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浮離
朋友說得對,最近還是接收一些單向的知識,多看書,少看社交媒體,來馬克兩個說香港流行文化與音樂的講座週末慢慢聽(很抱歉只有粵語w

「瞧潮香港60+」展覽特備節目:「瞧潮香港流行文化︰菠蘿油與鏡」
懷疑人生就去傾 ep.2 | 笑談廣東歌 ChillClub 頒獎禮成熱話 香港樂壇真係復興? | 嘉賓...

試圖下收一下自己聽到甚麼(第一個我真的嚴重走神XD
掰噗~
蛤?
艾妮·浮離
「瞧潮香港60+」展覽特備節目:「瞧潮香港流行文化︰菠蘿油與鏡」
前面說粵語殘片和七八十年代我完全走神,抱歉雖然我年紀不小但沒看過那些作品OTZ
唯一記得是以菠蘿油作比喻,用其層次來述說文化。

博士認為雖然我們現時並不喜歡TVB,但以前的TVB每年其實仍有一兩套作品會為人稱讚,比如說金枝慾孽和珠光寶氣。而黃德斌其實早在珠光寶氣就和林保怡有感情線,TVB是有非常正面形象的同性戀角色。又比如說壹號皇庭系列遊走在草根和中產間的本土內容。

大台沒落。
我們需要認知所謂的「黃金年代」也有很多垃圾作品,只是與此同時也有些優秀作品可以保留下去。
最近大家重新重視本土文化,其實也因為中間有很多人不斷創作(我恍惚間好像聽到100毛)

串流平台+網絡和觀眾習慣改變。
艾妮·浮離
直接quote趙雲
超主觀Mirror及文化思考雜碎 on Instagram: “剛好看了兩個關於香港流行文化和廣東歌的討...

//第一個是「瞧潮香港流行文化:菠蘿油與鏡」,由香港流行文化研究宗師、社會學者吳俊雄教授與學者張志偉和曾仲堅主講。片長個半小時,三位講者舉重若輕的說故事方式,令聽眾能輕鬆掌握過去半世紀流行文化的大概。

其中吳俊雄教授在港大教授香港流行文化超過20年,生動、貼地但富有啟發性的課堂令他的Lecture每年庭塵無虛席。生於1950年代,他是許冠傑的fans和研究者。他如何理解今天的廣東歌和流行文化?是不是跟陶傑一樣嗤之以鼻?吳俊雄的内容太精彩,我直接抄錄部分發言如下:
艾妮·浮離
「我們談論過去五十年的香港流行文化方法,有翻天覆地的轉變。70年代的作品一來賣座,二來技藝高,來觸碰集體心情,到90年代黄金時代持續,甚至因為97年的大限令大家刻意追溯下去。但2000年後出現爆破,舊有流行文化產物不再光輝,機構和生產線(如電視台、唱片公司等)變得因循,同時鄰近地區競爭激烈,韓國歌手跳舞勁過你,内地歌手個肺大過你。2000年大台衰落,今非昔比,曾經很多人包括我變得頹喪。上課時我的經歷慘痛,我講《倩女幽魂》幾正,台下200位同學都唔知我講乜。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已經沒有主流和大台,這是新媒體和分眾的時代。世界由廣播變成窄播,100人有100個夢想。」
艾妮·浮離
「但後來發現,離開大台,多看『主流plus』的東西反而有更多生機。既然拍電影點都不會再收 3000萬那就思考如何把電影拍好。我請同學提供他們在看什麽,答案大部分我都不知道是什麼。起初有人說藍奕邦、陳綺貞,於是我自己去追,慢慢唱片架上多了Rubberband、My Little Airport……原來不同角落都有精彩的東西。」

「2010 年後我踏入50歲,已不是初戀時見到許冠傑的癲狂。當時我認識許冠傑,第一個反應是看身邊有什麼樂器,看看他從哪裡學吹口琴。當時開始有反省,以前被流行文化的光輝遮住眼睛,現在懂得挖掘底下的故事。香港流行文化有半個世紀歷史,大家注重的是巨星多,光輝多,比較少留意血與汗、工具、合作方式,即是技藝。
艾妮·浮離
近幾年我重新研究黃霑和 Sam 的歷史,發現那段流行文化黃金時代的歷史,我們看似很熟悉,其實不是,如果重新看創作單位的條件和技藝,反而更好地留意流行文化,不會光說從前有多厲害。例如我很喜歡看霑叔不厲害的作品,他自己都話自己好多創作九流。我更想收集霑叔失敗的例子,想看流行文化的創作條件、困難、荊棘和失敗等⋯⋯我們很容易緬懷以前的光輝時代,追憶舊時幾好,但我們研究流行文化的學者都在研究2010年後的正面。」其實什麼是黃金時代?是否巨星多唱片銷量多就是黃金?
艾妮·浮離
張志偉博士則以「有人做夢,重視技藝啄磨」形容大台主流失效後的香港流行文化。
「2010年後我開始在在網絡上捕捉好聲音。,當好多人話香港流行文化已死時,有一班年輕人,例如試當真反駁跟蕭若元、ViuTV的《擊戰》等,身為流行文化學者會問,這些人從哪裡來?他們這些年頭做出來的事不是必然,要準備很多才會爆出來。」//
艾妮·浮離
懷疑人生就去傾 ep.2 | 笑談廣東歌 ChillClub 頒獎禮成熱話 香港樂壇真係復興? | 嘉賓...
填詞人:大家說樂壇復興,我好奇這講法是怎樣出現的⋯⋯其實以賺錢而言,我以前比現在賺錢多了。

