𝓒 ☃︎
「如果無聊抓到你偷偷溜出去,
它會試圖說服你帶著手機。
如果你帶了,就會把無聊也一起帶出門。」

——《觀察的藝術》
引述自藝術家Lynda Barry
𝓒 ☃︎
這本書列出了各式各樣練習/開發/鍛鍊注意力和觀察力的引導,對於熱愛散步+亂看+列清單的我來說真是如獲至寶,看完很想自己買一本XD

作者個人網站:Rob Walker » The Art of Noticing
𝓒 ☃︎
書中的練習與建議活動按難度分為四級:

   👁 超簡單:人人都能做,現在就能試試看。
  👁👁 保證可以:可能得稍微計畫或事先想一想,
     但沒問題的。
 👁👁👁 有趣的挑戰:得花點力氣,但不會後悔
👁👁👁👁 進階練習:觀察將成為一場冒險
𝓒 ☃︎
每日發現新事物 👁

留意:監視器/廢棄的公共電話/街區警告標誌/機場出現的天然事物(盆栽、猛禽)/鎖匠的廣告貼紙/野草/每月優良員工的布告欄/亂扔的垃圾車/隨意放置的三角錐/被丟棄的自行車鎖/手繪招牌/基地台
𝓒 ☃︎
紀錄(看似)一模一樣的東西 👁👁

Why I Like to Instagram the Sky
@jacobharris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𝓒 ☃︎
重新框架熟悉的事物 👁👁👁

「《用心學習:釋放創意靈魂的方法》(Learning by Heart: Teachings to Free the Creative Spirit)一書中鼓勵大家拿幻燈片的片夾當取景器。」

這難道不是跟IG風透卡拍照有87%像嗎XDDD
𝓒 ☃︎
在博物館要看什麼

玩一玩「買、燒、偷」遊戲 👁

「玩法是請參加者仔細觀看某間美術館所有的展覽品,接著決定自己會願意購買哪幅作品,哪幅作品討厭到想燒掉,哪幅作品則是喜歡到好想偷走」

博物館/美術館版的上嫁殺(rofl)
𝓒 ☃︎
除了藝術品本身,什麼都研究

「參觀博物館時那種正式嚴肅的拘謹氣氛,是否造成某些參觀者習慣性地把博物館當成自己不該去的地方,甚至是看展時的心不在焉。每個人忙著記錄自己親眼見證偉大的作品,但是根本懶得看藝術品本身。

如果說把博物館當背景,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滑稽劇,那麼更有意義的策略或許是留意作品以外的東西。接下來幾頁提供了檢視清單:」

尋找缺點 👁👁
藝術家妮娜在MoMA提供語音導覽,主題是博物館的灰塵
Nina Katchadourian: Dust Gathering | MoMA

研究其他參觀者的行為 👁
攝影師史帝芬最著名的攝影系列是與藝術品撞衫的人,其他還有偷摸展品的人、在美術館睡覺的人等等XD
Stefan Draschan – info@stefandraschan.com / Stefan D...
𝓒 ☃︎
(續上)

偷聽參觀者之間的交談,或是工作人員跟他們說什麼 👁
藝術家約翰創作出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聲音地圖
John Kannenberg - A Sound Map of the Art Institute o...

做不相關的事 👁👁👁
「目前已有好幾間博物館實驗過開放自家空間,在一大早或離峰時段舉辦瑜珈課」好想在博物館做瑜珈喔!!

讓一樣東西變成藝術 👁👁
「想一想你平日經常經過的地方,第一次造訪的區域也可以。想像你是策展人,你決定把你留意到的某樣東西,向公眾宣布那是藝術品。」
𝓒 ☃︎
試著像他們一樣觀看 👁👁

歷史學家/毀損公物者/未來學家/糟糕賓客/即興表演者/孩童……

在耶魯大學教授美國研究的歷史學家雅各布森,發現民眾對於大螢幕上循環播放一名年輕女子用充滿性暗示的姿勢在彈跳床上蹦蹦跳跳的畫面,覺得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因而帶著學生探索起「科技的演變;個人政治與文化習俗的變遷;女性主義與反女性主義;以及公共空間的商業化等等。」

「就連以最粗俗的方式抓住我們注意力的事物,也擺明了藏有一段祕密史。記得要用你自己的方式來看世界
𝓒 ☃︎
評鑑日常事物 👁👁

「想像一個紀錄日常事物的心得網站——日常物品、日常的聲音、不尋常的感受、隨機碰上的人事物。回顧一星期中摸過最有趣的東西,或是留意接下來24小時中最值得記住的氣味。」

