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7 PM
66
36
今日密切接觸者個案增加,是因某社團連續2天的大型聚會,除了在餐飲場所增加外,也衍生到家屬。
家屬Ct值高,顯示為剛染疫,速度還算可追上。
以疫情流行趨勢來說,前一波南北移動多,回到高雄社區移動。
有些因無症狀,不知道已感染,進到社區,後續造成家庭、職場、餐廳、社團的群聚。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7 PM
👉 高雄在社區監測上比例相對其他縣市高,有呼吸道症狀到診所,約有三、四成會快篩,就比較能先找到個案。
但未來溯源會更加困難,社區不明感染源會增加,務必要做好防疫措施,維持日常生活。
用餐時與家人、親友聚餐可溯源沒問題,但如果大型聚會就不可以逐桌敬酒,假如餐會致詞也要戴口罩。一方面正常生活,一方面做好防疫。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7 PM
👉 台灣疫情流行曲線趨勢,在最近這幾天還是往上走。
保持醫療量能、做好自身防護,讓個案數不增加太多,也請大家儘速接種疫苗,維持生活、讓社區更安全。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7 PM
👉 今天也邀請到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醫師,為大家說明兒童防疫相關事項:
🔶 小朋友染疫輕症和無症狀佔大多數,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美國資料顯示兒童染疫中,5-10歲孩童佔40%、12-15佔30%,總佔了70%。染疫症狀與大人相似以發燒、咳嗽、呼吸急促作為染疫常見症狀。
大流行中兒童染疫佔比佔據20%,兒童染疫死亡的機會大約是0%-0.02%。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7 PM
🔶 目前Omicron並未被觀察到較高重症率。
兒童有以下情況又感染COVID-19,需特別注意:小於1歲、神經相關病患、代謝相關病患、先天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肥胖。
較具重症可能性早期症狀,如:高燒超過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8 PM
🔶 莫德納疫苗用於兒童之臨床試驗效果,雖然6-11歲打半劑,但抗體效價產生比成人好。
兒童打疫苗的不良反應與成人差不多,最大宗為注射部位疼痛,後有疲倦、頭痛、發燒(24小時內退燒)。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都EUA核准接種。
⭐️ 完整圖卡,歡迎分享: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全球資訊網
-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8 PM
⚠️
如小朋友染疫後有下列情況
,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胸口痛、心跳加速、持續高燒、抽搐、進食困難、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
要立刻通報119或是關懷中心07-7151911或119,並告知屬於確診病患。
-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8 PM
今(4/20)高雄新增97例。
📍 隔離期間陰轉陽:9例
📍 外縣市旅遊史:20例
(台北9、新北1、台中2、彰化1、嘉義1、屏東6)
📍 密切接觸者:64例
(同住親友25例、餐飲娛樂26例、職場環境9例、高風險場域4例)
📍 新案疫調中:4例
-
陳其邁
@chenchimai
Wed, Apr 20, 2022 12:08 PM
📢 公佈今日(4/20)確診個案在高雄市的公共場所活動史:
111年04月20日本市97例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
🔷 市府已進行清消作業,提醒曾出入相關場所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於【圖卡公告之監測日期前】出現發燒、上呼吸道、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至23家採檢站預約採檢: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全球資訊網
,不得搭乘大眾運輸。
🔷 就醫時請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暴露、周遭其他人是否有類似症狀等。
☎️ 相關疑問請撥打1922或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 高雄市居家照護/居家隔離/檢疫關懷中心專線07-8220300
(´Θ∀Θ`)
@marunyan028
Wed, Apr 20, 2022 1:48 PM
你們每天都好認真在發資訊
我好安心
kuwa
@kuwa0924
Wed, Apr 20, 2022 2:46 PM
大家好辛苦 希望能幫忙加薪
(´Θ∀Θ`)
@marunyan028
Wed, Apr 20, 2022 3:34 PM
對啊基層一定更辛苦 希望能幫他們加薪
♪小喬 ♪
@joannachou0402
Wed, Apr 20, 2022 4:37 PM
謝謝市長,謝謝所有疫調防疫的大家,真的謝謝您們!
五行缺德♪MINI
@minikuo
Wed, Apr 20, 2022 4:51 PM
謝謝認真防疫的大家
笨蛋的jo
@joschild
Wed, Apr 20, 2022 5:22 PM
辛苦了!邁市長。感謝市府團隊的努力~~
懇求市民,認真的做好防疫措施,守護高雄的醫療量能。
WILD
@WILD_
Wed, Apr 20, 2022 10:32 PM
謝謝
載入新的回覆
家屬Ct值高,顯示為剛染疫,速度還算可追上。
以疫情流行趨勢來說,前一波南北移動多,回到高雄社區移動。
有些因無症狀,不知道已感染,進到社區,後續造成家庭、職場、餐廳、社團的群聚。
👉 高雄在社區監測上比例相對其他縣市高,有呼吸道症狀到診所,約有三、四成會快篩,就比較能先找到個案。
但未來溯源會更加困難,社區不明感染源會增加,務必要做好防疫措施,維持日常生活。
用餐時與家人、親友聚餐可溯源沒問題,但如果大型聚會就不可以逐桌敬酒,假如餐會致詞也要戴口罩。一方面正常生活,一方面做好防疫。
👉 台灣疫情流行曲線趨勢,在最近這幾天還是往上走。
保持醫療量能、做好自身防護,讓個案數不增加太多,也請大家儘速接種疫苗,維持生活、讓社區更安全。
🔶 小朋友染疫輕症和無症狀佔大多數,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美國資料顯示兒童染疫中,5-10歲孩童佔40%、12-15佔30%,總佔了70%。染疫症狀與大人相似以發燒、咳嗽、呼吸急促作為染疫常見症狀。
大流行中兒童染疫佔比佔據20%,兒童染疫死亡的機會大約是0%-0.02%。
🔶 目前Omicron並未被觀察到較高重症率。
兒童有以下情況又感染COVID-19,需特別注意:小於1歲、神經相關病患、代謝相關病患、先天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肥胖。
較具重症可能性早期症狀,如:高燒超過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 莫德納疫苗用於兒童之臨床試驗效果,雖然6-11歲打半劑,但抗體效價產生比成人好。
兒童打疫苗的不良反應與成人差不多,最大宗為注射部位疼痛,後有疲倦、頭痛、發燒(24小時內退燒)。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都EUA核准接種。
⭐️ 完整圖卡,歡迎分享:
⚠️ 如小朋友染疫後有下列情況,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胸口痛、心跳加速、持續高燒、抽搐、進食困難、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要立刻通報119或是關懷中心07-7151911或119,並告知屬於確診病患。
-
📍 隔離期間陰轉陽:9例
📍 外縣市旅遊史:20例
(台北9、新北1、台中2、彰化1、嘉義1、屏東6)
📍 密切接觸者:64例
(同住親友25例、餐飲娛樂26例、職場環境9例、高風險場域4例)
📍 新案疫調中:4例
-
111年04月20日本市97例本土COVID-19確診個案
🔷 市府已進行清消作業,提醒曾出入相關場所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於【圖卡公告之監測日期前】出現發燒、上呼吸道、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至23家採檢站預約採檢: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全球資訊網 ,不得搭乘大眾運輸。
🔷 就醫時請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暴露、周遭其他人是否有類似症狀等。
☎️ 相關疑問請撥打1922或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 高雄市居家照護/居家隔離/檢疫關懷中心專線07-8220300
我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