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movie 記憶 Memoria (2021) 阿比查邦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
Memoria - Una película de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死亡的感覺如何?」
「我只是靜止了。」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上一次感受到主角因為語言/外貌與所處環境的他者格格不入,是 The Fall 裡的 Stella。
每一次主角在言談間語言的切換,都是一次提醒,他在此地不過是「外來人士」。
錄音間裡 Hernan 用西班牙語叫了 Jessica 一次,他還沉醉在自己的思緒中,沒有反應,第二次 Hernan 改用英語呼喚,幾秒以後他倏然甦醒,是否也代表,人對母語的召喚依然大於其他語言?

餐桌邊,妹妹顧著和妹夫交談,沒有人注意到 Jessica 的異狀,也再次凸顯了他「外來」、「格格不入」的形象。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你為什麼哭,那又不是你的記憶。」
剛看完革命時代不久的我,也在想我為什麼整場都在哭。我不是站在當場的任何一個人,我只是跟著導演編排的記錄見證了那一些香港人的記憶。
是同理吧,太近了,能夠感受到那群人的情緒,那種不安、悲傷,還有更多絕望。每一次銀幕上有人在哭,有人過去抱著他安慰,我的眼淚忍不住就流下。
我想我還算是一個喜歡人的人。因為能感受到那些情緒,所以才會跟著落淚。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我也蠻喜歡 Jessica 分別和年輕 Hernan 與人類學家(沒有鑰匙所以乾脆用長椅擋門真的超級可愛啦吼!)並肩坐著的兩場對比。相較於前者若有似無的客套(可能察覺到對方對自己隱約的好感),和人類學家同座的氣氛更加隨意放鬆而且親暱,會分享自己的詩歌作品,會變魔術取悅對方,會同對方訴說心事。
讓我一度覺得百合好香(?),也解開了前一段 Jesccia 對 Hernan 沒有點明的婉拒。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不知道 Xanax 的藥商看了會不會生氣⋯⋯ (但反正他們市佔率這麼高大概也沒在怕)

想到前幾天近來為健康狀況所苦的朋友,在用了助眠藥物以後感嘆,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對這些用藥產生依賴。
疲憊但無法熟睡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一種慢性折磨。醫生警告 Jessica,用藥可能會鈍化、減弱他對事物、對美的感召,但反過來說,長期失眠又未嘗不會如此?睡眠不足導致的混沌、渾噩,也同樣在腐蝕人的日常,甚至是情緒和心靈。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電影對白內出現了兩篇詩歌、許多篇故事(其中一篇的第二次以具體原音再現),不需要畫面輔助,描述內容的意象已在眼前栩栩如生。人類的想像力真是有趣的東西。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𝐃)))
生命是一種循環。死亡是另一群生命的開端。
少言。台灣阿媽的前身台灣阿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