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
@openb00k
Tue, Aug 30, 2022 7:34 AM
36
5
報導》多語文本的「歹勢」怎麼翻譯?2022臺灣文學翻譯線上工作坊 |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文學翻譯工作坊」由文化部與英國文學翻譯中心、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舉辦,今年來到第二屆。文化部期望藉此培養翻譯人才,促進臺灣文學作品英譯的機會。
本屆導師由新加坡作家兼譯者程異擔任,甘耀明則作為文本作家引領學員。文本以《邦查女孩》主角古阿霞和林場女工們泡澡場景作為課程研討的對象。
工作坊並不會提供「應該如何」的指導棋,而是刺激學員們思考。甘耀明表示,學員們將文字「當作樂高拆解到最細,沒有辦法組合到作品原來的世界」,這未必是拼圖放不回原位的遺憾。而程異更認為,來源語和目標語的落差,反而是刺激想像的縫隙,可以留待讀者自行用想像彌補,也可以是譯者發揮創意之處。
讀嘛讀嘛
邦查女孩
甘耀明
文化部
臺灣文學翻譯線上工作坊
openbook
@openb00k
Tue, Aug 30, 2022 7:38 AM
經過作家親自朗讀,學員們聽見伐木工人鬧哄哄的澡堂對話中,夾雜著國、臺、日多聲道。在這段對話中,古阿霞以為某位女工的綽號叫「媽祖」,而對她產生了一些期待,事實上對方的名字來自日語的松樹「matsu」。這個諧音哏牽動了角色的情緒,翻譯時無法簡單帶過,需要多加功夫處理。
新加坡作家及譯者程異(取自The Booker Prizes)
程異指出,有些學員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人物,有些學員把自己放在讀者的位置,但是他們都清楚意識到小說人物對話夾雜多語。某些詞彙雖然是順著對話情境而出的,但在閱讀過程中這些詞彙特別顯眼(畢竟這是華語寫作)。例如當時的人把泡澡稱為「風呂」,說臺語的人要說不好意思會說「歹勢」。
openbook
@openb00k
Tue, Aug 30, 2022 7:39 AM
學員中有人認為,以上詞彙可用拼音直譯來凸顯特色,所以把風呂譯為「ofuro」,歹勢就是「paiseh」,「練痟話」也同樣比照辦理。至於書名的「邦查」雖然也要直譯,不過考量到時代背景,或許不該用現在常用的漢語拼音、通用拼音,而是採威妥瑪式拼音。
不過這樣一來,會不會增加了閱讀的困難,影響讀者接受度,進而縮減了臺灣文學推廣的可能性?吳介禎認為:「語言文化的差異,既是溝通的困難,也是認同過程與文化反省中必要的滋養。每個作品的翻譯都面臨不同的挑戰,處理的手法都不會一樣。」
openbook
@openb00k
Tue, Aug 30, 2022 7:39 AM
這些差異,有些勢必面臨較大程度的轉化,有些則可以較貼近原著的安排。「小語種如果要進入強勢語言,譯者必然時時刻刻都在做決定,以達到文化的表達與溝通目標。這些決定可能包括保持原語文的字彙或語法,以對強勢語言造成一些干擾,這在台灣原住民作家的漢語寫作中常可見到。事實上,這個議題在BCLT歷年來關於殖民、解殖與後殖民的論壇中,也經常被討論。」吳介禎說。
以音譯保留來源語的字彙,干擾目標語的讀者,是小語種語言譯入強勢語言的一種翻譯策略。不過程異指出,譯者通常也會考慮讀者的反應,解釋故事中的台灣文化,適當調整翻譯策略,以符合大眾理解。他指出,台灣文學外譯的受眾也包括台灣讀者(確實有台灣讀者會找外譯的台灣文學來讀),所以重要的是調整的比例該如何拿捏。
openbook
@openb00k
Tue, Aug 30, 2022 7:39 AM
在翻譯現場見證自身作品被迻譯的過程,甘耀明對文本作家的想像是:「我認為作家的角色主要是文化交流,提供台灣小說的背景文化說明,讓譯者可以更透徹。其次是,作家現場為譯者『除魅』。各國譯者(學員)不少是出道前的『練習生』,對於譯者、作品與作家的三角關係仍在測量,藉由親炙作者的場合,可以抓準距離,這些在翻譯工作坊得到某種程度的釐清。」
甘耀明透過投影片,向學員們介紹《邦查女孩》故事的歷史背景、收集寫作材料的過程,甚至連松樹的植物特徵和澡堂的外觀都盡力向學員說明。不過學員們還想知道燒洗澡水的鍋爐長什麼樣子?衛生褲有什麼功能?這些出現在小說中的接地氣小細節,恐怕需要實際來到在台灣身歷其境才能體會。
載入新的回覆
本屆導師由新加坡作家兼譯者程異擔任,甘耀明則作為文本作家引領學員。文本以《邦查女孩》主角古阿霞和林場女工們泡澡場景作為課程研討的對象。
工作坊並不會提供「應該如何」的指導棋,而是刺激學員們思考。甘耀明表示,學員們將文字「當作樂高拆解到最細,沒有辦法組合到作品原來的世界」,這未必是拼圖放不回原位的遺憾。而程異更認為,來源語和目標語的落差,反而是刺激想像的縫隙,可以留待讀者自行用想像彌補,也可以是譯者發揮創意之處。
讀嘛讀嘛 邦查女孩 甘耀明 文化部 臺灣文學翻譯線上工作坊
新加坡作家及譯者程異(取自The Booker Prizes)
程異指出,有些學員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人物,有些學員把自己放在讀者的位置,但是他們都清楚意識到小說人物對話夾雜多語。某些詞彙雖然是順著對話情境而出的,但在閱讀過程中這些詞彙特別顯眼(畢竟這是華語寫作)。例如當時的人把泡澡稱為「風呂」,說臺語的人要說不好意思會說「歹勢」。
不過這樣一來,會不會增加了閱讀的困難,影響讀者接受度,進而縮減了臺灣文學推廣的可能性?吳介禎認為:「語言文化的差異,既是溝通的困難,也是認同過程與文化反省中必要的滋養。每個作品的翻譯都面臨不同的挑戰,處理的手法都不會一樣。」
以音譯保留來源語的字彙,干擾目標語的讀者,是小語種語言譯入強勢語言的一種翻譯策略。不過程異指出,譯者通常也會考慮讀者的反應,解釋故事中的台灣文化,適當調整翻譯策略,以符合大眾理解。他指出,台灣文學外譯的受眾也包括台灣讀者(確實有台灣讀者會找外譯的台灣文學來讀),所以重要的是調整的比例該如何拿捏。
甘耀明透過投影片,向學員們介紹《邦查女孩》故事的歷史背景、收集寫作材料的過程,甚至連松樹的植物特徵和澡堂的外觀都盡力向學員說明。不過學員們還想知道燒洗澡水的鍋爐長什麼樣子?衛生褲有什麼功能?這些出現在小說中的接地氣小細節,恐怕需要實際來到在台灣身歷其境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