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chibaann
想
Tue, May 17, 2022 6:35 PM
Tue, May 17, 2022 8:48 PM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平裝)
隨筆心得。
齊🌞
@chibaann
正在
Tue, May 17, 2022 8:35 PM
聽韋瓦第的雙小提琴協奏曲,窗外有小鳥啾啾的鳴唱著,似有應和。
齊🌞
@chibaann
覺得
Tue, May 17, 2022 8:35 PM
很搭!
齊🌞
@chibaann
想
Tue, May 17, 2022 8:46 PM
《資訊》一書中說到壓縮技術是利用資訊的可預測性質,比如說我現在聽的協奏曲,聲音的變化是有跡可循的,不會像雜訊那樣難以預測。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平裝)
資料壓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齊🌞
@chibaann
分享
Tue, May 17, 2022 8:56 PM
一下童年往事。
有次跟同學說我可以很快記下1000個字的文章,她說不可能的。
然後我說,「11111.......」
她回,「那都是一樣的,不算!」
「123456789.....」
同學啞口無言。
齊🌞
@chibaann
期待
Tue, May 17, 2022 9:02 PM
混沌理論的發展。
混沌並不是完全隨機,也不是完全可以機械化預測的事物。比如說水龍頭滴下的水,開一點點時,一滴一滴的,很有規律。開很大時,嘩啦嘩啦地也很好理解。可是打開水龍頭到那麼剛剛好的時刻,水滴的頻率會難以預測,這就是混沌。說他完全隨機,卻有點規律,說他規律,卻又不好預測。
齊🌞
@chibaann
Tue, May 17, 2022 9:09 PM
@chibaann - #筆記 不令人意外,宇宙中最難以用傳統科學探索,最複雜的生物,就是人類。我們可能...
載入新的回覆
有次跟同學說我可以很快記下1000個字的文章,她說不可能的。
然後我說,「11111.......」
她回,「那都是一樣的,不算!」
「123456789.....」
同學啞口無言。
混沌並不是完全隨機,也不是完全可以機械化預測的事物。比如說水龍頭滴下的水,開一點點時,一滴一滴的,很有規律。開很大時,嘩啦嘩啦地也很好理解。可是打開水龍頭到那麼剛剛好的時刻,水滴的頻率會難以預測,這就是混沌。說他完全隨機,卻有點規律,說他規律,卻又不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