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筆 θωθ
@yugi7345 - ㄏ
https://images.plurk.com/M6GROWL0y4M0Atf1Ja8Ba.png
你以為鎖螺絲很簡單嗎?
掰噗~
掌聲鼓勵鼓勵 (applause)
土筆 θωθ
不過說真的那個鎖螺絲
算是有技巧的事情吧

像我
AB
CD
四個螺絲

我會先鎖其中一個A
然後鎖到80%(總之就是不要鎖到覺得緊
然後再去鎖對角線的D 也是80% 之後再去鎖另外一組對角線的螺絲 四個都80%之後 再把四個都鎖緊 緊度如果是機密儀器 可以用特殊有可以設定力道的螺絲起子去鎖 這樣才不會因為太緊造成儀器損傷

當然老師傅就會說不用啦 這個我普通的螺絲起子轉一下就知道可不可以

我本來以為大家都這樣鎖 結果發現我妹跟我弟 還有我妹婿不是
土筆 θωθ
當然現在有那個電動鎖螺絲的
就設兩個扭力

第一次鎖鬆
四個都鎖好
再來一次緊的
應該就可以了(吧

我覺得啦
沒用過電動的(掩面
土筆 θωθ
不過我同事說得好
他覺得每個公司都應該
要有標準化流程
雖然在學校學過了
但是每個學校教的不太一樣
所以既然這個工作公司是專業的
應該公司要有一個受訓課程來教新人
雖然你在學校學會了幾百種鎖螺絲的方法
我們公司都統一用這個方法
以便讓所有員工做的東西都可以達到統一標準
馬志
我家做安全眼鏡的。鎖螺絲基本上很重要牽扯的點之一很多人都忽略掉的是兩個不同機構件之間公差跟洞口口徑深淺等等的問題。電動螺絲起子也不是萬能的,扭力就算可調整也打不過有問題的機構件
馬志
還有機構件問題關乎到的其實是模具跟射出或是鑄造成形等等的問題
土筆 θωθ
馬志 :
總之 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
在專業領域可能不是那麼簡單

好比上色好了
幼稚園小朋友都能上色
但是上色技術能跟吉卜力工作室的繪師一樣嗎⋯⋯
土筆 θωθ
我其實是有一天外包的工程師來幫我們修一台破百萬的機台

我看他鎖螺絲的順序跟我一樣
我才在那邊跟他聊鎖螺絲的重要性
其實亂鎖
把那些塑膠、玻璃零件鎖破崩牙
或者金屬材質的鎖到變形
就會出事

或者沒鎖緊
之後也會有問題
土筆 θωθ
像在實驗室
你以為實驗器材都是玻璃
洗一洗就好了
但是沒洗乾淨就會出現實驗失誤
土龍.
我大概是各自固定一下大概50%,然後四角輪流轉進去。因為有些不是很精密的家具,天生就是歪的…輪流才能硬合上……
土筆 θωθ
土龍. :
對啊
一下鎖死就歪了
要先鬆的才好調整
闇鍋羽翼⎝(゚ˊ_>ˋ)⎠
鎖螺絲是技能檢定的其中一項評分(化工)
連繞止水帶細節也是其中一項
因為管線沒鎖好,輕則螺絲崩牙都還小問題,不平整導致密封問題,還可能導致工安災害

那時我是被教都先稍微鬆鬆的上(手轉個幾下不會吃力的)確認是否對準,接著才用起子或工具鎖到大概要再1~2圈才會緊,最後才是真的鎖緊。
過程都是均勻的對角鎖過一輪,才下一個階段,至少要三遍。
闇鍋羽翼⎝(゚ˊ_>ˋ)⎠
影片中間有一段讓我想起之前轉機械式微量吸管轉到手酸,進研究室後用電子式微量吸管的舒適度讓我很衝擊 (rofl)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我不是工程科系
還真的沒學過鎖螺絲
就是自己鎖久了
覺得這樣組裝的東西比較好
就自己都這樣做