音樂人馬爾克把每天累積的聲音評鑑放在個人網站上
Disquiet – Listening to culture. Playing with audio....
𝓒 ☃︎
尋找感受 👁👁👁

「海明威談到成為好作家的要素時,抱怨多數人沒好好觀察。他為了強調這點,提出一項挑戰:

『你走入一個房間,出來後,應該對你在房間裡看到的東西一清二楚。而且如果房間給了你任何感受,你要知道為什麼有那種感覺。』

我們看不見感受,然而感受十分真實,影響我們在世上的體驗。想像一張同時列出地點與感受的地圖。在一趟固定行程或新鮮的探索中,你可以每一隔一段時間就監測自己的身心狀態,思考當下的感受。哪些地方讓你不舒服,甚至躁動不安?哪些地方令你感到自在,腳步輕快?你在那樣的狀態時,受到哪些實體環境或社會元素影響?

特別留意海明威不尋常地挑戰的最後一部份,察覺自己內心的感受——不論是焦慮或喜悅都無妨。找出那些感受的明確源頭,接著跟某個人討論。」
𝓒 ☃︎
拍下聲音照片 👁👁
音樂家庫薩克稱自己的作品為聲音報導,1998年以倫敦為起點,邀請各城市居民投稿自己城市的音檔 Favourite Sounds
後期也有蒐集全球遭到環境破壞地區的聲音的計畫 Home
「庫薩克進一步說明,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繪製聲音地圖,而是試圖鼓勵大家談論日常中是如何聽見聲音、回應聲音、或是對那些聲音有哪些想法與感受、那些聲音有多重要(或不重要)。相較於詢問城市的視覺效果,聲音將得知很不一樣的事物。
我們不需要參與正式計畫也能一起玩,找一天刻意利用錄音程式拍下你的聲音照片,想一想你為什麼選擇錄下那個聲音。聆聽舊的錄音,看看是否能想起是在哪裡錄的。給朋友聽一些片段,看他們認不認得出那是什麼聲音。」
𝓒 ☃︎
繪製聲音地圖 👁👁

「舊金山藝術大學媒體地景聲音課程教師魏登鮑要學生辨認方圓兩個街區內的三種聲音,在數位地圖上標示每種聲音的源頭。學生的任務是描述那個聲音,留心聲音的意義或功能。除了聲音如何發揮作用,也要注意聲音何時從何方傳來,為什麼會有那個聲音。

即便只是純粹假想這種地圖,也能帶出一串有用的問題。地圖是否該納入瞬間即逝的聲音,如鳥鳴、飛機聲、雷聲?還是只應紀錄來自地理位置不會移動的聲音,如教堂鐘聲、被關住的公雞、活動吊橋開闔的警示聲?

魏登鮑鼓勵學生依據特定主題來設計,納入數個聲音景點。

『世界是一間博物館,而你是解說員。』」
𝓒 ☃︎
繪製感官地圖 👁👁

「想像一種地圖,不只記錄與組織景點與地點,甚至把你的思考拓展到超越聲音、觸覺、味覺。

蒐集味覺的挑戰確實比較大——我無法呼籲大家去舔舔看建築物,不過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從果樹到自動販賣機,找一找身邊(安全)可食物品的源頭,標示出納些定義街區/街坊/城鎮的味道」
Kicked A Building Lately?

來場氣味散步 👁👁
About - Sensory Maps
與國際香味香料公司(IFF)定期合作的藝術家麥克林提出幾點氣味之旅的原則:
- 留意特定地區的背景氣味,比如花香或煮飯的氣味。
- 氣味捕捉:慢慢走,至少留意四種明顯的氣味。
- 氣味打獵:例如揉樹葉,或是大力聞其他物品。
- 選出一種能總結這個區域的氣味。
𝓒 ☃︎
留心你留意(與沒留意)的東西 👁👁

藝術家卡查多莉安最出名的計畫「座位任務」運用搭機時的大家熟悉的物品進行創作
This Artist Creates Inventive, Art History–Inspired ...

