴華語)我自己這代已經來不及了,有可能改變的希望在下一代。這也是為什麼我這篇選擇使用華語:我希望像我一樣,自認這輩子翻轉這種習慣程度有限的人至少對此有意識,因為我們的意識將積累成下一代的環境,不管是切身學回族語並使用、以族語養育下一代、創造這個時代的族語材料、開發工具,就算僅僅只是對多元語言多一點呵護的心態進而支持相關政策,都是在營造非華語孩子能順利成長的友善環境。
lenfer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我寫這麼長的華文文章通篇談減少華語,不會很荒謬嗎?當然非常荒謬啊。我的確認為不該過於著重這種華文書寫,而忽略真正有益本土語言發展的實踐,亦即學習與使用。我當然也知道寫這麼多華文並不會對本土語言發展有任何直接貢獻。我期待這篇,能夠讓已經對本土語言持正面態度的人多思考一點華語的存在對本土語言的影響,而能夠理解在各層面的本土語言運動中,刻意減少華語是必要手段。
lenfer
台大學生會新生手冊事件

前陣子台大學生會新生手冊「會長的話」事件算是實驗「英語作為大學通用語」的可行性。語言溝通功能效果層面,顯然是可以的,原發文者就自述是看英文才看懂。印刷手冊是英文和台文(網路另有客文跟華文版本),也就是「一個通用語,加上其中一個本土語言」。
lenfer
我是讀到傅雲欽這篇建議把英文版改成客文版,而想到寫這篇的。如果真的要改,我反而會把台文版改成客文版,保留英文版。就如前述,英文版旨在取代華文作為溝通用版本。另外如果只能選一個,任一本土語言都行。如果只放本土語文,無華文英文,絕對被用「要怎麼達到溝通效果」質疑。正是英文的存在,才凸顯出華語霸權,因為某些人只有在缺華文的時候,才會突然想到要照顧所有本土語言。
lenfer
先別說該版面看不懂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以及整本手冊其他部分根本都還是華文,能成為台大新生應該已經跨越一部分的文化資本藩籬或本身就在那藩籬之內,讀英文不會是問題,或至少會使用翻譯軟體吧。在「會長的話」這個版面實驗「英語取代華語作為多元族群通用語」的概念,應該是沒什麼漏洞了。結果反彈依然很大。英文版是可以傳達資訊,但似乎某些人還是不滿意。
lenfer
跟某些華語人士提多元文化,他們會說語言是為了溝通,不同母語人士之間還是要有通用語,就用最多人會的華語吧。但如果你指出英語(在某些場合,例如台大這個不缺文化資本的地方、「會長的話」這種看不懂也不會損害什麼利益的版面)也可以作為這個通用語時,某些華語人士又開始自居台灣眾多語族之一,抗議因沒有華語而感到被壓迫或忽視。說實在的,考慮到台大的外籍學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最能確保全校通用的恐怕還真的是英語。而若要說忽視,以往各族語言都沒有,而只有華語的狀況還嫌少嗎?少一篇華文版能引起這種反應,足見華文預設值仍然難以撼動。
lenfer
整件事讓我覺得最荒謬的是,原發文者討論中堅持,考慮到 target audience,那份文宣該有華文。有網友問假設性問題「如果只有英文,沒有台文跟華文呢?」,得到的答案一樣是否定的。也就是說,以台大新生的英語能力,依然不把自己當成英文版的 target audience 嗎?即使是正面看待該份文宣的人,多數也聚焦於「看不懂台文可以學或查」或者「懂華文的話那篇台文不難懂」,雖然是事實,但恐怕落入更多「何必要求別人讀台文」的爭執,反而忽略英文版的存在。我個人並不在意原發文者想不想學台文或對台文看法如何,但我認為其對「要有華文版」的執著,是所有本土語言復興甚至只是單純提升英語使用率的最大阻礙:提供他看得懂的英文版本還不夠,還得要是他(跟他認為台灣人理應)最習慣的華文。
lenfer
話說回來,從 target audience 出發的討論也很有趣,難道台文版真的只是為了傳遞資訊給台語使用者?不是很常見人說「我阿公阿媽台語流利也看不懂台文」嗎?說穿了,現在多數台語使用者讀台文一定還是比讀華文慢且吃力,這樣的文宣就不是純粹為了溝通,而是在「挑戰華文預設值」。把台文換成其他族語文字也一樣,因為真正「溝通用」的版本是英文。而為什麼會有這種忽視自己其實是英文版 target audience 的現象,就如前面說過的:太依賴華語、太習慣華語為預設值的社會了。
lenfer
如果不有意識地減少華語,什麼語言都擠不進來,即使是當今世界最強勢的英語。從中國用語、本土語言教育及雙語國家政策方向,和這個台大學生會新生手冊事件,都可以看到這個現象陰魂不散。都說台灣是多語社會,但這個「多語」會被提出來強調時,通常是為了請你「回去說華語就好」。在這種情況下,什麼語言、再多語言都將只是點綴。希望有心學習及傳續自己族語的人,即使跟我一樣語言能力一時跟不上、很難完全放棄華語,也能開始思考這件事。至於這樣的意識要怎麼轉為實踐,大家各有想法。我自己也沒做得多好,就是持續學習跟使用而已,這部份就不多言了,各自努力吧。
lenfer
補充

