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很在意「資訊的正確性」?

可能是因為我本身個性就謹慎,再加上我的工作性質(教學和翻譯)對「出錯」這件事容忍度極低,所以有時候即使是一般大眾覺得無關緊要的事情,我也會覺得「怎麼可以!!!」(尖叫)

前陣子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有個神社的神主發起一個「摺紙鶴送到烏克蘭大使館」的活動,結果在網路上被罵翻,大家認為送紙鶴給人家根本是給人家帶來困擾,最後那個發起人就取消了這個活動。
其他
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周若珍・Narumi) on Facebook
🌶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後來我非常驚訝地看到,某個台灣媒體竟然報導那個活動是要送紙鶴「到烏克蘭」。

不是!!!(激動無比)人家是打算送到「烏克蘭大使館」(位在東京都港區)!!!沒有要寄到烏克蘭本土!!!而且寫這篇報導的記者不覺得在戰爭中寄這種東西到戰區去很不合理嗎?就算要寄也應該寄物資吧!

之後我又更驚訝地看到,有人竟然誤以為日本人真的「已經把紙鶴寄到烏克蘭去,而且烏克蘭人收到之後很生氣」。

不是!!!(激動到哭出來)活動發起人在看見抗議聲浪後就打消這個念頭了,根本沒有寄出去啊!連寄都沒寄出去,怎麼可能會有「烏克蘭人很生氣」這種事呢?
🌶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好啦退一百萬步說,這件事其實真的一點都不重要,搞錯了又怎樣?是會少塊肉嗎?(如果會的話那我從現在起每天都要搞錯)(不是)

但我就是無法忍受大家因為沒有閱讀原文的能力而接收到不正確的資訊啊啊啊啊嗚嗚嗚嗚嗚。
🌶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正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精通世界各國的語言,所以才需要翻譯存在。而我認為不論是有償或無償,任何牽涉到語言轉換的工作,都必須用最嚴謹的態度來面對,不然你怎麼對得起仰賴你的翻譯來獲取資訊和知識的社會大眾呢?

最後,我看到有人討論到「鶴在北歐是負面的象徵」,但其實好像也不是這樣。本週「報呱全世界」節目中邀請到國際知名的女高音林慈音小姐來跟我們聊天,慈音正好提到,她之前在一場聲援烏克蘭的公益演出中,演唱的就是烏克蘭民謠《鶴》。

慈音也為我們解釋,「鶴」在烏克蘭歷史上代表的意義是「好運、祝福」,在許多俄羅斯或烏克蘭民謠中,都有「鶴」的意象。因此我認為即使送烏克蘭人紙鶴,他們應該也不至於生氣啦(只是送一千隻之類的就太多惹)。

更重要的是烏克蘭並不在北歐,謝謝大家。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