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5 AM
30
12
【
20220204疫情記者會
】
陳時中:本土病例25位,居隔間陰轉陽11位。境外移入46例,23例落地採檢,23例居家檢疫採檢。
以地區來講,高雄昨天12例,9例跟高雄港有關,其中3例隔離期滿採檢陽性,其他是居隔期間有症狀採檢陽性。
但高雄有個防疫旅社同一樓層數位確診,目前採取旅社預防式清空到集檢所,召回1/19以後入住旅客採檢,疫調在進行,未來再輔以基因定序資料,釐清旅社情況。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6 AM
陳時中:宜蘭礁溪旅社所延伸出的案例,現在都居住在高雄、台南區域。今天增加3位,都是幼兒園案件已匡列,2位祖父母19132、19133,1位陪病家屬19092,都是陰轉陽。
最早案例18443,橘色圈圈,再加上台南友人18703、高雄友人、幼兒園小朋友,基因定序都一樣。跟高雄港基因定序不同,是一條不同的序列。從宜蘭把病毒在高雄群聚,不是高雄港經社區進來。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6 AM
陳時中:房仲到圓山延伸到點點幼兒園的老師確診,學校小朋友很多染疫。今天2位是原來已被匡列的小朋友及家人,防疫旅館居隔陰轉陽,影響比較小。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6 AM
遠雄個案漸漸步入尾聲,從亞旭多人染疫,這段時間努力,匡列算很完全,漸漸較少。昨天增加1位,在家居隔快篩陽性,再採檢陽性,在家獨居1人,1人1戶。
現在對遠雄園區,2/7全體PCR,通行證改發,檢驗PCR陰性才能用通行證進到園區工作,才能確保遠雄園區在安全情況下復工。有零星個案採陽,輕症去防疫旅館,重症送醫。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7 AM
陳時中:18514龍潭案,放假多2例,是家屬,對社區影響不高。看來未延燒,監測到2/13。18183案沒有周圍案子,今天監測期滿結案。
大同公司、桃園市政府目前不知源頭,可是基因定序跟桃機一樣,目前沒有看到其他,持續觀察。18687是八德被驗出,一採Ct值40,二採Ct值18,判斷一發病即採到,Ct值40對社區影響小,持續觀察。
現在正在燒的是日翊物流公司,監測已採檢1250人,250人在旅社或集檢所隔離14天,1000人隔離5天再採。昨天有10案都是首度採檢,目前最關注。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7 AM
Fri, Feb 4, 2022 10:17 AM
中視:日翊物流公司現在感染持續擴大,有找到感染源?
陳時中:日翊還沒有直接的連結,不過有基因定序的連結,跟桃園主要的病毒株是同一株。不過人跟人之間的直接連結,目前還沒看到。有些足跡的可能性,稍微薄弱一些。目前是第一波對抗,大規模採檢希望盡量能檢驗出來,才能看延伸範圍多大。防火牆目前做得蠻大的,希望匡在裡面。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9 AM
🔺1/28-2/3境外移入個案定序
羅一鈞:這週檢出16例Omicron,沒有Delta。累計共驗出Omicron有422例境外移入、222例本土。
422例境外移入還是20-50歲為主,其中300多位突破性感染。96%可在7天內被驗出,98.6%在10天內被驗出,422例都是在檢疫處所被驗到。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9 AM
羅一鈞:本土從1/1公布516例,近1週0-9歲個案數較多,排名第4,大多數在20-40多歲。新增首例本土Omicron中重度個案,中度肺炎,是18548,亞東住院病患,70多歲本國籍女性,未接種疫苗,多重慢性病史。1月下旬院內篩檢PCR陽性,胸部X光顯示右側有中度肺炎,主治醫師並無需提供氧氣治療,瑞德西韋治療後即改善,未住到加護病房。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9 AM
Sat, Feb 5, 2022 5:42 AM
中央社:本土首例Omicron中度肺炎個案,用藥使用瑞德西韋,年前到貨採購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目前有使用在個案上?
莊人祥:其實目前使用不多,輝瑞有3200人份,目前使用5人份。MSD(默沙東)有1976人份,目前還沒使用。5人份主要針對輕症、中度症狀病人,可能有高風險疾病,譬如年齡較大65歲、糖尿病等等這類病人。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19 AM
中視:目前多起照顧確診幼童的照顧者染疫,對照顧者照顧時做規範?
陳時中:其實很難區分是照顧而染疫還是本來已經被染疫,目前看到一起隔離或一起到醫院,相互染疫是有一些。
判斷基礎以原本染疫風險高的人為優先,第二是身體重症風險低,以這兩者為原則,畢竟照顧小孩有很多很多需注意的事。既然進去,很難靠其他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因為病房是風險區,等於汙染區,很難防護。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20 AM
東森:春節後防疫規定是鬆綁還是更嚴謹?