補充一個從旁印證破除華語預設的重要,或者可以說是實例:我在討論串中,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留言:「翻成手語版的資源其實很多」。
https://images.plurk.com/2kFubVWq2v4HBYEh9InPwl.png

我之前這篇曾說過一點手語的狀況。該篇是用台文寫,我大概翻譯一下概念:手語之所以會幾乎沒有什麼不能翻的問題,就是因為一直有社群,遇到新事物就有動力去造,根本不會有「這個字某語沒有」這種莫名其妙的畫地自限行為。而他們能一直有社群的原因,就是面對多數手語使用者你無法輕易「講華語就好」。這就是華語無法當手語社群的預設值,導致手語社群縱使很小依然有活力的例證。本文說的族語學校,就是希望可以創造這種「華語不是預設值」的空間讓語言社群可以互動。
lenfer
-End-
lenfer
補充

最近看到烏克蘭語言歷史的相關分享,關注母語復興的各位應該非常熟悉這樣的故事。

Facebook

留言中看到烏克蘭網友疑惑為什麼台灣人還在用 Mandarin,特別是台灣有那麼多種母語。他後來說這個問法是 rhetorical,所以「難道不能講華語嗎」這種反射詰問可以先省下來,那意思就是「為什麼台灣人還這麼認同華語」,而不是不准你用華語。像是證明這個陳述似的,許多看似是台灣人的帳號解釋 Taiwanese Mandarin 也很有台灣特色,或者台灣用繁體字、語言不代表國族認同之類的,最終目的都是正當化、合理化華語在台灣的普及。
lenfer
目前這位網友看起來還沒有被說服,我想我能理解,關注母語復興的人應該也能。如這位網友在其中一則留言說「俄語就是烏克蘭的 Mandarin」。說到這個,不知道有沒有人留意過「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這個粉絲專頁的網址名稱?其台語名稱三聲道指的是台英客,足英台是「很多英語跟很多台語」的意思,順便玩一個「祝英台」的台語諧音哏。看起來跟日語扯不上關係,但是該專頁網址是「Mandarin is Japanese」,這樣的類比應該不用我多加解釋。

同時在該篇其他留言看到一個詞:華語擁護者。這讓我想到應該把這些繼續補充回這則噗文呼應一下:母語運動的主要阻力,與其說是反對母語,不如說是擁護華語。母語復興這個過程本來就一定會稍微擠壓華語的空間,即使最後結果還是華語最大,但對這種空間變小的趨勢難以忍受而有的反應,就是「擁護華語」。
lenfer
補充

新北市新和國小三語教室牌

這反映了台灣多數人的語言意識形態,即使在強調族語優先的場域或活動時,華語或英語仍然會被擺在最突出的位置,同時標示著族語的附屬地位。

一樣的道理,不能只是族語友善而已,而是族語必須優先(於華語)。之後看到類似的概念也會像這樣繼續補充到這則。
lenfer
補充

又一個「華語沒有最優先就不行」的例子:
https://www.dcard.tw/...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