不過在實驗室裝實驗玻璃器皿
也是有很多撇步
弄不好也是會出事(我朋友實驗室就常常讓我覺得傻眼的炸鍋
土筆 θωθ
但是有沒有對角鎖螺絲
真的就能一眼看出來
這個人會不會鎖
土龍.
有些人覺得實作是不用腦的(
闇鍋羽翼⎝(゚ˊ_>ˋ)⎠
我想聽聽玻璃器具的事情
也許我也犯蠢過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例如說冷凝管的進水出水口的水管要用束帶綁緊
不然脫落就會水災
如果反應物怕水
反應會失敗
如果反應物碰水會起火
就會火災
土筆 θωθ
我朋友實驗室
大概一年會這樣水災兩次
但是他還是不綁束帶
都半夜淹水淹到樓梯口這樣
土筆 θωθ
這個大概是最常見的問題
闇鍋羽翼⎝(゚ˊ_>ˋ)⎠
喔,這個我倒是不知道
可能是我們都是做短時間(因為是實習而已,拆裝的頻率蠻高的),加上有人在旁邊看著就沒有特別被提醒了
我真的覺得那個水管好像隨時會脫落,原來可以用束線帶固定
土筆 θωθ
題外話是如果管子是新的不好接上去的話
可以噴一點acetone
馬上就輕鬆接上去了
闇鍋羽翼⎝(゚ˊ_>ˋ)⎠
我們常用的是金屬的環,用螺絲轉緊,作用跟束線帶作用類似的東西
但是只用在軟管+硬管
軟管結合玻璃的部分,最多就是個大夾子夾上去 XD
闇鍋羽翼⎝(゚ˊ_>ˋ)⎠
土筆 θωθ : 原來可以用這招! 學到了!
闇鍋羽翼⎝(゚ˊ_>ˋ)⎠
我曾經把actone跟acetonitrile搞混,字首太像了
土筆 θωθ
不一定要束帶綁
我們以前也會用鐵絲綁
玻璃接口除了用夾子也用鐵絲綁
以免內部壓力過大炸開的位置不好
闇鍋羽翼⎝(゚ˊ_>ˋ)⎠
你們是要快速降溫嗎?
不然冷凝管的水壓不會太高...吧?
闇鍋羽翼⎝(゚ˊ_>ˋ)⎠
我以前用冷凝管的時候,另一端的出水口是溫和的溫水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玻璃接口是講冷凝管跟反應瓶中間 不是跟水管
土筆 θωθ
流速通常是慢的
但是如果是接冷凝機的話
可能就壓力比較大
闇鍋羽翼⎝(゚ˊ_>ˋ)⎠
抱歉,可以跟你確定一下你們用的冷凝管長什麼樣子嗎?
我可能冷凝管用的太低階,反應瓶到冷凝管那段我的印象都是玻璃製...
闇鍋羽翼⎝(゚ˊ_>ˋ)⎠
唯一不是玻璃的,就是固定用的橡皮塞
土筆 θωθ
內部壓力過大
沒有綁著的玻璃器皿都會用飛的炸開
闇鍋羽翼⎝(゚ˊ_>ˋ)⎠
土筆 θωθ : 這個我知道
闇鍋羽翼⎝(゚ˊ_>ˋ)⎠
反應瓶裡面壓力大就完全可以理解 XDDDDD
闇鍋羽翼⎝(゚ˊ_>ˋ)⎠
聽起來是反應物珍貴,不能用卸壓閥?
闇鍋羽翼⎝(゚ˊ_>ˋ)⎠
糟糕,正確名稱我忘記了。
不是手動洩壓,是個到了某個壓力會自動排氣的東西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https://images.plurk.com/3rwq4y2vBVscztvahPgRlD.jpg 這個是只用夾子夾
另外有用鐵絲固定的方法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看狀況
但是洩壓口很小
如果反應暴衝的話
通常會飛
https://images.plurk.com/J9UgEv91XRubz79I4IupB.png 尾巴會接這個
然後再接到一個玻璃油管
看泡泡冒泡速度
https://images.plurk.com/21glbCTkCw0C1xp9kXdNiG.png
土筆 θωθ
也有用氣球的(我在台灣才學的我在國外都接流動氮氣
土筆 θωθ
但是因為洩壓口很小
所以我建議還是夾起來綁起來
以免噴的位置不對
因為下方接口的地方玻璃門通常沒有關起來
闇鍋羽翼⎝(゚ˊ_>ˋ)⎠
看來我用過的冷凝管真的是太簡單了
土筆 θωθ
我是覺得做一次兩次可能風險沒有那麼高
一年兩百天在做實驗
就會萬一的發生一些事情
闇鍋羽翼⎝(゚ˊ_>ˋ)⎠
大學只有用過一次比較大的冷凝裝置(然後忘了)
之後就沒再碰過了
闇鍋羽翼⎝(゚ˊ_>ˋ)⎠
我對那次實驗是忘了加沸石,然後一個突沸把反應物噴的整個管線都是 OTL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我高中的時候也有喔
而且是噴到天花板去
闇鍋羽翼⎝(゚ˊ_>ˋ)⎠
高中的話,我昰遇過用到玻璃有表面看不到的傷痕(或本來就不合格?)
裡面還有液體在燒的時候就爆炸,還好剩沒多少量
闇鍋羽翼⎝(゚ˊ_>ˋ)⎠
漏斗直接撞天花板碎掉,然後聽說聲音很大+玻璃四射
但是爆炸中心的我一臉茫然,大概老師反應過來我才知道有東西爆炸了
闇鍋羽翼⎝(゚ˊ_>ˋ)⎠
灼傷的部分大概2年後就看不到了
闇鍋羽翼⎝(゚ˊ_>ˋ)⎠
這種好難防。
都已經是跟合格廠商訂購,使用前也檢查有沒有裂痕,也沒有到完全乾燒... 該來的還是會來 XDD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喔 這個我也常常在台灣的實驗室看到
就是玻璃明明有撞傷(像個星星一樣的小傷
大家為了省錢
還繼續用
其實這些破掉的東西都是實驗室發生危險的地方
像是破掉的玻璃瓶又加熱又磁石攪拌
根本就地獄直達車票
闇鍋羽翼⎝(゚ˊ_>ˋ)⎠
那次的實驗忘記要幹嘛,只知道是要完全把液體燒到乾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要燒乾的防護門一定要全拉下來
闇鍋羽翼⎝(゚ˊ_>ˋ)⎠
我們學校算經費充足,玻璃有撞傷就會直接要技工換掉
土筆 θωθ
我在我實驗室大概就討債鬼吧
我都會把那些拿去丟掉
其他人都想還可以用啊
闇鍋羽翼⎝(゚ˊ_>ˋ)⎠
我沒看過防護門 OTL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就抽風櫃的玻璃門啊
闇鍋羽翼⎝(゚ˊ_>ˋ)⎠
喔,那個叫作防護門喔 XD
土筆 θωθ
不然叫什麼
闇鍋羽翼⎝(゚ˊ_>ˋ)⎠
不知道,我只知道做實驗的時候要拉下來,不然會汙染
土筆 θωθ
那個就是保護實驗的人啊
呃 是保護你 實驗炸開不會噴到你身上
土筆 θωθ
當然平時也減少氣體飄出來
闇鍋羽翼⎝(゚ˊ_>ˋ)⎠
高中的時候還沒辦法一人一台抽風櫃 "XD
闇鍋羽翼⎝(゚ˊ_>ˋ)⎠
我覺得減少氣體飄出真的很方便
不然高中是用抽氣罩,還要拉來拉去調高度很麻煩
闇鍋羽翼⎝(゚ˊ_>ˋ)⎠
抽風櫃就兩手伸進去,還不用拉來拉去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這是還好 我大學的時候一個抽風櫃大概四個人用
因為做的是同類型實驗
所以可以一起開跟一起關
闇鍋羽翼⎝(゚ˊ_>ˋ)⎠
大學的實習課就跟你一樣了
闇鍋羽翼⎝(゚ˊ_>ˋ)⎠
但是做專題的時候,就通常只有1~2個人用。
闇鍋羽翼⎝(゚ˊ_>ˋ)⎠
至少我昰在分析實驗室
配製不怎麼揮發的就在一般的平面實驗桌操作
而且我的樣品也不太需要加熱
土筆 θωθ
分析實驗室的東西可以在實驗桌上做

