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
https://images.plurk.com/1cnhHR0OlMz5KIuq5vEw0s.jpg 人生第一次有這麼多張電影預售票在手邊⋯?
底下廢話噗
Inlin🎾
我今天買了綠豆沙珍珠
Inlin🎾
https://images.plurk.com/3BxdqxdqTuH0YtqY0tt1AV.png
我想講這事情(居然想講這事情)
Inlin🎾
其實這話題是想順便 前天?看小V講斷捨離與物欲話題講到後來錢會比較去花在讓自己獲得甚麼體感 經驗 之類的那個話題
Inlin🎾
這件事情讓我感觸良多的就很想講
小孩我不知道
但對成年後待特攝這個坑 買玩具這事情一些自己的心路想想很想廢話個
Inlin🎾
其實我自己是很意外自己會因為特攝而真的開始買起玩具 怎麼說 
要我說的話其實我個人的體感我在特攝開始買SHF或者なりきり系的東西
和以前買娃買黏土人並不是同個感覺
Inlin🎾
而且其實我早些年碰特攝要說的話,不是買書籍紙本就是買裝飾類的小扭蛋 娃之類的 大概真的是因為EA而買了SHF那真的讓我第一次接觸到「玩」這個概念
Inlin🎾
越來越買越多,接觸作品也越多,就我自己的感覺來說
特攝讓我感受到 以讓人玩 為前提的東西
和女性宅活消費的周邊商品類 其實算不一樣的東西
Inlin🎾
どちらかというと
Inlin🎾
我覺得玩具這一塊
真的其實比較接近電玩遊戲的降嚕
Inlin🎾
就我自己來說也觀察推特上是覺得挺有趣,坦白說很明顯感覺到女性宅的話,買同樣的周邊,但是習慣女性宅生活的人大致上這類的周邊用法會偏向維持在女性宅消費圈的習慣(?)
Inlin🎾
延伸來說 喜歡去拍情境照還幹嘛的 還真的坦白說是男性宅居多
Inlin🎾
我要說的話,我自己買下來的習慣坦白說自己要說的話也始終是偏向女性宅這邊就是
不過 何だろ 其實在碰玩具本身的時候就會意識到但是這個設計給購買者的使用方式 應該正確來說並不是女性宅的自己一直以來看習慣的方式
Inlin🎾
模型可動性這事情其實在我長大有錢買之前都沒想過這之中有甚麼意義
在實際碰之前對可動性的想像也不過就是:可以擺出更多姿勢吧
Inlin🎾
玩具這個降嚕我覺得實際上有一環就是
你在使用的同時,會因此獲得「某種體感」
Inlin🎾
這和裝飾之類的說實話不太是一個感覺(thinking)
Inlin🎾
當年最初會買的理由,我自己是覺得坦白說我只是一種 喜歡就消費啊 有個東西擺也不錯吧 的支持心 的感也說不定
Inlin🎾
實際感覺到讓自己有種哇的感受
就是像我當年拿到GENM的瞬間 給他試著擺動作的時候

發現自己腦內知道這個角色應該要怎麼擺 才是他 怎麼擺 不是他
的那個瞬間
Inlin🎾
一直以來我用「感覺像角色就在那」來形容
不過更精準的來說吧 「自己瞬間就像是成了導演」的感覺也是有
不如說實際下 玩 這件事情 後者的意義更重
Inlin🎾
在其他時機點 會有的感覺又有點不同(?)
Inlin🎾
像是清潔他們身上的灰塵的時候
Inlin🎾
看著他們擺出尷尬的動作也會覺得なんかごめん(?)
Inlin🎾
的同時 莫名的就有一種要以他們擁有生命 他們的靈魂在那上面的意識對待他們
隨時隨地看著他們腦中就有他們動起來的畫面
Inlin🎾
很多皮套
看影片的時候完全不會想甚麼 就覺得 就皮套
Inlin🎾
拿在手上的時候 實際動作的時候 像是發現甚麼東西很刺 甚麼東西很礙事
哪個地方的造型原來是怎樣
Inlin🎾
這說起來是很深奧的東西
我覺得在自己手上看見角色 經由自己的手成為「角色」的瞬間
有一種無法言語形容的感觸
Inlin🎾
高級玩具坦白說真的是個接觸了就很難出去的世界 我前些年無職 想說戒買娃
但完全沒有戒買SHF
Inlin🎾
還有一些像是
Inlin🎾
以前買了劍的卡片
Inlin🎾
Card
我居然還拍了影片(怎找出來)
Inlin🎾
Inlin🎾
這個卡片我覺得很厲害的是,
其實他倚靠印刷技術
用紙重現、讓我們回想這個在劇中如何被使用

可以說邊看著腦內連音效都有
Inlin🎾
タッツン@特撮ロケ地巡り on Twitter
還有像這個,龍騎CSM
CSM真的是給大人的玩具
光是製作側有意識到「做出這個空白的三秒」
就可以感受到他們是有多認真思考這個玩具要帶給購買者什麼 購買者會需要什麼
Inlin🎾
我要說的大概是 我覺得
想想玩具這個概念
其實就是「可以帶來某種體感的物品」也說不定
Inlin🎾
彷彿給自己找藉口(幹)
Inlin🎾
不過真的是 我自己覺得玩具的世界奥深い是真的
他就是做一個物體出來 然而這物體當中寄宿了很多對購買者的行為、行動的預測
以及製作者希望、想要購買者享受的部分
Inlin🎾
也說一下 雖然我上面說我買黏土人不是這個感覺 不過一定有人把黏土人作為玩具認真玩就是
Inlin🎾
玩具這個概念其實我覺得是世界上最挑戰技術的
意圖的catch ball也說不定
Inlin🎾
具有明確用途的器具
和玩具也始終是不同的
Inlin🎾
「把龐大的概念濃縮在一個物體上」
這件事坦白說不是玩具大概一般很難去做

具有用途的東西 器具 是為了讓人類的「大多數」使用
而必然是想定最基本的 誰都可以使用的 去設計 計算
Inlin🎾
但玩具不是 玩具是從最初就選別了族群的
Inlin🎾
所以一個玩具上面
寄宿設計者與最終玩家 不能以言語溝通的 期望與希望 和默契
Inlin🎾
我覺得實體玩具 大概比電玩還要間接
Inlin🎾
因此也考驗更多
Inlin🎾
我覺得我真心
喜歡電玩 也喜歡玩具
這種不是在倚靠言語 卻形成一種橫跨時空的互動 的感受
Inlin🎾
最近熱衷ドンブラ買了之前沒買過的勇動
努力貼貼紙上去
Inlin🎾
那個過程中也真的很有感 像是自己在完成角色的感覺 又和現成已好的東西不同
Inlin🎾
同樣最終都會成形「角色」
但那整個過程體感是完全不同的
Inlin🎾
所以我覺得自己大概還會研究這個好陣子
Inlin🎾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