「如同作家傑佛瑞卡斯納所言:觀察這個世界不只是適合藝術家的任務,也適合認為這個世界值得保存的人。

抓住與沒抓住你的注意力的事情,兩者間的對照很值得玩味。有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點信心,相信自己留意到的事物真的具有價值。而每個人都無視的事物,恰恰值得我們再三思考。為什麼你一直注意到這件事?為什麼其他人似乎全都無感?」
𝓒 ☃︎
練習數位寂靜 👁👁

「挑一個星期練習數位沉默,觀察一下。你可以查看你追蹤的動態,但潛水就好。這如何影響你『想連結』的急切心情。這樣的變動是否也改變『你需要溝通哪些事』與『為什麼需要溝通那些事』的標準。要是社群媒體有這樣的限制,比方說,假設每個月只能發三則動態,或是每週只能傳訊息給兩個人,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會不會更能限制自己只說真正重要的事?」
𝓒 ☃︎
隨機移動 👁👁👁

自稱藝術家與電腦科學家的霍金斯花了兩年實驗如何讓運用時間的方式與地點變得隨機。首先,他設計一款app,搭乘Uber前往app在預設的半徑範圍內選擇的地點;接著,他搜尋FB上在附近舉辦的活動,隨機選擇參加。

「當你決定要上哪間新館子,或是要彎進哪個方向時,在決策過程中加入隨機的因素,感覺會更像一場冒險。承認吧,有時你擔心個沒完,做了完整的研究、掌握資訊後再做出的決定,其實根本不值得花那些心力。」
𝓒 ☃︎
用困難的方法抵達 👁👁👁

「讓自己暴露於迷路的可能性之中——至少偶爾為之。下一次去不熟悉的地方,不要使用app,事先看地圖,研究要怎麼走。重點是讓自己當下沒有數位工具幫忙。用困難的方式抵達:投入這個世界,不要匆匆而過。

改變路線 👁👁

「如果每天都以相同方式通勤,你什麼都不會注意到。事實上,才抵達幾分鐘,你就對方才經過的路途毫無印象。進入喪屍通勤狀態,其實是偷走自己的時間。新路線會帶來更主動的奇妙旅程。這其實也能拿來比喻創作過程。」
𝓒 ☃︎
記下十個與真實世界有關、不帶隱喻的觀察 👁👁👁

「克服需要詮釋的衝動,簡簡單單透過自身的感官參與這個世界的本質——只要留意身邊有什麼就好,不要比較,不必有參照點,不需要隱喻帶來的捷徑。

不曉得為什麼,光是留意和描述還不構,我們感到,如果要讓我們的觀察值得記下,一定得提升到某種更有意義的形式。抗拒隱喻非常困難,因為你實際上必須忍受事物本身。」

這點讓我想到之前在Venom同人文的感觸
@Clytie_12 - #fanfic 太美的三篇故事,是可以獨立觀看的系列作品,省吃儉用地看完了
𝓒 ☃︎
替這個世界加註 👁👁👁

「瓦茲沃爾斯屋是哈佛大學校園內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從前是數任哈佛校長的官邸,校長的大名被後人刻在屋外的石碑上。2015年,有人在那塊紀念碑上貼了一張粉紅色的紙:『這棟房子也是蓄奴制度的發生地,在這棟建築物中被奴役的人士包括Titus、Venus、Juba、Bilhah。』這四位是其中兩任校長的奴隸。這張紙是『哈佛與奴隸制度』計畫的活動,致力探討在哈佛校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被無視的奴隸制度。不到一年後,哈佛替建築物加上一塊永久石碑,紀念四名奴隸,讓那道註解成為官方史話的一部份。」

台灣轉型正義感覺可以參考一下。
𝓒 ☃︎
通過意識形態的圖靈測試 👁👁👁👁

「寫日記、部落格、或是設一個匿名的推特分身帳號,藉由那個媒介,偶爾寫一篇文章支持你不贊同的觀點,越有說服力越好。如果你需要保持內心的平衡,可以採取包含雙方觀點的對話形式。如果不想公開,不需要放到網路上,寫好就刪掉。

你有沒有辦法陳述自己不同意的觀點,讓真正支持那個觀點的人贊同你說的話?把你寫下的東西拿給觀點對立的人士看看,詢問對方的想法。」

沒有想過圖靈測試可以這樣運用耶XD
𝓒 ☃︎
比較回憶 👁👁

「回想一下至少十年前的一趟旅程,最好有旅伴。花一個小時,盡量回想起每一件事。不要翻閱照片或日記,只靠回想,尤其是試著想起吉光片羽——不要只回想雄偉的大教堂,而是想起你在飯店大廳驚鴻一瞥的年輕男子。專心回想起記憶中殘存什麼,不論表面看起來有多不重要都沒關係。寫下你能想起的每一件事。

和旅伴討論你們分別想起的事,哪些對得起來,哪些對不起來——以及旅伴想起了哪些事。思考當下的體驗與日後還記得的事的差別。想一想這將如何影響你現在選擇記憶的事物。」
𝓒 ☃︎
在中間點和朋友碰面 👁👁👁

概念還蠻顧名思義的就不多做說明,我超喜歡這個點子,很想嘗試看看;而且這不就是上禮拜廣播康二提到的,跟哥哥兩人分別從東京和大阪出發,在中間點旅遊嗎!

