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08 AM
Wed, Jun 22, 2022 10:31 AM
68
33
陳冠榮
自從自己經歷過一次類似的事件後,一般社會矚目的重大事件,不管天災還是人禍,我都避免多說些什麼;太多的眉眉角角和太多的經過,都隱藏在檯面下,只有當事者,或是處理事情的人心裡知道;而該怎麼處理比較好,或是希望事情走向怎樣比較好,要鬧大?或是低調處理?所有的抉擇權利都握在當事者手上;畢竟做了選擇後,後續的結果都是當事者自己面對,旁人沒有立場-因而也不需要多說些什麼。
然而,這次我掙扎了好幾天,直到看著曾經有機會變好的走向,最後還是淪為排演的戲劇。最終,才發現自己無聊的堅持,是變向的懲罰為了我們而曾經扛下許多重擔的人們。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09 AM
一直以來,許多人質疑,為什麼高雄氣爆的傷者代表、罹難者代表,理應十分痛恨事發當時的花媽市政府,但相反的,大家卻屢屢挺身,即便逆風遭受政治的攻擊和名嘴的輕侮,仍持續為之;答案很簡單,正因為我們這些當事人才是真正的受災者。我們親身出席過許多次的法庭,追尋過許多事實的來龍去脈,經歷過許多拍桌互罵的會議和辯論,最終下來,只有我們知道誰是真心扶持我們,保護我們的人。
所以,32位氣爆罹難者的家屬全數在市政府的協助下簽立和解。
我猜測,如果是別的市長做到同樣的事,大概是拍攝一長串youtube影片,搭配溫情的配樂,裡面滿滿他的畫面、他遙望的背影、他的側臉,下一個漂亮的slogan,開一個盛大的記者會,然後網軍/側翼全部出動在ptt/臉書歌功載德。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09 AM
但花媽的做法是打電話給我,把是否要開記者會的決定權交給我跟榮化;當時剛好八仙塵爆發生,我私心希望給他們多一點的希望,所以決定為了他們舉辦這場記者會;而高雄市政府,在記者會上的發言連同新聞稿,把所有的功勞和光環全部送給榮化公司,為的是藉此鼓勵另一家華運公司能在接下來的重傷者協商盡量達成和解。
而塵爆呢?當時的市長正在震怒。
兩年半後,65位重傷者,64位達成和解。一樣,開記者會與否的決定權交給了我,而我,為了有一個場合,正式的感謝黃昭順和吳益政,和一路上幫助我們的人們,所以一樣決定召開記者會。
塵爆這邊呢?不確定當時開園日遙遙無期的八仙宣佈倒閉了沒,但我們心知肚明,他們大概沒有和解這個選項了;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求償無門這四個字。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09 AM
然而,氣爆重傷者跟八仙的重傷者,許多人都一同在陽光基金會復健,往往彼此認識。我們一來擔心和解的金額外流的話,氣爆重傷者會遭受旁人的閒言閒語傷害:舉個最常聽到的例子”早知道那麼好賺,我也要受傷。”二來擔心,同為傷者,兩方的後續處理結果天差地遠,這些,八仙的傷者若拿來做比較,也會是一種間接傷害。
所以,陳菊市政府下令封口,不淮任何局處洩漏和解金額 ---- 即便花媽她心知肚明,如果把重傷者的和解金額公開,這樣的堪稱台灣災難史上數一數二的金額可以為她博得多少的美名,更遑論輕減多少對氣爆善款的抹黑,更可以拿來跟八仙的處理對比來做政治的比較。即便有這麼多的好處,她仍然下令封口。
然而,我之前從不認識花媽,跟她接觸的最開始,是我的一封咆哮信。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09 AM
氣爆後,殘垣敗壁,入夜以後因為停電的漆黑以及滂沱的豪雨,都在幢幢的人心雪上加霜。當時的我在自救會成立以後獲選成為會長,內心惶惶無所事從,幸好在黃昭順的協助下跟榮化董事長見了面,當面得到他出席罹難者的公祭的承諾;然而,之後的三天,跟市政府的對話卻一直沒有進展。多半是因為我深藍的家庭背景影響,我猜?但後來,我終究是忍不住,拜託泛藍的吳益政議員幫我送了一封信給花媽,信裡面滿滿的抱怨、指責、憤慨;對,沒有什麼理性可言,就是一封咆哮信。藍色家庭背景的受災戶我找一個泛藍的議員給一個綠色的市長送上滿滿罵人言詞的信?現在的我一定會認為當時的我是個腦殘的智障。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09 AM
