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4 AM
21
14
【
20220715疫情記者會
】
莊人祥:本土病例25223例,上週五是30314例,下降16.8%,還是在持續下降當中。
新增203例本土中重症個案,輕症、無症狀99.55%。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46%,第2劑85.4%,追加劑70.82%。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4 AM
羅一鈞:114例死亡個案,4例兒童MIS-C重症。
7月大女嬰無慢性病,6/9確診過。6/24嘔吐到醫院住院,X光顯示肺炎,出現發燒、皮疹,懷疑MIS-C,7/1免疫球蛋白治療曾退燒,後意識改變,頭部電腦斷層有水腦,7/9轉醫學中心進行腦室引流手術,仍在加護病房觀察。
3歲女童無慢性病,5/31確診過。6/21有MIS-C症狀,6/23住院,經心臟超音波檢查,有冠狀動脈擴大、心包膜積水,合併心因性休克、呼吸窘迫,在加護病房5天,使用免疫球蛋白、高劑量類固醇治療,7/3出院。
↓接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5 AM
羅一鈞:8歲女童6/8確診過,7/1嘔吐、腹瀉、發燒,7/3懷疑MIS-C住院,7/12轉到一般專責病房治療。
10歲男童無慢性病,5/27確診過。7/7出現MIS-C症狀,7/11住院,使用類固醇治療,7/14轉到一般病房。
兒童重症98例,MIS-C佔38位,死亡22位。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6 AM
台視:重複感染個案5月快篩陽,當時感染BA.2嗎?家人有定序感染BA.5?社區早有BA.5流行?
羅一鈞:她是符合3個月內重複感染定義,5月第1次確診未PCR也沒有檢體可定序,不過當時流行主要應是BA.2.3.7,當時也沒有本土或境外有BA.5。
父母已解隔離,不過衛生局安排到醫院做PCR採檢,如果有陽性且Ct值夠低,還是會送去定序。初步看來高度懷疑是家庭群聚,因2位同住家人及個案在非常近的時間陸續確診。
↓接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7 AM
羅一鈞:指標個案是其中1位長輩7/1有發燒、頭痛症狀,他有在工作,有社區接觸史。有請衛生局對職場同事快篩監測,初步了解沒人確診過,目前還沒有檢驗結果。
最新國外研究顯示,感染過BA.1或BA.2,3個月內仍有8成保護力。如果BA.5在社區引發感染,特別注意是先前未確診的人,長者跟小朋友可能導致較嚴重狀況,鼓勵盡快把疫苗打滿。
註:7/1重複感染新定義以來,累積525位通報中,首位定序確認為BA.5。先前境外與本土定序比例7:3,比重調整成1:1,全國有8家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路。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7 AM
中視:柯文哲認為台灣疫情會在40天後出問題?
莊人祥:所謂BA.4、BA.5會不會造成另外一波疫情,也講過很多次,目前整個疫情是緩降,加上追加劑跟其他國家來比是較晚打,什麼時候有第2波BA.4、BA.5上揚,需要一定時間醞釀。通常其他國家指本土病例超過30%,目前本土未測到BA.5佔30%的跡象,未來值得注意。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7 AM
中視:有感染科醫師認為確診人數要低於總人口0.1%以下,代表疫情風險大幅下降,台灣要到8月底可達0.1%,2.3萬人以下?
莊人祥:有些國家看來是這樣,像韓國到0.1%以下,可以再往下走一段時間,大概1個月左右。但是紐西蘭在0.1%以下,開始又上升。我們當然希望走韓國這條路,還是請大家再繼續努力。
註:上週不分年齡層致死率仍維持0.17%,0~9歲致死率也維持0.004%。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8 AM
寰宇:歐盟藥品管理局認定Novavax疫苗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目前已經打多少人?
