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Sun, Feb 13, 2022 1:54 PM
Sun, Feb 13, 2022 2:01 PM
13
網紅淨山清掉130公斤玻璃酒瓶事件
想知道「覺得是文物」與「覺得是垃圾」的比例各有多少
討論歡迎,勿筆戰
你覺得霞喀羅古道上的玻璃瓶算文物還是垃圾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1:55 PM
笑死 最後一個最多
berry5939
Sun, Feb 13, 2022 1:56 PM
當時的垃圾,現在的文物
現在就是文物
pasta6975
Sun, Feb 13, 2022 1:57 PM
不然為什麼大同寶寶會被人當經典收藏?
goose514
Sun, Feb 13, 2022 1:57 PM
我誠實的說,要不是這個網紅惹爭議,我真的不知道那是文物(沒去過那個地方),以為是垃圾⋯
soup8007
Sun, Feb 13, 2022 1:59 PM
垃圾放得夠久,就能原地升級耶..
spider926
Sun, Feb 13, 2022 2:00 PM
垃圾+50發出一陣白光變成文物了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2:01 PM
Sun, Feb 13, 2022 2:58 PM
我自己要再多一百年才會覺得算文物
現在要當文物也不是不行,不過那邊有立個告示牌嗎? 如果不是網紅而是某個行善不欲人知的民眾,也有可能哪天就被淨化掉...
tako8346
Sun, Feb 13, 2022 2:01 PM
不是130喔?重量沒包含網紅就是。
toro6555
Sun, Feb 13, 2022 2:01 PM
垃圾一票,沒看到有什麼價值
在那邊生活的動物:幹
litchi3955
Sun, Feb 13, 2022 2:01 PM
畢竟是+50嘛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2:01 PM
對耶130,加回去
walrus8135
Sun, Feb 13, 2022 2:01 PM
因為看到說其實有標示就
既然都有標示有研究了大概就不能算普通垃圾吧
litchi3955
Sun, Feb 13, 2022 2:02 PM
ಠ_ಠ: 有吧,大的說明看板跟小的環境告示牌好像都有設置內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2:04 PM
litchi3955: 原來如此,那就是網紅沒做功課了
eel7548
Sun, Feb 13, 2022 2:06 PM
以後隨手丟垃圾可以說我正在製造文物?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2:06 PM
笑死 發文之前根本沒想到量子文物會最高票
libra5716
Sun, Feb 13, 2022 2:07 PM
eel7548
Sun, Feb 13, 2022 2:07 PM
不過當地的文物(?)有人在研究就是了,所以要有人研究才算(X
eel7548
Sun, Feb 13, 2022 2:08 PM
libra5716: 聖母峰的文物不能隨便拿下來,有些已經是地標了告訴攀爬的人這裡是哪裡(X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2:08 PM
libra5716: 這個真的不少,之前就有聽說,有的屍體還會變成類似地標的東西
當地政府不是不想清,是清下來成本太高,而且伴隨巨大的危險
bbq3070
Sun, Feb 13, 2022 2:09 PM
Sun, Feb 13, 2022 2:10 PM
我覺得要討論的話應該先從「歷史學的角度上 這個的價值在哪裡」之類的 因為平常的確比較少接觸這方面的事情,可能我們比較難體會為什麼這個很重要/重要的點的感覺,就會直接有人用「這是有年代的酒瓶」直接思考選項而忽略某些角度
witch554
Sun, Feb 13, 2022 2:11 PM
不知道有沒有山友可以解說 畢竟我們也都外行人
網紅先學會不要在山上洗頭業配洗髮精就好ㄏㄏ
bbq3070
Sun, Feb 13, 2022 2:15 PM
Sun, Feb 13, 2022 2:16 PM
以我自己的主觀淺學來講,這可能關聯到台灣的土地開發進度(日治後台灣開始工業化,所以開墾區域或進度會有很多因素需要探討)、酒類銷售進口、人民工作性質等等題材,所以在這方面它可能才有它的價值在 大概
tako8346
Sun, Feb 13, 2022 2:16 PM
告示牌來惹~
olive4055
Sun, Feb 13, 2022 2:18 PM
我覺得既然都寫在告示牌了,那就是有價值的文物,但有人覺得是垃圾,所以只要不去淨山,他就是介於文物和垃圾的疊加存在
toro6555
Sun, Feb 13, 2022 2:20 PM
那我問一下,那三個酒瓶旁邊有別的酒瓶嗎,就像噗首那張照片那樣?
