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語
[雜談/碎碎念]
4/17~4/23雜思

剛看完上海歌劇院音樂會版歌劇,是免費線上播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噗我,我的email可以看到UTC+8時區4/23晚上8點。
這次的劇目是《鄉村騎士》與《丑角》,是我中學音樂課有聽過介紹、但沒看過的劇本。整場演出舞台有點小,不過管弦樂團的表現我感覺很不錯,歌劇演員的聲線也很穩定——雖然女高音的音色略尖,是我比較接受困難的類型

回到自身,心裡有放假的目標後踏實許多。
在其位盡其事。我想,就像James Clear說的,人生有意思的正在於:每個時刻我們都在做當下自認最正確的決定,而要使這個決定成為「正確」,更多的是你為這個決定許下了、應證了多少承諾。
Keep it up.
譁語
〈跟風〉

看河道上說今天是 世界閱讀日 ,來跟個風
但手邊的書有限,讓我好好擺一下,童叟無欺:https://images.plurk.com/4ALWQ4zvFVcUeBi6pqRAX8.jpg

分享手邊第 (dice4) 本書,的第 (dice4) (dice10) (digit) 頁其中一段
譁語
靠腰沒有那麼多頁欸
好吧,Phil Knight《Shoe Dog 跑出全世界的人》正文共424頁,那就第31頁吧:

-

從多方面而言,父親是最保守的聖公會信徒(基督徒),但他也信奉另一個密教——體面。殖民式房子、美麗嬌妻、聽話兒女,這些固然是父親喜歡的東西,但他更愛親友與鄰居知道他擁有這些東西。他喜歡別人崇拜與景仰他,喜歡每天在河裡游泳健身。對他而言,為了玩樂而旅行全球於情於理既說不通也行不通,一個體面男子的體面兒子更是萬萬不得。這種事是其他小孩的專利,是嬉皮與「垮世代」浪子才會做的事。

父親這麼堅持體面很可能是因為害怕,害怕別人看到他內心混亂糾結的一面。我潛意識覺得父親缺乏安全感是因為他這毛病三不五時會無預警發作。

-
譁語
〈(不)努力〉

閒聊時,朋友提到:「總覺得你很常說:不一定要做什麼。」

那讓我冷不防想起Alfred Adler:人的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不是一定要做什麼」,時值今日也算是我的某種人生態度。認識越多人,我也逐漸發現,周遭的朋友多半有著自知or不自知的理想情懷與完美主義,許多事情並非因為不在意而做的不好,而是因為太在意所以不敢輕許承諾,因為太在意更容易搞砸、或者怎麼做都吝於給自己一個「及格」。
大概無異於那句「就是因為對『活著』這件事太認真了,所以才會想死」。
誠然大家有各自的活法,這也成為我們性格的一部分,但是——可能單純只是私心所致,也可能是我想被這樣認可——若能在精疲力竭時得到一句「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有時不用那麼努力也沒關係,大家也不會覺得你不好喔」,應該會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吧?
奈/나ㅣ
前幾天才和別人討論過鄉村騎士跟丑角
譁語
奈/나ㅣ : 好巧!!
難道這就是宇宙大意志
奈/나ㅣ
搞不好對方也是接觸了這個表演
譁語
奈/나ㅣ : 這倒是有可能,因為我是在FB上的推送發現這表演的,香港藝術節這次行銷費用可能花了不少(
譁語
〈單身派對〉

看見這影片我笑死,這個梗是過不去了,雖然托利亞如果真這樣做(套布袋擄人),伊利安真的會揍他一頓 托利亞知道他是肉雞,所以不會還手

伊利亞:現在是夏天,而且又不是十六世紀的聖誕節,燒個屁樹?(心情差,說話很不客氣)
阿納托利:也沒什麼,是我想燒,就去搞了一個許可證了。
伊利安: 真是會被你這傢伙氣死
後來一群人傻站在林子裡把樹燒完後用水槍把餘燼澆熄了,防衛森林大火,從你我做起w
事後得知這回事的亞瑟:(看了一下錶)我以為年輕人會去個賭場與脫衣酒吧之類的?
伊利安:可能錢花完了。(冷漠)
亞瑟:⋯⋯那你要來和我們喝杯茶嗎?
最後幾個人去吃了港點,伊利安被流沙包好好地治癒了w

