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17 AM
【記】
現代文學史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19 AM
1950台灣作家面臨的間接壓抑:
1.反共懷鄉主流
2.失語震撼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26 AM
Mon, Mar 21, 2022 7:26 AM
唯一一位是鍾理和
《笠山農場》
家裡有錢,從小看中國民間故事(七俠五義、西遊記等),漢字能力好
妻子鍾台妹,傳統同姓不婚,講究門當戶對,兩人私奔,先到日本再至北京,賣碳維生。
台妹:生意做不好賺不到錢就寫作ㄅ,你喜歡嘛
短篇小說集《夾竹桃》 中日戰爭時期由台灣人視角觀察北京被攻陷
回台灣之後分到一筆財產,但後來發現得到肺炎,至台北松山療養院治療,出院後肋骨被切除六根,無法進行勞動。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33 AM
Mon, Mar 21, 2022 7:33 AM
台妹為了賺錢盜砍林木(?)
鍾理和從1950寫到1955 投稿六年進帳零元
1960逝世
五六年後林海音(也是客家人)當聯合報副刊編輯的時候發現鍾理和的文章
一因才華,二因貴人,三習漢字,四曾得奬,1955到1960聯合報副刊大量刊載鍾理和的作品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34 AM
大致文壇主流十年一變化,因此以十年為界,非一夕改變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40 AM
夏濟安,夏志清兄長,其他同時期文人多是同學 歐陽子王文興等
開《文學雜誌》,但回美國就沒人辦ㄌ,為了辦雜誌找有錢ㄉ白先勇(非夏去找)
夏曾認白大學教授(?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47 AM
現代主義文學為主流。個人世界描繪,甚至個人瘋狂的潛意識,引佛洛伊德學說,認為瘋狂、扭曲、無秩序、時空錯置等事務能表現人真正的樣子,人不是理性的。
因一戰和工業革命對生活厭倦徬徨,所有事物隨時會被戰爭毀滅,自己只是工廠裡的機器。離群索居,和人保持距離掌握更多自己。
為藝術而藝術,不要問藝術品有什麼用它本來就沒用(
但通常在資本主義下被認為沒有用的東西是最珍貴的,因為無法以金錢衡量。
白先勇《台北人》
看一下各名篇,沒時間的話至少要看〈遊園驚夢〉,當中一段以意識流書寫,即不經文法邏輯呈現腦海中光怪陸離的景象,不需要嚴密的時空邏輯和語言邏輯。呈現錢夫人二、三十年前出軌的經驗。錢將軍死前要求守寡。描寫錢夫人在一次宴會酒後腦內的景象。
白先勇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54 AM
王文興《家變》長篇小說
從前的「家變」離開的都是妻兒,但王開頭便寫父親離開。
1A2B3C雙線結構,123為過去ABC為現在,平行蒙太奇的結構。
父親從小疼愛兒子,兒子崇拜父親;但兒子成長中慢慢見到父親的侷限、糟糕的生活習慣,父親無法忍受
兒子出門找爸爸,隱喻台灣父權體制的崩毀。
70年代,蔣經國剛接棒,不確定有沒有政治意涵,但王文興確實寫了父子關係的崩裂。
王:要看現代文學要看喬伊斯、卡謬,不要看紅樓夢那是婦女千人塚(
王:一天的閱讀量要一百字以內、作家一天創作三十字,否則就是沒有道德(要推敲到極致,但王是比較極端的代表
好棒我不讀了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55 AM
看的時候覺得王文筆差,但他是故意的,希望讀者閱讀速度慢,有各種方法可以拖慢(如顛倒字詞),讓讀者感受「有話要說卻礙於語言困境無法訴說」的感覺。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7:57 AM
「精神病患和作家都是一流的人才,都是頑強抵抗現實的人。」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17 AM
Mon, Mar 21, 2022 9:02 AM
歐陽子 《秋葉》後母&兒子亂倫的小說
「每個人都有伊底帕斯情節喇!!!」By歐陽|佛洛伊德信徒•子(不要亂斷人家名字
Freud always tell you that you wanted to fuck your mom.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19 AM
Mon, Mar 21, 2022 8:57 AM
李昂《混聲合唱》〈花季〉
樹是和男性性徵相關的意象(?)