jaguar5909
Sun, Feb 13, 2022 2:34 PM
蚤之市賣很多這種日治時代的「垃圾」
雖說去逛蚤之市真的可以看到很多日治時期顏色漂亮造型特殊的玻璃瓶,但價格就....只能看看就好
raisin9475
Sun, Feb 13, 2022 2:36 PM
可以理解有人覺得是文物該好好保存
但同時也能理解有不理解的人覺得是垃圾
所以發生只覺得惋惜
沒什麼對網紅的憤怒
pisces6000
Sun, Feb 13, 2022 2:45 PM
單論網紅這事情的話,有告示牌+當時有旁人勸阻,網紅依然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覺得這是垃圾要丟掉的話,那網紅問題比較大。
跟那些酒瓶是文物還是垃圾關係感覺不大。
witch8180
Sun, Feb 13, 2022 2:59 PM
關於垃圾這件事
可以看馬雅人寫的那篇
我覺得最淺顯易懂
也有講年份的問題
放上一小段
wizard1118
Sun, Feb 13, 2022 3:01 PM
本來覺得算垃圾(但也不會想撿)
但都有立告示牌 當時也有山友提醒
那就真的是白目了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3:09 PM
影片已經被刪了,我沒看過
當時有山友提醒嗎?上面pisces句末有「的話」,是假設還是確實有呀?
leek874
Sun, Feb 13, 2022 3:34 PM
圖片支援
muffin4376
Sun, Feb 13, 2022 3:55 PM
我理解的文物是有歷史性跟稀少性的東西,如果是日治時期的垃圾,我想全台灣應該還有很多吧,而且那些東西放在那裡除了有害環境,我實在想不出會有什麼人因為這裡有日治時期的垃圾就特別跑來看
如果是文物的話,應該要集中起來管理,而不是僅有草草設立告示牌吧
muffin4376
Sun, Feb 13, 2022 3:57 PM
被歸類為文物的話,隨之而來的法律責任也會變得嚴重,更該好好保存而不是任人撿拾吧
jaguar5909
Sun, Feb 13, 2022 4:06 PM
雖然知道是公家機關人手不足
但這個看起來已經是經過調查整理
為什麼不是利用現代科技,譬如衛星定位標記出各類玻璃瓶出現的位置,再整理那些文物至研究室之類反而是留在山上;如果有留在遺跡上的必要,為何沒有更加詳細在該地點做標示或是圍起做警示?
對於考古一般人的確不懂很多眉角,但這些文物草率隨便的留在山上,或是以維持山林原貌為由,不加強警示告示,反而覺得保存得相當隨便,更別說或許還被有心人拾走轉賣。
tako8346
Sun, Feb 13, 2022 4:10 PM
Sun, Feb 13, 2022 4:10 PM
你都說不懂很多眉角、難怪如此理想化覺得網紅沒錯。
pisces6000
Sun, Feb 13, 2022 4:11 PM
在別處看到的他們的聲明,看起來就是純粹白目而不是無知。
lion8875
Sun, Feb 13, 2022 4:12 PM
或許文物的維護處理有分等級? 這些酒瓶以文物來說, 才剛從垃圾升等上來而已(欸
jaguar5909
Sun, Feb 13, 2022 4:13 PM
tako8346: 我又沒有覺得網紅沒錯啊= =
只是覺得文物保存可以這麼「隨性」嗎?
