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某 CF一直在證明他的Low
柯文哲「屁股化膿無人換藥」說 醫師吐槽:伴侶非照服員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Facebook
錯亂到我覺得暈😵‍💫
1️⃣ 肛門膿瘍和廔管術後都以溫水坐浴(sitz bath)為主,換藥其次,甚至不用都可以。
北榮的流派建議術後溫水洗屁屁,無需換藥;中國醫的衛教建議自己用食指沾藥膏,總之都用不上別人。
2️⃣ 真正需要術後與出院後的居家照護,卻遇到家庭支持不足的情況,例如褥瘡換藥、中風需翻身等,才是大宗。
這些已經有全國推動多年的「出院準備計畫」配合,可以找尋養護機構、請居家看護或是至門急診進行換藥等。
像「濕敷療法」或「紗布填塞」等操作需要無菌,就算有家人也往往不敢自己在家操作,還是可以由診所或醫院外科門診資源來協助。
掰噗~
是嗎? (p-stare)
~龜苓膏~
3️⃣ 接下來他們會解釋「這只是舉例強調家庭價值,重點是家庭」
這正是我覺得心寒的地方。
成立家庭與家人的意義,應該是希望一同分享生命中重要的時刻,所需要承擔的家務與責任共同決定與分配,而不是透過婚約來綁架一個長照照護員。
柯這種說法,正是讓我很多朋友不敢結婚的原因…
在解釋長者病情的時候,常碰到唯一能來聽解釋的是媳婦,要做所有的勞務和照護,但每次來聽只能當一支錄音筆,不能決定任何醫療處置,都要回家請示「大兒子」。
~龜苓膏~
男生女生都有可能落到這樣被剝削的地位,但是他們無人能喊冤,因為加害者是家裡的長輩或先生。
就是怕你這樣「婚前白雪公主,婚後灰姑娘」,才不敢結的啊。
==
獨身與成立家庭,應該是個人的自由選擇。
希望挽救少子化,要為家長們提供許多實質支持,而不是透過污名化單身男女,或用社會壓力來達成。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上一代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婚姻和孩子的男女,在「怕人閒話」的壓力下,很高比例都成為父母,但不一定都快樂。
~龜苓膏~
從日本到台灣,已經有不少關於「孤獨死」的討論。
而各縣市其實也都有一定的社會資源,提供給經濟上有需要的長者做「老有所養」的照護,柯文哲也曾在2018年推出「台北與你好好到老」的口號,說著「臺北的長者不是被社會遺棄的人」。
而能負擔自己生活者,像羅霈穎的情況,則是被朋友形容為「經濟無虞,生活快樂充實」的長者。
單身,並不是罪過。
~龜苓膏~
成立家庭當然可以很快樂,不然最近我怎麼會結婚呢?關鍵在於:不壓迫任何參與者。
像柯市長雖然從未參與育兒的家務,只要陳佩琪醫師未曾覺得自己受壓迫的話,你情我願,當然也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而美、日、台的許多研究都可以看出,越來越多未婚女性,反而得到更大的幸福感和壽命。想降低少子化的影響,應該是為女性提供更大的誘因,更不可能是完全從男性角度出發,只想著自己被照顧的好處。
在柯的整句話裡,另一半的角色只是一個照服員。
==
柯市長可以在短短幾句話裡,
婚姻話題翻車,長照議題翻車,
連外科手術後的居家照護都能翻車!
太厲害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