作者另外還舉了兩個蠻有趣的例子,一個是很有名的阿布拉莫維奇與當時伴侶的分手儀式,從長城兩端出發,在中間點訣別
Marina Abramović. The Great Wall Walk. 1988/2008 | M...
二是藝術家亞利斯和朋友各自帶著半隻低音號在威尼斯遊歷,等碰面時便將低音號組裝起來吹奏。「你信任誰,信任到願意讓他拿著另一半的低音號?」
Duett
𝓒 ☃︎
必也正名乎 👁👁

「一旦得知某樣東西的名字,突然間你會更容易看件那樣東西。一開始,先留意專業人士拋出的陌生詞彙,不要因為不認識那些字,聽過就算了;去弄明白,盡量了解。你也可以把順序顛倒過來,例如,先上網或找書了解某一類知識,再想辦法在真實世界中找出實物——一週挑一個來找。最後,記得留意八成有名字、但你不曉得怎麼稱呼的事物,挑戰自己找出答案。」

けんたろ on Twitter
𝓒 ☃︎
列出你沒買的東西 👁👁

「想像有一間博物館,裡頭擺放著所有你曾經想買、但沒真的出手的東西。那會顯現你的哪一面?所有你曾經渴望,即便是一瞬間,但不曾擁有的事物,你能從中得知什麼?奧地利心理學家佛蘭克寫道:『在那個空間,存在著我們選擇自身反應的能力。』」

這條大概是我看完整本書最想立刻做的清單;實不相瞞我有一陣子默默在心底計算如果不買這個那個、存下的錢就可以投入偶像項鍊的基金(rofl)
𝓒 ☃︎
列出詳細到瘋狂的清單 👁👁👁👁

「我長期對所謂量化生活運動(quantified-self movement)深感著迷,但也抱持一絲懷疑的態度。量化生活的概念,一般是指用科技追蹤並量化自己生活,分析得出的數據,理論上是為了改善自己。所以試試看吧,挑選某個類別,例如衣服、廚房用品、臥房裡的每樣東西,任何事都可以,仔細清點一下。記錄你的心得。一句你的心得,判斷自己是否該改變某些行為。追蹤你是否真的有所改變,還是置之不理。」

清點一下:
你碰觸的東西/聲音/你沒買的東西/你擔心的事/值得紀念的時刻/你擁有的一切事物
𝓒 ☃︎
製作個人地圖 👁👁👁

想一想你知道或想要知道的各種區域,利用紙筆、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或是你喜歡的媒介,繪製你專屬的個人地圖。

- 標出家中狗兒最感興趣的點
- 標出你通勤路線中最無聊的地點
- 標出住家附近的聲音
- 標出辦公室裡的材質
- 標出你最喜歡的鎮上美味
- 標出附近雜貨店的貨架上有哪些貨品缺貨

依此類推
𝓒 ☃︎
再來一遍 👁👁

「我們都對重複的文化消費抱持矛盾的心理。有好多東西要看,還有好多事可以做、可以享受——不只是新的東西。還有我們尚未找到時間欣賞的經典。重溫喜歡的東西感覺有點奢侈。別那樣想。現在就挑一個曾讓你印象深刻的文化物件,把重探那樣東西當成優先要務。想一想自己發生哪些變化、哪些地方沒變。想一想從現在起的一年後,是否應該重探同一個物件。試著讓自己回答『應該』,接著想辦法重溫。」

這點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之一;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斷找到能夠描述那些原本自己無法解釋的行為的論點。
https://images.plurk.com/2KosLycZt6AXUJeOMCk2GB.png
𝓒 ☃︎
大概先這樣
其實還有很多也很觸動我但太過瑣碎的項目沒能一一列出來,總之真的蠻推薦(包括但不限)有在進行創作的人讀看看,大家應該各自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