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6 AM
32
17
【
20220624疫情記者會
】
周志浩:昨天新確診病例比前一天來得少一些,確診45678位,死亡個案152位。
羅一鈞:新增372例中重症個案,其中243位中症,129位重症。輕症、無症狀99.59%。
大部分死亡個案都還是有慢性病,或未打滿3劑疫苗,83位超過80歲。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22%,第2劑82.89%,追加劑69.77%。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6 AM
羅一鈞:死亡1位12歲男童,有先天性肌肉系統疾病,無COVID-19病徵。6/21早上頭痛,到校上課,午後被發現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心跳過快,半小時後昏迷緊急送醫,已無生命徵象,急救無效過世。驗出COVID-19確診,死因診斷心肺衰竭、到院前呼吸心跳均停止、新冠肺炎確診。病程未看到急性感染COVID-19相關像發燒、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也無MIS-C胸痛胸悶、嘔吐腹瀉症狀。目前難研判確切死因,還是列COVID-19死亡,到院前死亡個案與家中死亡累積一起,目前有6例家中死亡兒童個案。
兒童累積重症68例,死亡20位。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7 AM
TVBS:長照機構住民6/23~6/29新增138名死亡,致死率2.2%,比其他國家算較高嗎?怎麼改善?
羅一鈞:今年Omicron其他國家長照機構致死率,英國5.5%、香港6.9%,他們發生點早,可能投藥及疫苗涵蓋率跟我們不一樣。不同國家比較有基礎點不同,提供大家參考。其他國家同樣是Omicron疫情,染疫致死率有5~7%偏高情形。
另外分析最近一週機構住民死亡300多個,平均年齡80多歲。一般國人80多歲染疫致死率2.47%,機構2.2%,事實上是相當。如果比全年齡層0.15%當然偏高,不過機構住民本來是高齡長者。大多數機構死亡個案58%在80歲以上,不太適用全年齡比例。
↓接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7 AM
羅一鈞:而且全年齡染疫集中20~50多歲最多,致死率會下降,因為年輕族群死亡可能性低很多,沒有慢性病高風險因子。重症、致死率還是以70多歲以上佔大多數。
陳時中:現在長照機構,住宿型、一般型的日照機構,希望能做例行性快篩,不斷週期性來篩,及早找出病人及早給藥,把可能重症、死亡風險繼續降低。做任何比較要考慮幾個特別風險,COVID-19高疫情下,世界各國統計,年齡是最主要風險因素,比較時做群體年齡校正是必要,否則意義變低。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8 AM
自由:公布北部專責病房縮減,包含兒童專責病床?會影響兒童中重症收治量能?
羅一鈞:目前全國各區專責病床空床率48.8%,北區、台北區空床率超過一半,趨勢已維持1週以上,所以宣布把台北區、北區急救責任醫院病床開設數再往下調,讓空床更有效運用非COVID-19民眾。
前天統計130個全國兒童專責病床數裡,53張空床,空床率40.8%。台北區空床率高達75%,北區54%。中南部目前都低於50%。針對台北區、北區,醫事司下週會特別跟開設兒童專責病房醫院再溝通,依照不同收治情形,決定是否調整。今天還未調整兒童收治量能。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8 AM
TVBS:高雄有小朋友隔32天打第2劑莫德納疫苗出現心肌炎,家長很難過,不是隔4週就沒問題?間隔還是太近?
莊人祥:mRNA疫苗給兒童或男性,都屬於心肌炎好發。我們第1劑接種超過100萬劑,5~11歲目前有2例心肌炎,這例今天才會通報。
像美國發現mRNA疫苗,第1劑男性每百萬劑有0.2個心肌炎,第2劑每百萬劑2.6個心肌炎。台灣目前百萬之1.8,2位都是男性。今天個案已經康復出院。當初ACIP也討論,目前看起來都屬於輕症,打疫苗要避免感染後造成重症、死亡的風險。目前還是社區流行階段,ACIP委員認為第2劑利大於弊。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8 AM
鏡電視: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要啟動採購天花疫苗?哪些族群優先施打?