.反大台情意結,從叱吒到Viu。
.仍然投選十大歌曲,以點閱、電台播放率去判斷歌曲好壞是否過時,應否學習台灣頒獎時是區分不同的音樂種類/幕後。

.政府不作為推廣文化,聽眾只能自己去推行消費者運動。
.大家要包容本地歌曲的實驗性,但同時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提意見前請先多吸收國外的良好文化,以清晰知道香港作品的水平和定位)

他們大推的鹽焗雞,然後我試圖挑一首沒那麼18R的wwww
鹽焗雞 $alty chick - BPD (邊緣性人格障礙)
艾妮·浮離
繼續quote趙雲:
//當由1960年代至 2010年代的流行文化史已經被敘述過,吳俊雄問,我們該如何訴說當下的流行文化?創作團體 doubt_walk 和填詞人 wonglokyves 王樂儀在節目「笑談廣東歌」聊天,她對以前廣東歌黃金時代和今天復興的說法,有很深刻的見解。

她整理過去數十年的論述,發現其實每個時期當時的人都在說樂壇已死。許冠傑的 (鐵塔凌雲〉是廣東歌的里程碑,因為之前歌手都翻唱英文歌,後來為了「振興」香港樂壇發起中文歌運動;80年代黃家駒也曾高呼「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
艾妮·浮離
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大量廣東歌改編日本和英文流行曲,商台於95年發起「原創運動」,只播放由本地原創的廣東歌;而這個看似是支持本地創作的決定亦被批評為令香港只能採用次級本地旋律;四大天王其實只有一個唱得,加上當時一堆玉女和偶像,也有不少聲音指太多偶像派,太少唱功了得的實力派;2000年後曾經推崇唱作歌手所以原來有些人懷緬舊時,但其實當時的人都末必覺得真係咁黃金。因為當我們不斷談「香港樂壇已死」,其實是不斷重新定義什麼是好的香港樂壇和廣東歌。曾經是廣東話唱的才是好的廣東歌、到要本地原創才算好的廣東歌、要唱功了得才算好的廣東歌、同唱作歌手的產品才是好⋯⋯
艾妮·浮離
所以今天我們談論廣東歌復興,也對好的廣東歌有了新的標準。可能就算正如陶傑所言,要「真材實料、技藝超群」,但今天們定義的好,連歌者的個性也要真實,技藝也許不必即時超群,但會如張志偉所說「敢於做夢,重視技藝啄磨」。每個年代什麼是好的廣東歌的界線,都盛載了當時的時代精神。

王樂儀身為唱片工業的一分子,也看到有復興跡象,卻也帶點保留。不過她認為廣東歌復興最真實的表現是「大家都唔想佢死,大家都想佢復興」,因為曾經有段時間大家甚至爭相對廣東歌落井下石。所以陶傑無錯,Mirror不是救世主,真正可以改變局面的,其實是大家都有唔想廣東歌死的決心。//
艾妮·浮離
Instagram

//第一是關於「集體歡愉」的:大班人一齊在實體空間,忘我、投入、派對,這種偶然的「狂歡感」,是一個社群耐唔耐就需要的。有本書叫《在街上跳舞:集體歡愉的歷史》,中文出版社譯做《嘉年華的誕生:慶典、舞會、演唱會、運動會如何翻轉全世界》,就係講涉及音樂、身體舞動、叫喊、衣飾、道具,讓一群人可以「暫時忘掉自己」的嘉年華式「集體歡愉活動」,很有力量。

作者話,有時這種大家好active「人人做啲嘢」,好有參與感的「集體歡愉活動」,會漸漸被馴服,變成大家「齋睇」而降低了參與感的活動。好明顯,「姜公誕」是前者,是難得在城市中心、自發而好有參與感的「集體歡愉活動」,不易遇上。
艾妮·浮離
第二是關於「公共空間」的,這點很簡單:常常都想解釋,公共空間的「公共性」,不只是由上而下「賦予」,不只是有人決定這是大眾可以相對自由使用的地方,就是公共的。更多時,更「正」的公共空間,係市民一齊「啟動」的。由市民自發activate而產生的公共空間,即使只係臨時,因為大家真係不斷交流,有種好強的「共同感」,就係呢種「共同感」,令得public space變得真係好public。

今日的銅鑼灣,細微觀察,好多人在subtle地交流,講下電車幾時到、互相幫忙影下相、陌生人間唔中傾幾句閒偈,平常在正規的公共空間,這種「共同感」也不易見到。
艾妮·浮離
第三是關於「塑造城市」的:平常設計師會諗,點樣可以令個community更加覺得「城市空間是屬於大家的」。姜糖作了點嘗試,將銅鑼灣一年一度轉化為「姜濤灣」;不是說這些做法就是那條formula,但至少他們很巧妙地提醒,城市中的一些資源,如果被改變使用方法,可以帶來很大的凝聚力。西方不少城市都研究過在某些日子,公共交通免費,但原來「買起」電車一天,還可以通過錢箱傳播訊息,很effective。城市的屏幕和電車車身,除了商業廣告和應援活動,可否也多用來凝聚其他種類的社群、作不同的表達?
艾妮·浮離
當然,不是說「追星」的「設計」可以直接被用在其他community的活動,這裡當然涉及budget多少,但今天見到的各種配置,也提醒我們,城市本身就是一組資源,如果可重新配置,可以有很大潛能,邁向讓人覺得「城市空間可以是屬於大家的」。

觀察不夠多,先分享這幾點簡單思考。話說回來,今天一直想起,兩年前,同樣是姜濤生日首播的《蒙著嘴說愛你》MV,幾部電視組成的「虛擬姜濤」,在銅鑼灣鬧市中「移動」,他不在場,但又在場,這種設計,跟今天的銅鑼灣比對來閱讀,有點趣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