ಠ_ಠ
Sun, Feb 13, 2022 4:17 PM
pisces6000:
老老實實發公告道歉
開開心心發公告自燃
litchi3955
Sun, Feb 13, 2022 4:18 PM
jaguar5909: 有時候也是資源有限吧,仰仗民眾的公德心。
仔細想想台灣大部分的古蹟,有心要破壞都蠻好破壞的不是嗎?沒有什麼全方位的保護系統
rice9802
Sun, Feb 13, 2022 4:31 PM
Sun, Feb 13, 2022 4:32 PM
關於為什麼留在那裡可以看
台大考古的這篇
臺大考古—考古學實踐在臺灣 on Facebook
跟瑪雅人的這篇
Facebook
rice9802
Sun, Feb 13, 2022 4:33 PM
玻璃有什麼用處可以看這位噗友寫的
@sasintecia - 我覺得整件事最瞎的搞不好是上山煮香料熱紅酒(欸) 為那種有錢但有點假掰的現代...
muffin4376
Sun, Feb 13, 2022 4:56 PM
我覺得古蹟跟文物應該不同,只要是被認定為古蹟,連修繕都需要事前申請,以至於很多人為了避免自己的財產變成古蹟而故意破壞
文物的話,至少得列冊管理、拉出封鎖線,而不是跟現代垃圾混雜在一起,如果覺得人手不足、難以管理,那也得將屬於文物的部分篩選並妥善存著,這次因為是網紅的公開行動而為人所知,但難保下次整批被偷走而無法究責
網紅的態度的確白目,但這並不會改變我認為是垃圾的想法
waffle7294
Sun, Feb 13, 2022 5:04 PM
muffin4376: 同意,對台灣一般大眾來說沒有好好保存就是垃圾,我們就是適合看處理得好好放在展示櫃或封鎖線裡的文物。最好直接封起來研究用就好,一般人想看有機會自己去國外找找看吧。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14 PM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一提到文物就是一定要圍起來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14 PM
這樣的話當初封山是最好的選擇
witch8180
Sun, Feb 13, 2022 5:15 PM
muffin4376: 認同需要管理的部分
但原址保存是因為它與它所在的空間有聯繫
移走會失去原有的脈絡
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夠挪進博物館
古蹟、文物和考古遺址的保存方法不同,我認同這的確需要管理與加強對文化資產方面的科普
要認為它是垃圾我也沒意見啦……垃圾對於考古學家很重要XD不過這樣講我還是有點難過哈哈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15 PM
真這樣講那那條古道就封鎖起來不給進啊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16 PM
圍起來封鎖然後不給進,但還是會有人跟網紅一樣爬黑山
witch8180
Sun, Feb 13, 2022 5:16 PM
pisces1196: 同意你,真的不是所有東西都要圍起來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19 PM
Sun, Feb 13, 2022 5:20 PM
台人有多少人是因為區域圍起來但是有看到以往漂亮的照片還是會想賭想探索爬過去的,淨山網紅就曾經爬過黑山,還有高雄萬山岩也是一堆人因為林務局的默許跑去爬黑山但有小白攀上去所以出了問題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20 PM
登山網紅還寫出這不是秘密大家都爬黑山事後通報林務局還怪他們不作為,如果真的要作為就是圍起來然後那條道路封閉不給進
tako8346
Sun, Feb 13, 2022 5:21 PM
不管有沒有照闖啊
litchi3955
Sun, Feb 13, 2022 5:23 PM
Sun, Feb 13, 2022 5:23 PM
這根本是瞎妹吧⋯⋯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23 PM
把台灣大眾認為那是垃圾所以是常態不能夠苛責單位要負責圍起來不讓人進去,可是當初要求要開山的人可不少,正確來說應該是要補足相關知識並且成為一種常識‧怎麼到了這裡就說大家認為那是垃圾所以應該圍起來,那這樣乾脆回歸10年前封起來只有申請才給進去一發現就勞動服務好了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25 PM
Sun, Feb 13, 2022 5:25 PM
過去幾十年就是因為封山才導致一群人對台灣的山林文化及歷史過於不負責任,但到了國外卻又是低姿態願意配合當地,這樣也未免太可悲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26 PM
