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Sun, Apr 3, 2022 3:25 AM
1
戒慎恐懼,加強防疫。
本土確診再破百? 案例爆多!指揮中心延至15:00記者會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無腦放空放鬆的傢伙,就交給達爾文處理吧。
vodka2727
Sun, Apr 3, 2022 3:25 AM
清明連假
mule4508
Sun, Apr 3, 2022 3:27 AM
政府也不會升級啦
政策早就轉成與病毒共存了
milk8312
Sun, Apr 3, 2022 3:29 AM
大家照顧好自己,也切記不要恐慌害怕
walrus4789
Sun, Apr 3, 2022 3:29 AM
河道上一些無腦鼓吹沒事,真的看了很想給他甩巴掌
walrus4789
Sun, Apr 3, 2022 3:29 AM
死亡才會與病毒共存。想死的自己去死
vodka2727
Sun, Apr 3, 2022 3:30 AM
三劑疫苗下去其實不會像2020那樣可怕
vodka2727
Sun, Apr 3, 2022 3:30 AM
唯一優點
ಠ_ಠ
Sun, Apr 3, 2022 3:32 AM
堅持不防疫的,不要被感染、不傳染、不要造成別人困擾。
確實防疫的,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勸導。
各過各的
wasabi5811
Sun, Apr 3, 2022 3:37 AM
大家疫苗都打了,Omicron 也都是輕症居多,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就好,不用太緊張
ಠ_ಠ
Sun, Apr 3, 2022 4:08 AM
wasabi5811: 你這樣說有誤導大眾的疑慮。
疫苗沒有防治傳染。
這疫苗只降低重症的疑慮。
無論輕症重症感染後的後遺症與併發症都是相同的。
法定傳染病到優先防制要點,是防止傳染擴大,防止民眾感染。
應該確實做好防疫作為,謹慎行事。
勿鬆懈隨便。
walrus4789
Sun, Apr 3, 2022 4:11 AM
一堆4%過分誇大疫苗功效.....根本義和團。
walrus4789
Sun, Apr 3, 2022 4:13 AM
美國、以色列開打第四劑,本來就是打身體健康的
wasabi5811
Sun, Apr 3, 2022 4:30 AM
ಠ_ಠ: 無論重症輕症後遺症和併發症都相同?請問你是在危言聳聽試圖造謠嗎?三百萬準備好了嗎?
walrus4789
Sun, Apr 3, 2022 4:33 AM
準備好了
ಠ_ಠ
Sun, Apr 3, 2022 5:06 AM
都告,看誰賠
sheep4571
Sun, Apr 3, 2022 5:10 AM
個人淺見如下
目前聽到的醫學說法多是病毒往流感化或感冒化(我不太清楚其中差別)的趨勢走,傳染力增加而毒性降低。歐美之所以漸漸將防疫強度降低、「與病毒共存」的考量也在這裡。若堅持往清零的方向走,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否平衡?過往面對流感我們的選擇是什麼?
當然,就算真的往這個方向走,「漸進」仍然是重要考量。以非專業人員、也無政策制定實權的角度出發,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放寬心便是。防疫政策有沒有必要自主升級?是否依然堅持最低限度的出門?這些我想都是「選擇」而非「應否」的領域。唯一肯定的是,現在的時空環境已經不用像疫情剛爆發或是去年delta大爆發時,那麼緊張憂慮。
ಠ_ಠ
Sun, Apr 3, 2022 8:17 AM
建議不要用聽的。
去唸書
sheep4571
Sun, Apr 3, 2022 12:57 PM
那你出學費讓我重讀醫學系?
sheep4571
Sun, Apr 3, 2022 1:19 PM
是說真的啦,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認同你,分享知識、提供資訊、甚至列參考書目都是比較有機會成功的方式。我真的不是相關專業的,我只能多聽、多看各個專家或醫生提出的觀念然後綜合整理再做判斷而已。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這樣,如果你有專業知識或者你認為更可信的論述來源,歡迎分享啊,多聽多看一定是好事情嘛。
ಠ_ಠ
Sun, Apr 3, 2022 1:34 PM
加油
sheep4571
Sun, Apr 3, 2022 1:35 PM
嗯,彼此加油吧
載入新的回覆
無腦放空放鬆的傢伙,就交給達爾文處理吧。
政策早就轉成與病毒共存了
確實防疫的,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勸導。
各過各的
疫苗沒有防治傳染。
這疫苗只降低重症的疑慮。
無論輕症重症感染後的後遺症與併發症都是相同的。
法定傳染病到優先防制要點,是防止傳染擴大,防止民眾感染。
應該確實做好防疫作為,謹慎行事。
勿鬆懈隨便。
目前聽到的醫學說法多是病毒往流感化或感冒化(我不太清楚其中差別)的趨勢走,傳染力增加而毒性降低。歐美之所以漸漸將防疫強度降低、「與病毒共存」的考量也在這裡。若堅持往清零的方向走,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否平衡?過往面對流感我們的選擇是什麼?
當然,就算真的往這個方向走,「漸進」仍然是重要考量。以非專業人員、也無政策制定實權的角度出發,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放寬心便是。防疫政策有沒有必要自主升級?是否依然堅持最低限度的出門?這些我想都是「選擇」而非「應否」的領域。唯一肯定的是,現在的時空環境已經不用像疫情剛爆發或是去年delta大爆發時,那麼緊張憂慮。
去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