高中女生跟著花匠老伯上山挖樹苗,路上開始想像自己會被強暴,但最後什麼都沒有發生,找到樹苗花匠就走了,反而有樓梯踩空的感覺。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25 AM
七等生 《我愛黑眼珠》
陳若曦《尹縣長》
施叔青(李昂姐,李昂原名施淑芬)《愫細怨》
歐陽子《秋夜》
1960年代末
1.女性受教權上升
2.台灣告別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美援時期啦),走出家庭的婦女有更多展現「新女性」樣貌的題材
3.但尚無女性自覺(即從自己的身體出發,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只
揭示
當時女性的困境,而沒有如何解決女性困境的答案。又,女性主義不夠成熟,無法帶領台灣女性思考出路。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28 AM
瓊瑤
電影刻板、在三廳遊走,但具社會意義:當時的女性以瓊瑤的小說幻想不必受苦的烏托邦,不是真實的台灣社會樣貌但提供婦女想像「另一個世界」的樣子。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35 AM
1970年代 風雨飄搖
1970釣魚台事件
1971退出聯合國
1972中日斷交
1973石油危機
1975蔣介石死了
1978中美斷交
出現大批移民潮(美國、加拿大、澳洲最多),有錢的移民,沒錢的只能強化自信想辦法活下來而:
1.攻擊現代主義詩歌
「現代主義都在寫寫夢、狼、風、昨夜街燈、藍色血液等和台灣社會毫無關係的事物」 攻擊派:關傑明、唐文標、王拓 2.台灣作家經歷失語震撼後掌握寫作方法,得以活動 鄉土文學:黃春明、王禎和、王拓、楊青矗、鍾肇政、宋澤萊
兩邊吵架,一派支持現代主義、一派支持國民黨 現代主義是非常安全的存在,只會挖掘自己的生命靈魂,不會寫出社會弊病;但鄉土文學直指社會問題,為國民黨排斥。 →鄉土文學論戰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42 AM
-黃春明、王禎和(白先勇學弟)1960年代就開始寫作,一開始接觸文學寫現代主義,70年代轉向記憶中的鄉下、家園。
《兒子的大玩偶》、《嫁妝一牛車》
黃春明從宜蘭被退學一路退到台東(?),畫了屋頂上長樹的「家」然後被老師說亂畫。
張愛玲1961抵達台灣,說要環島實為訪問張學良,被國民黨阻止,和作家們吃飯然後被王禎和帶回家(???
王20+ 張41 但是被誤認成女友(?) 要張愛玲出門需要提早一小時。拍臉保養、吃木瓜用湯匙、要求看花蓮的廟、要王禎和看妓院,覺得妓院會有真正的愛情被覺得奇怪。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47 AM
Mon, Mar 21, 2022 8:48 AM
《兒子的大玩偶》意識流手法
文盲坤樹有了新生兒,但唯一能做的是電影看板人,扮成小丑背木質看板,電影都是美國電影,隱喻美國資本主義的重擔壓在台灣人身上。到家後帶妝和兒子相處,睡前才卸妝;後來一日工作改為騎腳踏車,不必化妝揹看板,但兒子認不出卸妝後的父親,隱喻台灣人在美國影響下失去原本面目,必須要失去自己的面目才能得到下一代認同。
→美援至中美斷交時期台灣人的處境
小說大量使用圓框(即括號)為坤樹的思緒,圓框外為現實生活樣貌
就是條尾巴
@alien887755
Mon, Mar 21, 2022 8:56 AM
王拓 來自基隆擅長描寫漁港
楊青矗《工廠人》
鍾肇政 魯冰花、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
洪醒夫、李喬皆描寫農村。
陳映真:左統派,同樣描寫台灣農村但出發點極為不同
三三集刊 朱天文&朱天心成立
朱•張愛玲迷弟•西寧把胡蘭成接到隔壁住,姊妹從小學習易經尚書等書籍,偏向認同中國、崇拜孫文
三三仿易經爻卦
70年代末認為讀書人應該以寫作、文學立定腳跟,但與本土派在天秤兩端,且無法抵抗70年代至80年代的潮流,但留下「讀書人能推動社會變化」想法的痕跡。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中學生 具傳奇色彩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因異域風情吸引台灣人
載入新的回覆
現代文學史
1.反共懷鄉主流
2.失語震撼
《笠山農場》
家裡有錢,從小看中國民間故事(七俠五義、西遊記等),漢字能力好
妻子鍾台妹,傳統同姓不婚,講究門當戶對,兩人私奔,先到日本再至北京,賣碳維生。
台妹:生意做不好賺不到錢就寫作ㄅ,你喜歡嘛
短篇小說集《夾竹桃》 中日戰爭時期由台灣人視角觀察北京被攻陷
回台灣之後分到一筆財產,但後來發現得到肺炎,至台北松山療養院治療,出院後肋骨被切除六根,無法進行勞動。
鍾理和從1950寫到1955 投稿六年進帳零元
1960逝世
五六年後林海音(也是客家人)當聯合報副刊編輯的時候發現鍾理和的文章
一因才華,二因貴人,三習漢字,四曾得奬,1955到1960聯合報副刊大量刊載鍾理和的作品
開《文學雜誌》,但回美國就沒人辦ㄌ,為了辦雜誌找有錢ㄉ白先勇(非夏去找)
夏曾認白大學教授(?