即將結婚的男子不想辦單身派對,他的麻吉們決定綁走男子帶他去開趴爽嗨
譁語
〈續噗首:線上交響樂團音樂會〉

繼音樂會歌劇後,香港藝術節又釋放出班貝格交響樂團 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三月份時三場現場表演的影片,曲目分別是: https://images.plurk.com/19ejuLlKAYDUzVSmGmwGPS.png
我先聽了Gustav Mahler的〈D大調第九交響曲〉,但我對古典音樂的鑑賞能力從國中開始就沒太大長進,〈悠閒的行板〉中段就意識中斷了,直到結束前才驚醒 (純粹個人問題,演出很精彩的,第二&第三樂章我都很清醒)

Anyway,同噗首所言,這些是免費的線上播映影片,若是有需要也可以私噗我,我登記的email可以有效觀賞影片到UTC+8時區4/30晚上8點
譁語
〈超能力〉(?

我發現,我有把車寫成現實搞笑情境劇的超能力
然後就:嗯?我的車呢??

-

伊利安沒有阻止亞瑟解開自己褲頭的動作,實際上,他想要索性扭頭不看,但想想又覺得未免矯情,矛盾之下的刻意注視是有些用力過猛,從旁看來反倒像在瞪著那隻準備將牛仔褲拉鍊拉下的手——

等等,他究竟是怎麼用一隻手這麼快解開扣子的?

「別小看單身中年男子的右手。」注意到青年面上浮現的困惑,亞瑟解釋得隱晦,但彼此都明白言下之意。

「但我也從來沒有交過男朋友⋯⋯或女朋友過啊。」伊利安薄弱地辯駁著,這話讓對方立刻笑了出來。

-

開玩笑,亞瑟單身也不過就三年,已經比我短多了 (?
母單伊利安:
譁語
〈南橘北枳〉

因為前陣子背痛在哀哀(?),於是朋友送了我一塊熱敷墊。
返台時定時熱敷很好入眠,這陣子睡眠障礙加劇,於是我托同事幫忙把那塊墊子帶來,想要幫助睡眠品質。
昨晚我拿到了熱敷墊,睡前興沖沖地插電、設定了45分鐘、歡欣鼓舞(?)地躺了下去。
在台灣熱敷5分鐘的我: (睡死
在越南熱敷5分鐘的我: 乾好燙!!!!

不確定是不是近赤道地區炎熱,使得熱敷起來就像人體烤肉。我輾轉一番後覺得真的不行(被燙到越來越清醒),還起來檢查電壓是否超載,確認電壓可承載220V,應是沒問題⋯⋯除非台灣110V的微弱效果才是我需要的
最後我把電拔掉後,重新接上時開了最微弱的一個熱度檔次&時間設定,總算好些。
睡得好真是難啊
蟲派
可能加墊一塊毛巾或其他在上面不要直接接觸到,有時候天氣比較濕熱,熱敷起來也是很像在煎自己,只是不能翻面
蟲派
可以邊搞笑邊開車我覺得很可以
這麼自然的歡樂情境還是能繼續做,這就是對彼此坦誠又有愛的證明啊
譁語
蟲派 : 謝謝蟲,真的QQ
我第一次被燙到時就起來換了件比較厚(?)的棉質T,但還是覺得很燙。全部有10個檔,最後開了1才勉為其難睡著,今晚再鋪一層毛巾好了

找了幾段年輕不懂事(?)寫過的PWP,幾乎每段都有荒唐對話,我實在不知道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繼續做下去⋯⋯
永遠都在失敗的前戲
反正,算了,嗯,不開車對我也友善 (工三小
譁語
〈找到〉

午睡的昏沈之際見到瓦力的分享,可能和許多創作者的心境是相通的。
這陣子陸續和不同朋友談了創作與人際關係,後來想想,都是跟人有關的事,說萬法歸宗聽來是不可靠(也不可信),但可能、有什麼是相似的吧?

