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
本日隨手看
(對啦我又在亂逛兼消分頁XD)
W.M.
Facebook
《老菜鳥》的觀劇感想兼簡介。我不看日劇久矣,這種類型的介紹文看起來都像業配,不過這種我覺得挺ok的,就是好好的推薦一部劇這樣。
不過我本來是因為友人提起這篇的hashtag才去看的,看了之後……感覺實在是太微妙了,就我這麼一個基本上不關注演藝人員本身(包含其活動和私人生活)的人說,這個hashtag很危險啊。因為他沒有說出來但事實上核心的意義帶有「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做什麼都可以」的意思,流言、八卦和公眾(輿論)壓力之間的界線模模糊糊,而輿論的正/負面壓力也是一線之隔。
W.M.
總之,因為我這人對這種事往往只想得起真的很負面的例子(比如園子溫什麼的,圓子溫難道是沒有實力的人嗎?那他做什麼都可以只用實力討論嗎?我不這麼想啊,那做為觀眾我除了不看他的作品,盡自己一點點力量讓他減少公眾影響力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面對嗎?),所以……XD
但我想這個人寫這些tag時想的九成九和我不一樣啦XD
W.M.
這種「英雄史觀」的心靈雞湯,之所以對我這種「忠實書迷」而言最終竟會散發一股微微腥味,除了實在被灌得太膩以外,也因為我左思右想,發覺在這敘事背後的潛台詞,豈不等於在說:哈囉,之所以只有我們這些阿伯能在當年拍出台灣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新電影,不正是因為你們這些年輕人,或你們這些人的阿公阿嬤,甚至是跟我們同時代但不屬於我們的其他同輩女性導演們:抱歉,各位沒有像我們一樣熱血的「愛、勇氣、希望」。加油,好嗎?
W.M.
獨家》領先全球!清大、中研院首證實 幼兒記憶力決定階級地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周育如進一步透過事件誘發電位之腦波實驗進行探討,發現記憶力好的小朋友更能敏銳偵測到他人細微的社交訊號,在社交互動更能以合適策略與人互動。
看下來覺得……很合理?越是能夠進入社會化行為模式(越適應)的小孩,就越能夠站在比較優勢的那一區,這種感覺。
剛才其實試著回想(沒啦我也沒有真的很認真回想,我太了解我自己了)一下我的兒童時期,嗯,果然也是什麼都想不起來。
W.M.
聽說我小時候是很得人疼,走到哪裡都受歡迎,然後背後總是站著鄰居哥哥們的小孩(從小就當恃寵而驕的流氓嗎),但這種事我是真的完全不記得,諸般事件都是家人們後來聊起來的時候跟我說的。
但就算是這樣,我也還是覺得這篇提及的研究感覺很有那麼點可信度,我個人的缺乏記憶,在我長到這年紀已經發展成了我相信我自己突然失憶也可以憑見人說人話這個才能蒙混過去(喂)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