莊人祥:任何一種疫苗在仿單上都會標註類似的警語,民眾對疫苗中成分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建議不要打。或是打第1劑嚴重過敏反應,第2劑避免施打。從AZ、莫德納、BNT、高端、Novavax都有類似的仿單標示。Novavax目前已經打50611,沒有任何不良事件通報。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8 AM
彩蛋:新任部長與新任指揮官。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陳時中部長兼任指揮官,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等於一人要雙挑兩個重擔。
衛福部業務涉及醫療、衛生、防疫、社會照顧、社會保險、長照、少子化,都是衛福部重要政策之一。這段時間,5年5個月,陳時中部長在衛福部任內,相關工作推動得很好。一方面他又在這2年多兼任疫情指揮官,幾乎是夜以繼日,非常投入在這兩邊的工作上。
↓接
20220715行政院記者會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1:39 AM
羅秉成:院長規劃認為衛福部的工作由原來的政務次長薛瑞元,對衛福部業務非常嫻熟,可以馬上上手,無縫接軌。
防疫工作上,王必勝執行長在2年多來,也是無役不與,防疫團隊也是被倚重的核心人物,他接任薛瑞元次長的位置、兼任指揮官,相信可以讓整個防疫團隊維持隊形,也是無縫接軌。
兩位分別的部務跟指揮中心防疫事務,這樣的分工是理想的搭配。
赤いⓘⓝ台湾ですت
@enom5164312
Fri, Jul 15, 2022 12:27 PM
我已經決定,如果破萬例以下,我就要去吃法式餐廳。
YF睡不飽
@yufion
說
Fri, Jul 15, 2022 12:44 PM
剛看到的薛部長軼聞,法官有夠瞎的
kuwa
@kuwa0924
Fri, Jul 15, 2022 12:47 PM
YF睡不飽
: ??!!請問出處?法官想當好人也不是這樣吧
YF睡不飽
@yufion
說
Fri, Jul 15, 2022 12:48 PM
kuwa
: 林智群律師那邊喔,他說薛部長大學法律系跟他同屆🤣
kuwa
@kuwa0924
Fri, Jul 15, 2022 12:58 PM
YF睡不飽
: 謝謝
呸姬
@a60419a
說
Fri, Jul 15, 2022 1:03 PM
謝謝整理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15, 2022 1:26 PM
YF睡不飽
: 氣到多拿一個學位,太強了
kosan_yj
@kosan_yj
Fri, Jul 15, 2022 11:10 PM
很多法官/律師的確會用這種角度去判醫療事件,也不少優秀醫師因此受挫灰心而離開醫療現場或改到其它“較安全” 科別
載入新的回覆
莊人祥:本土病例25223例,上週五是30314例,下降16.8%,還是在持續下降當中。
新增203例本土中重症個案,輕症、無症狀99.55%。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46%,第2劑85.4%,追加劑70.82%。
7月大女嬰無慢性病,6/9確診過。6/24嘔吐到醫院住院,X光顯示肺炎,出現發燒、皮疹,懷疑MIS-C,7/1免疫球蛋白治療曾退燒,後意識改變,頭部電腦斷層有水腦,7/9轉醫學中心進行腦室引流手術,仍在加護病房觀察。
3歲女童無慢性病,5/31確診過。6/21有MIS-C症狀,6/23住院,經心臟超音波檢查,有冠狀動脈擴大、心包膜積水,合併心因性休克、呼吸窘迫,在加護病房5天,使用免疫球蛋白、高劑量類固醇治療,7/3出院。
↓接
10歲男童無慢性病,5/27確診過。7/7出現MIS-C症狀,7/11住院,使用類固醇治療,7/14轉到一般病房。
兒童重症98例,MIS-C佔38位,死亡22位。
羅一鈞:她是符合3個月內重複感染定義,5月第1次確診未PCR也沒有檢體可定序,不過當時流行主要應是BA.2.3.7,當時也沒有本土或境外有BA.5。
父母已解隔離,不過衛生局安排到醫院做PCR採檢,如果有陽性且Ct值夠低,還是會送去定序。初步看來高度懷疑是家庭群聚,因2位同住家人及個案在非常近的時間陸續確診。
↓接
最新國外研究顯示,感染過BA.1或BA.2,3個月內仍有8成保護力。如果BA.5在社區引發感染,特別注意是先前未確診的人,長者跟小朋友可能導致較嚴重狀況,鼓勵盡快把疫苗打滿。
註:7/1重複感染新定義以來,累積525位通報中,首位定序確認為BA.5。先前境外與本土定序比例7:3,比重調整成1:1,全國有8家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路。
莊人祥:所謂BA.4、BA.5會不會造成另外一波疫情,也講過很多次,目前整個疫情是緩降,加上追加劑跟其他國家來比是較晚打,什麼時候有第2波BA.4、BA.5上揚,需要一定時間醞釀。通常其他國家指本土病例超過30%,目前本土未測到BA.5佔30%的跡象,未來值得注意。
莊人祥:有些國家看來是這樣,像韓國到0.1%以下,可以再往下走一段時間,大概1個月左右。但是紐西蘭在0.1%以下,開始又上升。我們當然希望走韓國這條路,還是請大家再繼續努力。
註:上週不分年齡層致死率仍維持0.17%,0~9歲致死率也維持0.004%。
莊人祥:任何一種疫苗在仿單上都會標註類似的警語,民眾對疫苗中成分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建議不要打。或是打第1劑嚴重過敏反應,第2劑避免施打。從AZ、莫德納、BNT、高端、Novavax都有類似的仿單標示。Novavax目前已經打50611,沒有任何不良事件通報。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陳時中部長兼任指揮官,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等於一人要雙挑兩個重擔。
衛福部業務涉及醫療、衛生、防疫、社會照顧、社會保險、長照、少子化,都是衛福部重要政策之一。這段時間,5年5個月,陳時中部長在衛福部任內,相關工作推動得很好。一方面他又在這2年多兼任疫情指揮官,幾乎是夜以繼日,非常投入在這兩邊的工作上。
↓接
防疫工作上,王必勝執行長在2年多來,也是無役不與,防疫團隊也是被倚重的核心人物,他接任薛瑞元次長的位置、兼任指揮官,相信可以讓整個防疫團隊維持隊形,也是無縫接軌。
兩位分別的部務跟指揮中心防疫事務,這樣的分工是理想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