文中提到的「找到」,讓我想起張愛玲的〈愛〉。
雖然裡頭的態度是「過就這樣過了」,不過那一句交旋可能並非毫無意義,可能是在當下已經能得到的、最美好的「找到」。

-

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

https://images.plurk.com/s3hoDNSEzpb7a58ORMCcy.png
譁語
〈挖墳〉

找到去年差不多時間的HIStory 4二創(目前最喜歡第二季的〈是非〉,色調與台詞都不錯,新人演員的生澀瑕不掩瑜),重新檢視仍是愛而不得全場最佳:
「每段關係裡,在乎的那個總是比較容易被傷害。
並不是如網路上說的『被愛的總是有恃無恐』,是人因在意而生期望,期望著對方也能報以同樣的愛,但期望本身就是加諸於他人身上的自我幻想,若對方沒有滿足這份不公平的期待,人們就會覺得情感被傷害、感覺對方不夠重視自己,從而失望、悲傷、忿忿不平。
說白都是在借他人的回應來自我證明,明明愛的主詞只有一方。」

搭配告五人的歌寫起來酸利,但很符合鯨向海〈無頭騎士〉的調性:

關於愛你
我已經想得太多
但願我可以像一個無頭騎士
那樣愛你。
譁語
〈廢mur〉

跟媽通電話時,談了些工作上的事情。
中段我忍不住感嘆:「很多事情、這些人的動機我都能理解,本來大家都是站在自己部門的立場,我也是想要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去溝通、協商、請求其他部門幫忙;但是我可以理解,不代表我就必須接受,因為那種方式永遠只能處理『眼前的這個問題』,無法解決系統性的瑕疵——當類似的問題一再發生,就代表那是結構性的問題,那為什麼我們一再容忍它發生呢?」

雖然這段話主要以「理解&系統化的必要性(Te)」切入,但也有著「我不能接受(Fi)」,讓我深覺自己很難真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情感面若無經驗的支持,很容易淪落冷漠自大的形象,在沒有權力(職階)的基礎下,這種暴露是極大的風險,也會輕易落入難以溝通、不通情達理的人情陷阱,得好好想想其他互動模式
偽裝普通人真難
譁語
〈推書〉

姜峯楠和伊坂幸太郎是目前世上唯二、讓我想要拆開他們頭蓋骨看看裡頭裝了什麼的人。

@readmoo - 姜峯楠作品雖少雖短,但每個故事都有極好極深的思索;它一開始很像某棟很一般的大樓,進...
蟲派
耶,有電子書了!
譁語
蟲派 : 買好買滿(你不
譁語
〈黑色情人節〉

和朋友瞎聊各個月份的情人節,然後談到黑色情人節,我就google了一下。
|黑色情人節(韓語:블랙데이;英語:Black Day),在西曆的4月14日,慶祝的主要是那些在情人節和白色情人節收不到任何禮物的人。其文化源於大韓民國。在這天,單身人士會聚在一起吃韓式炸醬麵,以此表示對單身者的同情。

隨後還有一些單身者相關的資訊,看到英國那一欄我忍不住想:亞瑟我對你真好,幫你找了個小狼狗(?)還省錢
亞瑟:⋯⋯承蒙關照,但請別這樣稱呼我的伴侶。
伊利安:(在某些情況真的扮演過狗,面紅耳赤說不出話)
不,沒人想知道某些情況是什麼情況的,對吧?
https://images.plurk.com/2HJypfCycTk8rKoeKvvhtG.jpg
譁語
〈夢境〉

