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fer
@lenfer
Thu, Jul 14, 2022 5:04 AM
Thu, Jul 14, 2022 5:25 AM
55
28
這幾件事真的可以一起看,本質都是一樣的:預設以華語為中心,其他語言出現,必然都要「推廣」給華語使用者,必須研究怎樣的推廣方式這些人會接受。
阮劇團台語字幕
Matzka 金曲表演全排灣語字幕
黃連煜客語專輯影片無字幕
講一下推廣這件事:我以前搞錯了,把台語或台語文當成什麼好東西一樣要推廣給人認識跟喜歡,其實真正該推廣的只有「拆解華語預設」跟「尋回自身母語」的觀念。如果有人仍自己選擇認同華語,那當然只能尊重。
但也希望華語使用者能尊重,有些語言存在就是存在,是給懂的人或有意願學的人看,真的沒有義務讓你好懂。
lenfer
@lenfer
Thu, Jul 14, 2022 5:09 AM
弱勢語言需要的是發展,紮實積累文本跟使用者,不是推廣。小圈子站穩了影響自然外溢,急著往外衝反而只會讓原本陣地無人守護。最多推廣學習工具給有意願的人使用吧,但這就是強化本身圈子實力,而不是「推廣給不會的人讓他們覺得有興趣」。再怎麼推到全台灣都會講一句「食飽未」,就算還會寫 Chia̍h-pá ·bē,依然對語言存續沒有任何幫助。
而「出現時可以被正常看待而不是被要求『讓華語人士能接受』」則是這種發展需要的友善環境。那就是一個你不懂的語言,有興趣就學,沒興趣就不要看,就這麼簡單。
梅子
@qiljasan
Thu, Jul 14, 2022 5:27 AM
不只語言,文化面也是一樣,有些漢人就是不懂:「不知道就不要亂碰」這個簡單的道理。
像是那個台味哈利波特一樣,完全沒在懂就用散漫好玩隨便的心態把別人的文化當調味料。
因為不夠台味所以加上原住民元素(但多半亂用或是瞎掰)……
指正他們還會一副:「我是幫你延續文化欸」、「沒有人要用的文化就自己去凋零吧」
我已經不用「推廣」二字了,因為某些漢人會誤會,以為我在求他用我的文化。
lenfer
@lenfer
Thu, Jul 14, 2022 9:45 AM
梅子
: 的確也適用文化,「以為我在求他用我的文化」這真的一針見血。
壓迫的體制還在,沒有消失,每個人資源不同位置也不同,並非都有義務加入一起反抗。但是「沒人要用的文化就自己去凋零吧」這種認同壓迫現況的話真的是很無賴呢。
lenfer
@lenfer
Thu, Jul 14, 2022 9:46 AM
不過我會覺得某部分台語運動的確有這個「求人」的傾向,包括我自己之前也是。我看到阿華師「此生不再說華語」的實踐時,沒有馬上體會那是在挑戰華語體制,還有喚醒被華化的這代人跟上代僅存的一點連結,才不是什麼「台語很美,為了不要讓它消失大家快來學吧」。
最近 Facebook 有人在說「台羅仔」糾正錯誤很偏激,但態度偏激還真不等於立場基進,我現在覺得「糾正根本沒有學習意願的人」就還是在「推廣語言」XD
兩年前的我差不多這樣,我那時候是在想怎樣讓學習變得有趣吸引人,所以也曾認為偏激言論妨礙推廣。但是現在看起來覺得根本沒有差多少,因為不管是求人學還是逼人學都離語言本身太遠了。
看多了台語家庭的心得分享後我才開始意識到堅實小圈子的重要。文化本來就是圈子。
梅子
@qiljasan
Thu, Jul 14, 2022 9:49 AM
lenfer
: 語言也是,弱勢語言或許需要透過民族認同或是各種教學&誘因來提升內部語言學習度,但不代表強勢語言的人有必要用那種高貴心態去粗魯對待弱勢語言使用者。
看不懂就不要看,如果希望看的懂可以要求有額外字幕(例如cc字幕)但不是應該給你字幕,因為目標觀眾一開始就不是認同優勢語言為母語者
lenfer
@lenfer
Thu, Jul 14, 2022 10:10 AM
梅子
: 對,可以請求(其實蠻容易被接受的),但真的不要一副理所當然「我是在指導你們怎麼推廣才會有效」的態度……
梅子
@qiljasan
Thu, Jul 14, 2022 10:12 AM
lenfer
: 是的,一般而言合理的要求在有足夠資源的情況下都會盡量滿足,但如果沒辦法就不要強求。
更何況是從優勢語言族群,真的不要計較資源,別忘記中華民國政府花多少錢在強迫大家學中文
載入新的回覆
阮劇團台語字幕
Matzka 金曲表演全排灣語字幕
黃連煜客語專輯影片無字幕
講一下推廣這件事:我以前搞錯了,把台語或台語文當成什麼好東西一樣要推廣給人認識跟喜歡,其實真正該推廣的只有「拆解華語預設」跟「尋回自身母語」的觀念。如果有人仍自己選擇認同華語,那當然只能尊重。
但也希望華語使用者能尊重,有些語言存在就是存在,是給懂的人或有意願學的人看,真的沒有義務讓你好懂。
而「出現時可以被正常看待而不是被要求『讓華語人士能接受』」則是這種發展需要的友善環境。那就是一個你不懂的語言,有興趣就學,沒興趣就不要看,就這麼簡單。
像是那個台味哈利波特一樣,完全沒在懂就用散漫好玩隨便的心態把別人的文化當調味料。
因為不夠台味所以加上原住民元素(但多半亂用或是瞎掰)……
指正他們還會一副:「我是幫你延續文化欸」、「沒有人要用的文化就自己去凋零吧」
我已經不用「推廣」二字了,因為某些漢人會誤會,以為我在求他用我的文化。
壓迫的體制還在,沒有消失,每個人資源不同位置也不同,並非都有義務加入一起反抗。但是「沒人要用的文化就自己去凋零吧」這種認同壓迫現況的話真的是很無賴呢。
最近 Facebook 有人在說「台羅仔」糾正錯誤很偏激,但態度偏激還真不等於立場基進,我現在覺得「糾正根本沒有學習意願的人」就還是在「推廣語言」XD
兩年前的我差不多這樣,我那時候是在想怎樣讓學習變得有趣吸引人,所以也曾認為偏激言論妨礙推廣。但是現在看起來覺得根本沒有差多少,因為不管是求人學還是逼人學都離語言本身太遠了。
看多了台語家庭的心得分享後我才開始意識到堅實小圈子的重要。文化本來就是圈子。
看不懂就不要看,如果希望看的懂可以要求有額外字幕(例如cc字幕)但不是應該給你字幕,因為目標觀眾一開始就不是認同優勢語言為母語者
更何況是從優勢語言族群,真的不要計較資源,別忘記中華民國政府花多少錢在強迫大家學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