不過我的實驗都會產生溴酸氣、氫氣、鹽酸氣、硫酸氣
還有各式各樣的抗生素跟抗癌藥
不在抽風櫃做就是慢性自殺
我覺得公司沒有付我足夠的買命錢讓我這麼找死
闇鍋羽翼⎝(゚ˊ_>ˋ)⎠
土筆 θωθ : 這種一定要進抽風櫃,會產生有毒氣體的我也沒膽在外面做
無念無想
前面鎖螺絲還看得懂,後面話題越來越難
闇鍋羽翼⎝(゚ˊ_>ˋ)⎠
「溴酸氣、氫氣、鹽酸氣、硫酸氣」←簡單來說,這些都是腐蝕性氣體,吸進去就是呼吸道和肺部灼傷
「抗生素跟抗癌藥」←抗生素我不熟,但是抗癌藥普遍都有細胞毒性,也是危險物質。視情況可能是吸入性有毒,或者是皮膚接觸就有毒。
土筆 θωθ
抗生素通常被歸類成高致敏類藥物(不一定 要看抗生素種類)
雖然我不一定過敏
但是帶出去可能會讓別人過敏
闇鍋羽翼⎝(゚ˊ_>ˋ)⎠
原來如此,我現在知道了
原來是個摸到的人不見得有事,但是可能別人會出事的東西
土筆 θωθ
因為我們操作的批量比較大
別人可能幾毫克就過敏了
所以儘量也是不要
土筆 θωθ
而且我現在不過敏
也可能接觸過多後
開始過敏
闇鍋羽翼⎝(゚ˊ_>ˋ)⎠
可能原本你的免疫系統還在LAG沒反應過來,現在他認定那是有害物質就過敏了。
可能真的有什麼感覺不到的黏膜損傷,或者導致某處菌相失衡嗎...
(有一說是共生菌本身為了避免被免疫系統做掉,會分泌一些抗發炎或降敏成分)
闇鍋羽翼⎝(゚ˊ_>ˋ)⎠
我好像理解錯你的句子了 (doh)
土筆 θωθ
闇鍋羽翼⎝(゚ˊ_>ˋ)⎠ :
不知道耶
感覺免疫系統超級複雜
少接觸一定是好的
闇鍋羽翼⎝(゚ˊ_>ˋ)⎠
免疫系統就動態平衡不是一個反應終止的系統
不活躍就會生病,太活躍就過敏發炎 囧
闇鍋羽翼⎝(゚ˊ_>ˋ)⎠
少接觸挑戰你免疫系統底線的物質是好的沒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