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6:32 AM
Wed, May 25, 2022 6:34 AM
64
2
《故事的解剖》
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
一邊看一邊紀錄一些內容。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6:33 AM
故事的設計考驗寫作者的成熟程度、洞察能力,以及對社會、自然與人類內心的了解。故事要求有生動的想像力,以及具有力道的分析式思考,自我表達向來不是重點,因為不管故事是誠懇或虛偽、聰明或愚蠢,無論有意或無意。全都如實反映了作者本人,暴露他的人性特質域缺乏人性。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6:58 AM
所謂「結構」,就是從角色的人生故事當中選取某些事件,編寫成有意義的場景段落,引發觀眾特定情緒,同時呈現某種特定的人生觀點。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6:59 AM
Wed, May 25, 2022 7:00 AM
「故事事件」為角色的人生處境帶來有意義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是透過「價值取向」來加以呈現和體驗的。
「故事價值取向」是人類經驗共有的特質,它可能在一瞬之間就由正轉為負,或由負轉為正。
「故事事件」為角色的人生處境帶來有意義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是透過「價值取向」來加以呈現和體驗的,並且「透過衝突加以實現」。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7:03 AM
以一部典型劇情片來說,編劇大約會選擇安排四十至六十個「故事事件(Story Event )」,或一般所說的場景。小說家需要的數量大約是六十個以上,劇作家則很少多於四十個。
場景是在大致連續的時空中因衝突而引發的行動。這個行動改變了角色人生裡的價值狀態,或至少為其中某種價值帶來明顯的重大轉變。
如果每個場景就是一個「故事事件」,這是最理想的。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7:04 AM
如果角色的人生價值狀態從場景開頭到結尾都沒有改變,這場戲可說沒有什麼重要的事發生。這場戲裡有活動,談談這個,做做那個,但價值取向沒有改變。這樣不算是事件。
那麼這個場景為什麼會出現在故事裡?答案幾乎都是為了「背景說明」——為了向從旁觀看的觀眾傳達角色、角色置身的世界或其歷史等相關資訊。
背景說明如果是某一場戲存在的唯一理由,有專業素養的編劇就會捨棄不用,將其中的資訊交織置入其他場景。
所有場景都應帶來轉變,這是我們的理想。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7:56 AM
故事的設定有四個面向:時代、持續期間、地點、衝突的層面。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7:57 AM
「時代」是故事在時間裡的位置。
「持續期間」 是故事經歷的時間長度。
「地點」是故事在空間裡的位置。
「衝突的層面」,是故事在人類各種抗爭體系中的定位。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8:02 AM
故事設定精準定義了故事,並限制了它的可能性。
故事必須遵循自己內在可能的規則。因此,作者對事件的選擇,僅局限於他創造出來的世界內部的可能性與或然率。
你藉由故事設定與處理手法的選擇,創造出這些可能性與限制。創造這些限制後,你就有了必須遵守的約定。因為觀眾一旦理解故事世界的法則,而你卻打破了法則,他們 就會感覺妥到冒犯,因而認定你的作品不合邏輯,也不具說服力。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8:31 AM
戰勝陳腔濫調的關鍵是研究,亦即投人時間與精力以獲得知識。我建議以下列幾種方法來進行:從記憶研究,從想像研究,從事實研究。一般來說,這三種研究故事都需要。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8:33 AM
Wed, May 25, 2022 8:34 AM
經歷過寫作瓶頸嗎?很恐怖吧?接連好幾天,什麼都沒寫出來。這時連清理垃圾看起來都變得有趣了。你一而再、再而三重新整理書桌,最後簡直快要抓狂。我知道有個方法有幫助,但不是去看精神科醫師,而是去圖書館。
寫不出來,是因為無話可說。你不是江郎才盡。如果你有話要說,就會無法停筆。你毀不掉自己的才華,但可以用無知讓它因匱乏而呈現昏迷狀態,
因為不管多有才華,無知的人無法寫作。才華必須以事實與創意來加以刺激。進行研究。滋養你的才華吧。研究不僅能戰勝陳腔濫調,也是戰勝恐懼及其近親——沮喪——的關鍵。
[芙]
@quiteeva
Wed, May 25, 2022 8:41 AM
没有人應該看到你的失敗作品,除非你因為虛榮心和愚味將它公諸於世。
天分不僅是創造動人戲劇節拍與場景的能力 ,還包含品味、判斷,以及淘汰並摧毀俗爛、欺瞞、虛德與謊言的意志力。
[芙]
@quiteeva
Thu, May 26, 2022 2:22 AM
一個人在壓力不作出的選擇,相對也展露了「角色本色」。壓力愈大,顯露出的真相愈深刻,這個選擇也愈貼近角色的重要本質。
[芙]
@quiteeva
Thu, May 26, 2022 3:04 AM
平淡、令人安心的作者很無趣,我們要的是有勇氣、有觀點、没有束縛的靈魂,也就是其洞見令人吃驚與興奮的藝術家。
載入新的回覆
「故事價值取向」是人類經驗共有的特質,它可能在一瞬之間就由正轉為負,或由負轉為正。
「故事事件」為角色的人生處境帶來有意義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是透過「價值取向」來加以呈現和體驗的,並且「透過衝突加以實現」。
場景是在大致連續的時空中因衝突而引發的行動。這個行動改變了角色人生裡的價值狀態,或至少為其中某種價值帶來明顯的重大轉變。
如果每個場景就是一個「故事事件」,這是最理想的。
那麼這個場景為什麼會出現在故事裡?答案幾乎都是為了「背景說明」——為了向從旁觀看的觀眾傳達角色、角色置身的世界或其歷史等相關資訊。
背景說明如果是某一場戲存在的唯一理由,有專業素養的編劇就會捨棄不用,將其中的資訊交織置入其他場景。
所有場景都應帶來轉變,這是我們的理想。
「持續期間」 是故事經歷的時間長度。
「地點」是故事在空間裡的位置。
「衝突的層面」,是故事在人類各種抗爭體系中的定位。
故事必須遵循自己內在可能的規則。因此,作者對事件的選擇,僅局限於他創造出來的世界內部的可能性與或然率。
你藉由故事設定與處理手法的選擇,創造出這些可能性與限制。創造這些限制後,你就有了必須遵守的約定。因為觀眾一旦理解故事世界的法則,而你卻打破了法則,他們 就會感覺妥到冒犯,因而認定你的作品不合邏輯,也不具說服力。
寫不出來,是因為無話可說。你不是江郎才盡。如果你有話要說,就會無法停筆。你毀不掉自己的才華,但可以用無知讓它因匱乏而呈現昏迷狀態,
因為不管多有才華,無知的人無法寫作。才華必須以事實與創意來加以刺激。進行研究。滋養你的才華吧。研究不僅能戰勝陳腔濫調,也是戰勝恐懼及其近親——沮喪——的關鍵。
天分不僅是創造動人戲劇節拍與場景的能力 ,還包含品味、判斷,以及淘汰並摧毀俗爛、欺瞞、虛德與謊言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