就承認這群人當初想藉此打知名度然後搶攻國內旅遊市場,但卻因為自己的自傲導致失敗了這樣
bbq9647
Sun, Feb 13, 2022 5:26 PM
都有放公告跟山友提醒了還能護航是政府沒整片圍起來的錯 台灣鯛真的可憐哪(想到一堆沙灘也是一堆白癡自己亂游出事害政府要整片圍起來 搞到後面的人連玩沙踏浪的機會都沒有 可撥人民素質w
waffle7294
Sun, Feb 13, 2022 5:28 PM
pisces1196: 我其實也同意你應該要補足知識,但是社會習慣就是人形成的。如果很多人就覺得做功課不是必要,但自己會不小心丟到文物被苛責很無辜,那或許說明台灣人就只適合看被整理好的文物
風俗民情不同囉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28 PM
waffle7294: 那為什麼去國外就願意配合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29 PM
不就是因為長期縱容才導致這樣的民情延續,現在是民國111年不是民國76年前.....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30 PM
而且裡面還有爬爬嚮導,去國外就願意做功課但在國內就是別人都要配合我有點......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31 PM
Sun, Feb 13, 2022 5:35 PM
現在一堆高中以上學歷吧,如果念到高中或大學以上還要跟民國76年以前因環境導致知識不足的人比會不會有點太可悲
waffle7294
Sun, Feb 13, 2022 5:31 PM
pisces1196: 不是去國外就願意配合,而是台灣人如果就是這麼難教,那封起來是最好的辦法。看上面留言多少人不喜歡「隨性」保存的文物。我們這種明明是在哪裡都願意配合的人在台灣看不到只好去國外看了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33 PM
我個人認為白人還比較機掰,台灣人如果願意是可以進步的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34 PM
Sun, Feb 13, 2022 5:34 PM
只是高傲常常蒙蔽了雙眼,而且很莫名的對國內人就莫名覺得高人一等
lemon4209
Sun, Feb 13, 2022 5:34 PM
如果說玻璃瓶是隨意放在路邊被當垃圾還有話講,問題今天他們明明知道要去的地方就是以駐在所等遺跡而聞名的古道,連點功課都不做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36 PM
pita2808: 如果你說這次統籌活動的人的話,有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36 PM
Sun, Feb 13, 2022 5:37 PM
他有在靠北山林大小事寫得很清楚他自己的理念
lemon4209
Sun, Feb 13, 2022 5:37 PM
文物又不能幫他們賺錢就是垃圾,而山林可以
pisces1196
Sun, Feb 13, 2022 5:47 PM
就因為一般人眼中可能無法分辨那是垃圾還是文物,所以才會依靠嚮導,但如果嚮導錯了卻因為自身的高傲不願意去面對反而想用民意來壓,那說真的團員根本是白花錢
tomato8630
Mon, Feb 14, 2022 1:12 AM
其實林務局也說了,經檢查他們清掉的那一大袋只有三四瓶是日治時期的酒瓶
其他大多都是高粱酒保力達B等這幾年的玻璃瓶
說真的啦,明明是文物,平常讓它跟一般垃圾堆在一起,出事了才一堆人跳出說那是寶
也是挺悲哀的
pisces1196
Mon, Feb 14, 2022 1:22 AM
那就封山啊
pisces1196
Mon, Feb 14, 2022 1:27 AM
考古學專業說的不重視,那就照上面說的圍起來都不要進去不是更好
ham9959
Mon, Feb 14, 2022 1:32 AM
那邊是真的有很多明顯是現代垃圾...
也可以看到米酒和可口可樂曲線瓶之類ㄉ
ham9959
Mon, Feb 14, 2022 1:33 AM
每次去都覺得哪天被誤清也不奇怪
結果就真的發生ㄌ...
nori4221
Mon, Feb 14, 2022 1:35 AM
像垃圾的文物跟真正的垃圾擺在一起那麼久,被人清掉也不意外吧⋯
ham9959
Mon, Feb 14, 2022 1:43 AM
所以我覺得疊加態的選項非常貼切
witch8180
Mon, Feb 14, 2022 1:59 AM
1.網紅在當地山友的提醒下及有立牌的狀況下依然取走酒瓶(已道歉並將影片下架)
2.嚮導團隊未制止,嚮導須有登山自然與人文的訓練(引用雪羊視界之文章),團隊粉專也說會分享「美麗的文化背景」,事後卻說那是垃圾並且未道歉(可能他們覺得那不美麗?)