然而,大概過一兩天而已,我就接到花媽親自打來的電話,電話裡她跟我說,覺得我的信寫的很好,很抱歉市政府給我這麼不好的感受,她已經把我的信影印,給所有局處首長發一份要他們好好細讀。
從那之後,所有的重要會議,尤其是跟榮化和華運的,我無役不與,相對地,會議中的訊息,我也都在會議的當下,或是會議的結束後,馬上公布在罹難者家屬或重傷者的群組裡。這些,盡顯市政府對我們的包容和尊重。
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所有記者會舉辦與否的決定權都尊重罹難者和重傷者的決議之外,就數下面這次: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10 AM
有一次跟華運開和解相關的會議,當時的副市長是許銘春。會中華運的律師很明顯沒把我這個代表放在眼底,明明是在談重傷者金額的相關事務,他卻直面許銘春報告,而我在發言時也屢屢被他打斷。不知道幾次後,許副市長突然在他發言到一半時跟他說:“你真的不用一直看我,今天這個會能不能結束,決定權不在我。今天陳醫師如果沒有說好,誰都不淮走出這個會議門。”之後的細項討論,也終於能順暢進行。
“跟受害者站在一起”不是一句好聽的slogan就能說服人,他體現在所有的執行細節,和給受害者的感受之中。花媽帶領下的市政府,就是給了罹難者家屬/重傷者家屬代表這樣的感受,所有的發言,所有的呈現,都會事先告知,也絕對尊重罹難者家屬和重傷者。市政府檯面上和檯面下的行政全力支持,甚至讓我扮白臉,他們做盡黑臉,也都是那幾年中的日常。
~龜苓膏~
@Turtle56
Wed, Jun 22, 2022 7:10 AM
反觀,這次的恩恩爸事件,身為市長,其實不需要也不應該這麼針鋒相對的。陳菊市長可以對深藍里長家庭出身的我做到這麼多的信任和全市府系統的全力支援;警察系統出身,素以漢子形象著稱的候市長不應該缺乏這樣的勇氣去面對受害者吧?是不是多一點的信任,少一點的政治猜測,甚或真誠的認錯,就可以讓受害者的心靈不再那麼的翻攪?
對,談到認錯,我前面忘了說:陳菊市長,在我們罹難者家屬和重傷者家屬面前說過數不清的對不起,鞠過數不清的躬。
候市長,如果真的是條漢子的話,是不是能有除了震怒、放話、威脅以外,更多的真誠為了受害者好的做為呢?
隔壁班的男生
@JimmyChou2022
Wed, Jun 22, 2022 7:33 AM
林祖媽
@Linzoma
Wed, Jun 22, 2022 8:23 AM
太感人。真正偉大的政治家。
藍色黑盒子.cdr
@ebian
說
Wed, Jun 22, 2022 9:12 AM
這才是我們台灣該有的政治人物呀
✱RamonSon
@RamonSon
Wed, Jun 22, 2022 9:31 AM
蓬萊蕃薯島
@Mircowin
Wed, Jun 22, 2022 10:03 AM
真的藍綠有別,執政要讓綠的執政,因為他們效率高又勇於承擔,藍的勉為其難只適合當小的反對黨,因為他們事事反對,又不願意承擔責任,他們的專業在於如何在公部門與法律中偷龍轉鳳烏龍轉桌而已。
鏡‧月影醬子說
@TsukikageSilent
Wed, Jun 22, 2022 1:06 PM
KMT在政治以外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
幫DPP培養政治人才 XD
suay ⚛ 殊樂畢比中
@suaygiho
Wed, Jun 22, 2022 6:16 PM
所以說講得出藍綠一樣爛這種鬼話的人
九成就只是純粹討厭綠而已
林祖媽
@Linzoma
Thu, Jun 23, 2022 2:35 AM
suay ⚛ 殊樂畢比中
: 怎麼比較民進黨都比藍白黃高級太多,那些人還不醒悟是怎麼了
吾皆娑婆 三千鴉殺浮屠之影
@surname_chikamui
Fri, Jun 24, 2022 9:40 AM
[討論] 陳東豪說了個關於侯友宜跟徐自強的小故事
@lemondemon - 必須轉 「...因為抓到徐自強了 就是抓到人的時候開記者會的 然後呢,徐自強...