陳時中:疫苗大概不會是普遍性,針對性特別的人、特別情況。
周志浩:這個疫苗世衛組織不建議大量接種,接種對象是臨床照顧這些病人的醫護人員,或者實驗室工作的人,跟這些病人短時間內密切接觸者,對象其實有限。我們現在也跟疫苗公司接洽中,目前還在商談供應問題。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8 AM
ETtoday:猴痘疫苗現在是不是第三代疫苗,我們有第一代疫苗,可能會拿出來用嗎?
周志浩:我們現在接洽是最新,就是第三代疫苗。有儲備一些第一代疫苗,是做戰備使用。現在建議盡可能使用新的疫苗,所以第一代疫苗不考慮拿出來用。
註:猴痘第三代疫苗是活的病毒,減毒疫苗,打入體內不會再繁殖,會誘發免疫反應,仍在研發中未核准。第一、二代活的病毒打進去後,有可能在體內還會再增加。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9 AM
彩蛋①:部長染疫經驗。
部長:我的情況屬於大概該有的症狀都有,但是中等到輕微,持續大概3天。比如發燒,不過幾乎沒有超過38度。骨頭痠痛也有,但不到爬不起來,是咳嗽時咳下去骨頭都很酸。
染疫的時候,我第一個想法大概是也終於要染疫了。到底什麼時候染疫好,希望在染疫的時候,或是台灣疫情起來的時候,在整體的致死率是低,我們國人的準備是好的,有藥物、疫苗,輕重分流都做得順暢,這樣的情況染疫對社會相對的傷害會比較小。不是我剛好在那時候故意要得,這個病毒確實是很麻煩。我自己的感覺,那個時間得,跟我們在台灣長期努力,希望對整個民生傷害最低的時候,能夠讓稍微多一些人感染,形成一個自然屏障。加上我們NPI、疫苗、醫療,希望能安然度過這一波疫情。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49 AM
彩蛋②:戒菸成功感言。
部長:其實我還是要強調,我這個戒菸是成功的!連我的機要秘書一直說我是不成功的,現在也承認我成功了~現在2個可以幫我證明成功,1個是我太太、1個是我的機要。我太太很早就感動我戒菸成功,另外機要現在也終於承認是成功的~所以隔離時候當然是沒有抽菸,也許隔離沒有抽菸,對我復原有所幫助也不一定。順便推廣一下,仍然在抽菸的人,COVID-19疫情,呼吸道攻擊是比較多的,如果能夠及時戒菸,相信對身體的幫助也會很好!
球 太滑
@sunandmoonofme
Fri, Jun 24, 2022 10:53 AM
感謝整理
呸姬
@a60419a
說
Fri, Jun 24, 2022 10:53 AM
謝謝整理,今天部長的聲音很有精神,開心
拾柒
@april17tw
Fri, Jun 24, 2022 10:58 AM
呸姬
: 講戒煙那段真的很可愛
維琪大佐
@VickieH
Fri, Jun 24, 2022 12:23 PM
恭喜部長戒菸成功!