3.年份長短並非問題,現今也有人做現代廢棄物之考古,研究遺址形成過程,垃圾也為考古研究中重要的一環
4.原地保留本就為保存方法之一,並不是所有文物都能夠搬進博物館,保留其文化脈絡也很重要,全部圍起來是一刀切的做法,且酒瓶散落範圍廣,真的要認識當地、登山或是做環保可以依法申請並請了解當地文化背景的嚮導去進行
5.我不認為說「臺灣人習慣就這樣啊」就可以帶過所有事情或是說全部圍起來就好,不然不管再過多久都還是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政府的確要探討更好的方法去管理,也要加強文資科普
rice9802
Mon, Feb 14, 2022 2:05 AM
witch8180: 認同
shake7305
Mon, Feb 14, 2022 2:07 AM
我覺得嚮導團隊事後的回應就很見笑轉生氣…
pisces1196
Mon, Feb 14, 2022 2:08 AM
witch8180: 因為一堆人就認為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好談的XD
witch8180
Mon, Feb 14, 2022 2:09 AM
pisces1196: 臺灣人習慣就這樣啊XD(不要亂學
tako8346
Mon, Feb 14, 2022 2:50 AM
tako8346
Mon, Feb 14, 2022 2:52 AM
來
霞喀羅古道的美麗與哀愁~石鹿~養老一日大縱走/二次大戰日軍鍋子竟然還有人在用 !?
看看告示牌有多少個多大
puma5924
Mon, Feb 14, 2022 3:01 AM
沒看影片,但有看到截圖是網紅講說林務局先前有來清過,那他們是不是故意選這時間,就可以美化自己的形象又不用撿那麼多垃圾了……結果還撿到文物
tako8346
Mon, Feb 14, 2022 3:08 AM
對了關於露營跟封山
霞喀羅滿帳篷卻嘸人 山友背設備上山看傻@東森新聞 CH51
witch8180
Mon, Feb 14, 2022 3:09 AM
是說那個告示牌我看最近貼的照片已經重新立好ㄌ
tako8346
Mon, Feb 14, 2022 4:19 AM
soba6926
Mon, Feb 14, 2022 6:10 AM
1.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如果看到酒瓶,真的會覺得是垃圾;但告示牌有說,且有淵源背景的情況下,認同這類酒瓶是一種文物的概念。
2. 雖然告示牌有說,但感覺一般的情況下好像很容易忽略或沒看到…不過既然要辦這類活動,應該要多加注意目的地環境跟規則細節。
3. 覺得網紅有道歉下架並且有歸還酒瓶就好…過度追殺不是什麼好現象…問題是那篇淨山策畫人的聲明很白目
raisin9475
Mon, Feb 14, 2022 6:44 AM
soba6926: 推
嚮導團後面的聲明真的是油罐車
pisces1196
Mon, Feb 14, 2022 6:48 AM
一開始沒人要追殺,後面罐頭訊息跟嚮導團嗆人才導致事情擴大
pisces1196
Mon, Feb 14, 2022 6:49 AM
不然把官方協作請出來,不亂嗆道個歉事情就沒了
pisces1196
Mon, Feb 14, 2022 6:51 AM
畢竟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故事價值就是沒了,不懂為什麼要亂嗆而且自身行為也並不符合自訂的登山準則
tako8346
Mon, Feb 14, 2022 7:42 AM
soba6926: 2告示牌很大而且那一區應該至少4個告示牌。是要多能忽略啦。
soba6926
Mon, Feb 14, 2022 8:14 AM
反正我是以自己角度出發想想(雖然本人根本也懶得出門玩就是惹)可能告示牌簡介出去玩的時候大概瞄不會細看,也不是會去動路上東西的人。阿我也說啦他們既然要辦活動應該要深入了解場地的情況吧~
載入新的回覆
想知道「覺得是文物」與「覺得是垃圾」的比例各有多少
討論歡迎,勿筆戰
現在就是文物
現在要當文物也不是不行,不過那邊有立個告示牌嗎? 如果不是網紅而是某個行善不欲人知的民眾,也有可能哪天就被淨化掉...
