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狐是三十歲的北部社畜,今天大媽同事們在跟狐抱怨他們家小孩
ಠ_ಠ
大媽同事A:「我兒子說要讀輔大或文化,想叫他住宿舍,不然不知道我到底要照顧他到什麼時候……
ಠ_ಠ
大媽同事B轉向狐,問:「你高中的時候是自己來嗎?」
狐:「什麼自己來
大媽同事B:「就是自己起床、自己買早餐;還是讓媽媽叫起床、準備早餐?」
狐:「當然是自己訂鬧鐘、自己坐車、自己買
salad6976
高中就自己起床好厲害
ಠ_ಠ
A.B繼續問狐>>「你在哪裡讀大學……好遠喔」
B:「他可以久久回家一次沒關係
nut1151
看來同事很想擺脫小孩
python3080
我媽也會抱怨,但真的放小孩出去獨立反而更焦慮(thinking)這是個惡性循環
salad6976
很可以理解同事的心情
還沒生就開始在想小孩18歲時要怎麼送他出門
ಠ_ಠ
salad6976: 狐的社交圈裡,雙薪家庭比較多,很多人從國小開始就是自己走路/騎腳踏車上學 通常會和鄰居結伴,遲到率也蠻高的
pamelo8051
我國中開始也自己起床
fries188
大媽A的兒子是連家事起居都不自己做嗎
不然我覺得獨不獨立跟搬出去沒關係
但搬出去可以100%強迫獨立XDDD
king8055
噗主好厲害!
我到大學住宿舍才真的自己來www
ಠ_ಠ
nut1151: 不到「擺脫」,B比較介意「成年還需要她照顧」的部份。如果能不讓她照顧(叫起床、準備早餐),要住家裡通勤也可以
ಠ_ಠ
python3080: 應該說:獨立和不獨立,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課題,孩子的生活不獨立,也是父母的心態長久不獨立造成的,需要兩個一起改變。但累積很久的東西,要一次變化太多,雙方的刺激都會很大
ಠ_ಠ
salad6976: 狐有另一個大媽同事C,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更極端:大學畢業前隨便寵,但一畢業就要滾出去租房工作
ಠ_ಠ
pamelo8051: 狐覺得很普通,我國中同學大部份都這樣 家離學校最近、過條馬路就到的同學,還會睡得最晚,鐘響前五分鐘到
pamelo8051
ಠ_ಠ: 住越遠的越早到
ಠ_ಠ
fries188: 公司在的這個地區好像很多做長年基層工作以家庭為重的女性 同樣的,不太做家事的年輕男孩子、和愛說閒話的婆婆輩也特別多
例如,狐公司有一個男工讀生,會跟阿嬤級主管哭說「媽媽要我出門前先做家事」,阿嬤級主管反而會回答「好可憐喔」
ಠ_ಠ
king8055: 大一上跟室友互相叫還算合理,因為人多少還會有些水土不服 但兩個月內就應該有所成長,不然會被放生
ಠ_ಠ
pamelo8051: 坐車要一個多小時的同學最早
ಠ_ಠ
狐覺得B會持續聊這話題至少兩個禮拜 狐要想想該說什麼
salad6976
大學畢業就把小孩趕出去 這個和小孩要事先告知耶
不然突然被趕 心裡會無法接受吧
salad6976
我也是那種希望小孩可以早點離家的人
不然太多大人擠在一個房子裡 很容易有摩擦 然後對彼此有意見
然後就更容易產生衝突 就惡性循環
ಠ_ಠ
salad6976: C的小孩現在還沒上大學,所以狐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溝通的 但是C覺得都已經超過20歲,她沒義務再關切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