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2:17 PM
4
「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士、農、工、商四種身份都重要,我卻鍾愛農。
最近看了採集人的野帳及異人茶跡這兩部漫畫,都是關於植物的,一個製標本,一個做茶業。我對植物沒有研究,畫得很真實很好看我還是分不出來,文有文盲,那我就是植物盲了。但是讀了這兩部漫畫,卻破解了我的眷戀。
我猜,我想從農田、山水和植物中,找到媽媽的影子。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2:17 PM
我媽是農村人,自幼就經常對我說: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會下田、煮飯、照顧弟妹了!呸,關我屁事,我又不是你。小時候被媽媽拉去行山,總是不情不願,又熱又累的事誰喜歡啊——到了中學,仍舊覺得山離城市人太遙遠了,與我無關。
機緣巧合下,中學過後就多了行山。走著走著,媽媽的話就浮現在腦海裡,在眼眶描繪出與眼前的景色似而不同的圖像。小女孩出現在眼前,她踏在草上又跑又跳,跑上跑下,她忽然蹲下來,拔出一棵大蘿蔔,頂著烈日跑回家,與家中的雞玩捉迷藏,整個天地都是她的遊樂場,笑聲響徹山嶺……
愈與自身距離得遠,就愈想像得美好。做農民真好啊,活在青山綠水中逍遙自在,還不用讀書。想著想著,就羨慕了,就傻兮兮地跟媽媽說想做農夫,想去讀個農業學系回來。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2:18 PM
「白痴啊你!你知不知道我這麼辛苦從鄉下到城市打工,就是為了不要再務農!農夫收入少又辛苦,比你想像中辛苦千百倍,你連一天的活都做不過來!」媽媽當堂就臭罵我一頓。
多虧當時報讀的農業學系沒有錄取我,不然我應該辛苦得失業了。這也打醒了我,我真是太天真了,看不到媽媽過去的辛勞和傷痛。農民是最下賤的,千選萬選都不要選農業,這番話直至我出來工作才遏止。
媽媽你怎可以如此唾棄孕育你的職業呢,我沒有頂嘴,只在媽媽眉飛色舞地講她家鄉的雞和菜是如何美味的時候,偷偷地憧憬。她家的菜是小小的,哪有現在在街市買到的便宜又大棵,她卻偶爾會嫌棄它們不及自家的美好,如同外人總不及親生仔可愛。蔬菜的成長與媽媽相連,我可能也流著半個農民的血,這份血脈的憐惜只得反映在欣賞山野與植物之間,沒有半點作為。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2:18 PM
我總覺得媽媽是聰明的,這份聰明不是學歷上,而是做事的靈活和知識上。隨著看的書愈多,對農業和人類的歷史有更深了解,農民在我腦中的印象就不再是蠢蠢的野蠻人,一個農民擁有的技術和知識,絕不下於一個讀書人,只是層面不同罷了。就像我讀了這麼多年書,還是對種植一竅不通。媽媽卻會很多,什麼草對什麼病有作用,怎麼做菜,哪裡痛按哪個穴位,跟身體有關的她最懂了,這也是一個農民最重視的。
我不懂,所以去看,去想像,去搜集資料。媽媽童年的身影,在我心中愈來愈清晰,一花一草都是建構著她的基石,活活地顯出來。不知不覺,我筆下與農有關的畫面與人物,都帶著媽媽的影子,帶著我那不切實際的美好想像。
媽媽那時候到底是怎樣過活的呢?再多的資料,也不過是畫。我一輩子都在追尋,一輩子都無法體會。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2:21 PM
Tue, Mar 8, 2022 12:24 PM
今天在圖書館看漫畫以及吃飯時有感。