在那邊生活的動物:幹
既然都有標示有研究了大概就不能算普通垃圾吧
以後隨手丟垃圾可以說我正在製造文物?當地政府不是不想清,是清下來成本太高,而且伴隨巨大的危險
網紅先學會不要在山上洗頭業配洗髮精就好ㄏㄏ
雖說去逛蚤之市真的可以看到很多日治時期顏色漂亮造型特殊的玻璃瓶,但價格就....只能看看就好
但同時也能理解有不理解的人覺得是垃圾
所以發生只覺得惋惜
沒什麼對網紅的憤怒
跟那些酒瓶是文物還是垃圾關係感覺不大。
可以看馬雅人寫的那篇
我覺得最淺顯易懂
也有講年份的問題
放上一小段
但都有立告示牌 當時也有山友提醒
那就真的是白目了
當時有山友提醒嗎?上面pisces句末有「的話」,是假設還是確實有呀?
如果是文物的話,應該要集中起來管理,而不是僅有草草設立告示牌吧
但這個看起來已經是經過調查整理
為什麼不是利用現代科技,譬如衛星定位標記出各類玻璃瓶出現的位置,再整理那些文物至研究室之類反而是留在山上;如果有留在遺跡上的必要,為何沒有更加詳細在該地點做標示或是圍起做警示?
對於考古一般人的確不懂很多眉角,但這些文物草率隨便的留在山上,或是以維持山林原貌為由,不加強警示告示,反而覺得保存得相當隨便,更別說或許還被有心人拾走轉賣。
在別處看到的他們的聲明,看起來就是純粹白目而不是無知。
只是覺得文物保存可以這麼「隨性」嗎?
老老實實發公告道歉
開開心心發公告自燃
仔細想想台灣大部分的古蹟,有心要破壞都蠻好破壞的不是嗎?沒有什麼全方位的保護系統
台大考古的這篇
文物的話,至少得列冊管理、拉出封鎖線,而不是跟現代垃圾混雜在一起,如果覺得人手不足、難以管理,那也得將屬於文物的部分篩選並妥善存著,這次因為是網紅的公開行動而為人所知,但難保下次整批被偷走而無法究責
網紅的態度的確白目,但這並不會改變我認為是垃圾的想法
但原址保存是因為它與它所在的空間有聯繫
移走會失去原有的脈絡
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夠挪進博物館
古蹟、文物和考古遺址的保存方法不同,我認同這的確需要管理與加強對文化資產方面的科普
要認為它是垃圾我也沒意見啦……垃圾對於考古學家很重要XD不過這樣講我還是有點難過哈哈
其他大多都是高粱酒保力達B等這幾年的玻璃瓶
說真的啦,明明是文物,平常讓它跟一般垃圾堆在一起,出事了才一堆人跳出說那是寶
也是挺悲哀的
也可以看到米酒和可口可樂曲線瓶之類ㄉ
結果就真的發生ㄌ...
所以我覺得疊加態的選項非常貼切2.嚮導團隊未制止,嚮導須有登山自然與人文的訓練(引用雪羊視界之文章),團隊粉專也說會分享「美麗的文化背景」,事後卻說那是垃圾並且未道歉(可能他們覺得那不美麗?)
3.年份長短並非問題,現今也有人做現代廢棄物之考古,研究遺址形成過程,垃圾也為考古研究中重要的一環
4.原地保留本就為保存方法之一,並不是所有文物都能夠搬進博物館,保留其文化脈絡也很重要,全部圍起來是一刀切的做法,且酒瓶散落範圍廣,真的要認識當地、登山或是做環保可以依法申請並請了解當地文化背景的嚮導去進行
5.我不認為說「臺灣人習慣就這樣啊」就可以帶過所有事情或是說全部圍起來就好,不然不管再過多久都還是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政府的確要探討更好的方法去管理,也要加強文資科普
2. 雖然告示牌有說,但感覺一般的情況下好像很容易忽略或沒看到…不過既然要辦這類活動,應該要多加注意目的地環境跟規則細節。
3. 覺得網紅有道歉下架並且有歸還酒瓶就好…過度追殺不是什麼好現象…問題是那篇淨山策畫人的聲明很白目
嚮導團後面的聲明真的是油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