因一戰和工業革命對生活厭倦徬徨,所有事物隨時會被戰爭毀滅,自己只是工廠裡的機器。離群索居,和人保持距離掌握更多自己。
為藝術而藝術,不要問藝術品有什麼用它本來就沒用(
但通常在資本主義下被認為沒有用的東西是最珍貴的,因為無法以金錢衡量。
白先勇《台北人》
看一下各名篇,沒時間的話至少要看〈遊園驚夢〉,當中一段以意識流書寫,即不經文法邏輯呈現腦海中光怪陸離的景象,不需要嚴密的時空邏輯和語言邏輯。呈現錢夫人二、三十年前出軌的經驗。錢將軍死前要求守寡。描寫錢夫人在一次宴會酒後腦內的景象。
白先勇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從前的「家變」離開的都是妻兒,但王開頭便寫父親離開。
1A2B3C雙線結構,123為過去ABC為現在,平行蒙太奇的結構。
父親從小疼愛兒子,兒子崇拜父親;但兒子成長中慢慢見到父親的侷限、糟糕的生活習慣,父親無法忍受
兒子出門找爸爸,隱喻台灣父權體制的崩毀。
70年代,蔣經國剛接棒,不確定有沒有政治意涵,但王文興確實寫了父子關係的崩裂。
王:要看現代文學要看喬伊斯、卡謬,不要看紅樓夢那是婦女千人塚(
王:一天的閱讀量要一百字以內、作家一天創作三十字,否則就是沒有道德(要推敲到極致,但王是比較極端的代表
好棒我不讀了「每個人都有伊底帕斯情節喇!!!」By歐陽|佛洛伊德信徒•子(不要亂斷人家名字
Freud always tell you that you wanted to fuck your mom.樹是和男性性徵相關的意象(?)
高中女生跟著花匠老伯上山挖樹苗,路上開始想像自己會被強暴,但最後什麼都沒有發生,找到樹苗花匠就走了,反而有樓梯踩空的感覺。
陳若曦《尹縣長》
施叔青(李昂姐,李昂原名施淑芬)《愫細怨》
歐陽子《秋夜》
1960年代末
1.女性受教權上升
2.台灣告別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美援時期啦),走出家庭的婦女有更多展現「新女性」樣貌的題材
3.但尚無女性自覺(即從自己的身體出發,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只揭示當時女性的困境,而沒有如何解決女性困境的答案。又,女性主義不夠成熟,無法帶領台灣女性思考出路。
電影刻板、在三廳遊走,但具社會意義:當時的女性以瓊瑤的小說幻想不必受苦的烏托邦,不是真實的台灣社會樣貌但提供婦女想像「另一個世界」的樣子。
1970釣魚台事件
1971退出聯合國
1972中日斷交
1973石油危機
1975蔣介石死了
1978中美斷交
出現大批移民潮(美國、加拿大、澳洲最多),有錢的移民,沒錢的只能強化自信想辦法活下來而:
1.攻擊現代主義詩歌
「現代主義都在寫寫夢、狼、風、昨夜街燈、藍色血液等和台灣社會毫無關係的事物」 攻擊派:關傑明、唐文標、王拓 2.台灣作家經歷失語震撼後掌握寫作方法,得以活動 鄉土文學:黃春明、王禎和、王拓、楊青矗、鍾肇政、宋澤萊
兩邊吵架,一派支持現代主義、一派支持國民黨 現代主義是非常安全的存在,只會挖掘自己的生命靈魂,不會寫出社會弊病;但鄉土文學直指社會問題,為國民黨排斥。 →鄉土文學論戰
《兒子的大玩偶》、《嫁妝一牛車》
黃春明從宜蘭被退學一路退到台東(?),畫了屋頂上長樹的「家」然後被老師說亂畫。
張愛玲1961抵達台灣,說要環島實為訪問張學良,被國民黨阻止,和作家們吃飯然後被王禎和帶回家(???
王20+ 張41 但是被誤認成女友(?) 要張愛玲出門需要提早一小時。拍臉保養、吃木瓜用湯匙、要求看花蓮的廟、要王禎和看妓院,覺得妓院會有真正的愛情被覺得奇怪。
文盲坤樹有了新生兒,但唯一能做的是電影看板人,扮成小丑背木質看板,電影都是美國電影,隱喻美國資本主義的重擔壓在台灣人身上。到家後帶妝和兒子相處,睡前才卸妝;後來一日工作改為騎腳踏車,不必化妝揹看板,但兒子認不出卸妝後的父親,隱喻台灣人在美國影響下失去原本面目,必須要失去自己的面目才能得到下一代認同。
→美援至中美斷交時期台灣人的處境
小說大量使用圓框(即括號)為坤樹的思緒,圓框外為現實生活樣貌
楊青矗《工廠人》
鍾肇政 魯冰花、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
洪醒夫、李喬皆描寫農村。
陳映真:左統派,同樣描寫台灣農村但出發點極為不同
三三集刊 朱天文&朱天心成立
朱•張愛玲迷弟•西寧把胡蘭成接到隔壁住,姊妹從小學習易經尚書等書籍,偏向認同中國、崇拜孫文
三三仿易經爻卦
70年代末認為讀書人應該以寫作、文學立定腳跟,但與本土派在天秤兩端,且無法抵抗70年代至80年代的潮流,但留下「讀書人能推動社會變化」想法的痕跡。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中學生 具傳奇色彩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因異域風情吸引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