侯友宜是「正義神探」?回顧徐自強冤獄案刑求爭議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載入新的回覆
自從自己經歷過一次類似的事件後,一般社會矚目的重大事件,不管天災還是人禍,我都避免多說些什麼;太多的眉眉角角和太多的經過,都隱藏在檯面下,只有當事者,或是處理事情的人心裡知道;而該怎麼處理比較好,或是希望事情走向怎樣比較好,要鬧大?或是低調處理?所有的抉擇權利都握在當事者手上;畢竟做了選擇後,後續的結果都是當事者自己面對,旁人沒有立場-因而也不需要多說些什麼。
然而,這次我掙扎了好幾天,直到看著曾經有機會變好的走向,最後還是淪為排演的戲劇。最終,才發現自己無聊的堅持,是變向的懲罰為了我們而曾經扛下許多重擔的人們。
所以,32位氣爆罹難者的家屬全數在市政府的協助下簽立和解。
我猜測,如果是別的市長做到同樣的事,大概是拍攝一長串youtube影片,搭配溫情的配樂,裡面滿滿他的畫面、他遙望的背影、他的側臉,下一個漂亮的slogan,開一個盛大的記者會,然後網軍/側翼全部出動在ptt/臉書歌功載德。
而塵爆呢?當時的市長正在震怒。
兩年半後,65位重傷者,64位達成和解。一樣,開記者會與否的決定權交給了我,而我,為了有一個場合,正式的感謝黃昭順和吳益政,和一路上幫助我們的人們,所以一樣決定召開記者會。
塵爆這邊呢?不確定當時開園日遙遙無期的八仙宣佈倒閉了沒,但我們心知肚明,他們大概沒有和解這個選項了;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求償無門這四個字。
所以,陳菊市政府下令封口,不淮任何局處洩漏和解金額 ---- 即便花媽她心知肚明,如果把重傷者的和解金額公開,這樣的堪稱台灣災難史上數一數二的金額可以為她博得多少的美名,更遑論輕減多少對氣爆善款的抹黑,更可以拿來跟八仙的處理對比來做政治的比較。即便有這麼多的好處,她仍然下令封口。
然而,我之前從不認識花媽,跟她接觸的最開始,是我的一封咆哮信。
從那之後,所有的重要會議,尤其是跟榮化和華運的,我無役不與,相對地,會議中的訊息,我也都在會議的當下,或是會議的結束後,馬上公布在罹難者家屬或重傷者的群組裡。這些,盡顯市政府對我們的包容和尊重。
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所有記者會舉辦與否的決定權都尊重罹難者和重傷者的決議之外,就數下面這次:
“跟受害者站在一起”不是一句好聽的slogan就能說服人,他體現在所有的執行細節,和給受害者的感受之中。花媽帶領下的市政府,就是給了罹難者家屬/重傷者家屬代表這樣的感受,所有的發言,所有的呈現,都會事先告知,也絕對尊重罹難者家屬和重傷者。市政府檯面上和檯面下的行政全力支持,甚至讓我扮白臉,他們做盡黑臉,也都是那幾年中的日常。
對,談到認錯,我前面忘了說:陳菊市長,在我們罹難者家屬和重傷者家屬面前說過數不清的對不起,鞠過數不清的躬。
候市長,如果真的是條漢子的話,是不是能有除了震怒、放話、威脅以外,更多的真誠為了受害者好的做為呢?
幫DPP培養政治人才 XD
九成就只是純粹討厭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