做了兩個夢,像趕場一樣有點累

第一個夢是個小少爺離開家裡體驗生活的故事。
細節忘了,但大抵是小少爺性格清新脫俗,和外面那些妖豔賤貨都不一樣(?),然後盡是吸引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
不知何故,我是跟他們住在同間飯店的路人,正好聽人議論小少爺的一位愛慕者(設定裡那階段應該沒人知道,我自帶上帝視角),語氣不爭地說那位性格乖僻、不善社交、刁鑽怪異⋯⋯於是忍不住搭話:「這也代表,能讓他認真看待的東西,他肯定會很用心吧?」

夢裡我用另一個視角見那位似乎鐘樓怪人的奇詭行徑,他無意騷擾,用自己的方式安靜愛著小少爺。讓我頓時醒覺:人們當然有局限性,偶爾甚至以偏見建立了藩籬——但是,是啊,就是這樣的人也渴望愛、與被愛啊。
唯獨行過那段無人可忍的蒼涼,方能得到山丘過後的一往情深。

(樓下續)
譁語
第二個夢不是故事。

我同外公道我在飯店的住所很不錯,想帶他去看看。但我的房間似乎是個villa或有獨立出入口的設計,所以在折返的路上,記憶不清的我就不小心走過頭了,往向山裡的上坡路走去(
或許是觀光地區或其他因素,行人頗多,我感覺外公有點尷尬、不想生生轉頭沒頭沒腦的找門牌,所以我們也沒停下。
又往前走幾步,我見前頭有個宮廟,設計和台灣鄉野間的露天廟宇挺相似,門庭有幾根紅色大柱,埕前&接壤的路邊有幾隻狗懶懶地躺著。於是我提議去看看狗,外公也是愛狗之人,沒有反對。

走近時,我恍然見到一名人高馬大的身形,定睛一看,是牛頭馬面的馬面。
馬面的皮膚是灰白色的,打著赤膊的上半身是人形,表皮上頭有青藍色的血管紋路,方始氣勢洶洶朝我走來,然後在我沒預料的時候,把我攔腰舉了起來,咧開一個很可愛的笑。
為了那個笑睡不好我也認了
譁語
〈(不)相信〉

龍應台《目送》裏有篇跟此樓標題相同的短文,裡頭開頭與中段兩句話特別印象深刻:「二十歲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二十歲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見李律以Jane Austen《傲慢與偏見》討論「相信」(其實我是因為Collin Firth才點進去的XD),裏頭一句「決定相信,和決定不信,其實是一模一樣的事情」犀利明確,末段也引導出故事的必要性與人性渴望,恰逢其時回應到近日與朋友討論「虛構不等同於虛妄/虛假」、「理想主義在創作裡的重要性」的想法——
「這很不切實際,可是這很重要。」

李律 - 【相信與不信】 1... on Facebook
譁語
James Clear

“Just because it didn’t work doesn’t mean it was the wrong choice. The world is full of probabilities, not certainties.”
一件事不可行,不代表就是錯的決定;因為這世界充滿可能性,而非確定性。

“If you know where you want to go in life, people tend to help or get out of the way. Both of those are useful.”
如果你知道你人生該朝什麼方向前進,人們通常會伸出援手、或者側身讓路,這兩者都很有用。
譁語
〈On the Way〉

願你的人生比起涇渭分明,更明白如何擁抱在晨光間禮貌退後的黑夜,光亮的背面並非陰影,不可控的平衡才是;
願你的青春,盛大明亮、偶有蔭處;
願你的一生,天清氣朗、清風拂面。
https://images.plurk.com/6qpw1qyJhyvySV9bhr8Lyj.jpg https://images.plurk.com/6GuIVnVsfItzpZcXttu3Bz.jpg https://images.plurk.com/5OMQuPr4ggLaHj5aHHJDvA.jp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