不過話說回來,我做過的工作卻更偏向爸爸,大概是我不服氣吧,他老是說工人不適合女生,我偏要覺得自己做得到,也想了解爸爸做什麼。雖然實際的行業還是跟爸爸差很遠,他的辛苦很多就是了。自從做過這些行業,就明白爸爸的手為何總是髒的,那份污垢是怎麼清潔都洗不掉,臉也髒髒的,衣服也髒髒的;要面對的挑戰可能是什麼,工作環境可能有多危險,靈活的思考到底為何,用盡氣力時的身體……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2:50 PM
純粹有感而發,文章不通順或混亂請見諒
棉棉棉子✨
@0919ye
Tue, Mar 8, 2022 1:06 PM
月餅這篇有少少散文的感覺wwwww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07 PM
棉棉棉子✨
: 是 是散文WWW
棉棉棉子✨
@0919ye
Tue, Mar 8, 2022 1:11 PM
天天向上、月餅
:
feel到對家人真摯溫馨嘅情感
天天向上、月餅
@hkopenh038172
Tue, Mar 8, 2022 1:38 PM
棉棉棉子✨
:
每次寫散文都會提到家人 都對家人有一份情
棉棉棉子✨
@0919ye
Tue, Mar 8, 2022 3:56 PM
天天向上、月餅
: 我明~如果係我我都會寫家人
載入新的回覆
最近看了採集人的野帳及異人茶跡這兩部漫畫,都是關於植物的,一個製標本,一個做茶業。我對植物沒有研究,畫得很真實很好看我還是分不出來,文有文盲,那我就是植物盲了。但是讀了這兩部漫畫,卻破解了我的眷戀。
我猜,我想從農田、山水和植物中,找到媽媽的影子。
機緣巧合下,中學過後就多了行山。走著走著,媽媽的話就浮現在腦海裡,在眼眶描繪出與眼前的景色似而不同的圖像。小女孩出現在眼前,她踏在草上又跑又跳,跑上跑下,她忽然蹲下來,拔出一棵大蘿蔔,頂著烈日跑回家,與家中的雞玩捉迷藏,整個天地都是她的遊樂場,笑聲響徹山嶺……
愈與自身距離得遠,就愈想像得美好。做農民真好啊,活在青山綠水中逍遙自在,還不用讀書。想著想著,就羨慕了,就傻兮兮地跟媽媽說想做農夫,想去讀個農業學系回來。
多虧當時報讀的農業學系沒有錄取我,不然我應該辛苦得失業了。這也打醒了我,我真是太天真了,看不到媽媽過去的辛勞和傷痛。農民是最下賤的,千選萬選都不要選農業,這番話直至我出來工作才遏止。
媽媽你怎可以如此唾棄孕育你的職業呢,我沒有頂嘴,只在媽媽眉飛色舞地講她家鄉的雞和菜是如何美味的時候,偷偷地憧憬。她家的菜是小小的,哪有現在在街市買到的便宜又大棵,她卻偶爾會嫌棄它們不及自家的美好,如同外人總不及親生仔可愛。蔬菜的成長與媽媽相連,我可能也流著半個農民的血,這份血脈的憐惜只得反映在欣賞山野與植物之間,沒有半點作為。
我不懂,所以去看,去想像,去搜集資料。媽媽童年的身影,在我心中愈來愈清晰,一花一草都是建構著她的基石,活活地顯出來。不知不覺,我筆下與農有關的畫面與人物,都帶著媽媽的影子,帶著我那不切實際的美好想像。
媽媽那時候到底是怎樣過活的呢?再多的資料,也不過是畫。我一輩子都在追尋,一輩子都無法體會。
不過話說回來,我做過的工作卻更偏向爸爸,大概是我不服氣吧,他老是說工人不適合女生,我偏要覺得自己做得到,也想了解爸爸做什麼。雖然實際的行業還是跟爸爸差很遠,他的辛苦很多就是了。自從做過這些行業,就明白爸爸的手為何總是髒的,那份污垢是怎麼清潔都洗不掉,臉也髒髒的,衣服也髒髒的;要面對的挑戰可能是什麼,工作環境可能有多危險,靈活的思考到底為何,用盡氣力時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