mirrorGM
@mirrorGM
Fri, Jun 24, 2022 1:17 PM
很高興又看到部長出來參加記者會了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Fri, Jun 24, 2022 6:09 PM
謝謝整理
部長看起來狀況不錯
太好了
載入新的回覆
周志浩:昨天新確診病例比前一天來得少一些,確診45678位,死亡個案152位。
羅一鈞:新增372例中重症個案,其中243位中症,129位重症。輕症、無症狀99.59%。
大部分死亡個案都還是有慢性病,或未打滿3劑疫苗,83位超過80歲。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22%,第2劑82.89%,追加劑69.77%。
兒童累積重症68例,死亡20位。
羅一鈞:今年Omicron其他國家長照機構致死率,英國5.5%、香港6.9%,他們發生點早,可能投藥及疫苗涵蓋率跟我們不一樣。不同國家比較有基礎點不同,提供大家參考。其他國家同樣是Omicron疫情,染疫致死率有5~7%偏高情形。
另外分析最近一週機構住民死亡300多個,平均年齡80多歲。一般國人80多歲染疫致死率2.47%,機構2.2%,事實上是相當。如果比全年齡層0.15%當然偏高,不過機構住民本來是高齡長者。大多數機構死亡個案58%在80歲以上,不太適用全年齡比例。
↓接
陳時中:現在長照機構,住宿型、一般型的日照機構,希望能做例行性快篩,不斷週期性來篩,及早找出病人及早給藥,把可能重症、死亡風險繼續降低。做任何比較要考慮幾個特別風險,COVID-19高疫情下,世界各國統計,年齡是最主要風險因素,比較時做群體年齡校正是必要,否則意義變低。
羅一鈞:目前全國各區專責病床空床率48.8%,北區、台北區空床率超過一半,趨勢已維持1週以上,所以宣布把台北區、北區急救責任醫院病床開設數再往下調,讓空床更有效運用非COVID-19民眾。
前天統計130個全國兒童專責病床數裡,53張空床,空床率40.8%。台北區空床率高達75%,北區54%。中南部目前都低於50%。針對台北區、北區,醫事司下週會特別跟開設兒童專責病房醫院再溝通,依照不同收治情形,決定是否調整。今天還未調整兒童收治量能。
莊人祥:mRNA疫苗給兒童或男性,都屬於心肌炎好發。我們第1劑接種超過100萬劑,5~11歲目前有2例心肌炎,這例今天才會通報。
像美國發現mRNA疫苗,第1劑男性每百萬劑有0.2個心肌炎,第2劑每百萬劑2.6個心肌炎。台灣目前百萬之1.8,2位都是男性。今天個案已經康復出院。當初ACIP也討論,目前看起來都屬於輕症,打疫苗要避免感染後造成重症、死亡的風險。目前還是社區流行階段,ACIP委員認為第2劑利大於弊。
陳時中:疫苗大概不會是普遍性,針對性特別的人、特別情況。
周志浩:這個疫苗世衛組織不建議大量接種,接種對象是臨床照顧這些病人的醫護人員,或者實驗室工作的人,跟這些病人短時間內密切接觸者,對象其實有限。我們現在也跟疫苗公司接洽中,目前還在商談供應問題。
周志浩:我們現在接洽是最新,就是第三代疫苗。有儲備一些第一代疫苗,是做戰備使用。現在建議盡可能使用新的疫苗,所以第一代疫苗不考慮拿出來用。
註:猴痘第三代疫苗是活的病毒,減毒疫苗,打入體內不會再繁殖,會誘發免疫反應,仍在研發中未核准。第一、二代活的病毒打進去後,有可能在體內還會再增加。
部長:我的情況屬於大概該有的症狀都有,但是中等到輕微,持續大概3天。比如發燒,不過幾乎沒有超過38度。骨頭痠痛也有,但不到爬不起來,是咳嗽時咳下去骨頭都很酸。
染疫的時候,我第一個想法大概是也終於要染疫了。到底什麼時候染疫好,希望在染疫的時候,或是台灣疫情起來的時候,在整體的致死率是低,我們國人的準備是好的,有藥物、疫苗,輕重分流都做得順暢,這樣的情況染疫對社會相對的傷害會比較小。不是我剛好在那時候故意要得,這個病毒確實是很麻煩。我自己的感覺,那個時間得,跟我們在台灣長期努力,希望對整個民生傷害最低的時候,能夠讓稍微多一些人感染,形成一個自然屏障。加上我們NPI、疫苗、醫療,希望能安然度過這一波疫情。
部長:其實我還是要強調,我這個戒菸是成功的!連我的機要秘書一直說我是不成功的,現在也承認我成功了~現在2個可以幫我證明成功,1個是我太太、1個是我的機要。我太太很早就感動我戒菸成功,另外機要現在也終於承認是成功的~所以隔離時候當然是沒有抽菸,也許隔離沒有抽菸,對我復原有所幫助也不一定。順便推廣一下,仍然在抽菸的人,COVID-19疫情,呼吸道攻擊是比較多的,如果能夠及時戒菸,相信對身體的幫助也會很好!
部長看起來狀況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