陳時中:這段時間有些個案,不過在地方的努力也匡列得很好,沒有大量爆發。亞旭幾10個染疫,不過很快在成立前進指揮所,地方跟遠雄、各公司的合作,把它控制下來。
這段時間沒有大規模疫情變化,但是國際疫情仍然緊張,昨天世界320幾萬,死亡1萬1。前段時間1天300多萬人,最高曾超過400萬,死亡人數4千~6千,現在升到1萬1。
不是病毒特別厲害,前段時間染疫多累積數目,後面死亡相對多。WHO警告雖然染疫率高、都是輕症,不代表能輕忽,最終要看重症人數,看醫療量能承受度。不能讓染疫率變太高,母數一旦大,重症相對多,造成醫療負荷。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21 AM
陳時中:我們因應措施不放鬆,輕症分流,希望降低醫療負擔,專心治療中、重度以上。2/8大概沒有大幅更動為原則,還有元宵節,再觀察。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21 AM
TVBS:泰國在2月底開始免隔離,越南在3月底開放國際旅遊,台灣的隔離未來可能縮短?
陳時中:疫情目前的情況,縮短勢必在行,專家會議討論轉換。越南大概沒那麼快,我們不會採用泰國一下子全開的策略,我們是逐步、階段,視台灣疫情發展跟醫療量能,在控制範圍內。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21 AM
彩蛋①:自主的意義。
阿中部長:自主健康管理顧名思義,自主很重要,自己要有清楚的認知。戴口罩有幫助,社交距離太近有風險。為了自己、家人、社會,太接近的盡量不要,盡量不跟非特定人接觸。一定要跟不認識的一起吃飯,政府不見得每個都管得到。自主就是自己管自己,不然就不用自主健康管理,國民素質越高,自主性越好,當然就可以做得越好。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10:22 AM
彩蛋②:過年說壞話。
民視:柯文哲把高端和密醫連結,說密醫不見得醫術差,但是上法庭必敗?
阿中部長:這個講法很奇怪,密醫就是沒有法定資格。高端取得台灣EUA,有台灣法定資格。不是因為國產發給他EUA,是很多專家根據科學證據、提出的數據給他EUA。世界目前至少有7個,紐西蘭、泰國、印尼都認證。以執照來說,不但在台灣有效,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效。WHO正在給他考試中,看起來通過的機會也蠻高的。
呸姬
@a60419a
說
Fri, Feb 4, 2022 11:11 AM
謝謝整理
菇毛🍄
@peigu
Fri, Feb 4, 2022 11:14 AM
謝謝整理,在電視看到木可的嘴臉實在噁心
批依細菌人
@triop
Fri, Feb 4, 2022 1:42 PM
柯覺得自己還有陰德值可以燒嗎
拾柒
@april17tw
Fri, Feb 4, 2022 5:42 PM
我們竟然還要忍受ㄎ到今年底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Fri, Feb 4, 2022 6:37 PM
謝謝整理
ㄎ真的很煩
Quickmind未來眼
@Quickmind
Fri, Feb 4, 2022 6:43 PM
Quickmind未來眼
@Quickmind
Fri, Feb 4, 2022 6:46 PM
柯P 說密醫很厲害,因為那個密醫叫做"怪醫秦博士/怪醫黑傑克". 但是黑傑克為什麼變密醫呢! 就是柯P這樣 見不得人好 造就的.
笨蛋的jo
@joschild
Fri, Feb 4, 2022 7:26 PM
那個柯某,真的夠了。 希望能夠盡早不要再看到他。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本土病例25位,居隔間陰轉陽11位。境外移入46例,23例落地採檢,23例居家檢疫採檢。
以地區來講,高雄昨天12例,9例跟高雄港有關,其中3例隔離期滿採檢陽性,其他是居隔期間有症狀採檢陽性。
但高雄有個防疫旅社同一樓層數位確診,目前採取旅社預防式清空到集檢所,召回1/19以後入住旅客採檢,疫調在進行,未來再輔以基因定序資料,釐清旅社情況。
陳時中:宜蘭礁溪旅社所延伸出的案例,現在都居住在高雄、台南區域。今天增加3位,都是幼兒園案件已匡列,2位祖父母19132、19133,1位陪病家屬19092,都是陰轉陽。
最早案例18443,橘色圈圈,再加上台南友人18703、高雄友人、幼兒園小朋友,基因定序都一樣。跟高雄港基因定序不同,是一條不同的序列。從宜蘭把病毒在高雄群聚,不是高雄港經社區進來。
陳時中:房仲到圓山延伸到點點幼兒園的老師確診,學校小朋友很多染疫。今天2位是原來已被匡列的小朋友及家人,防疫旅館居隔陰轉陽,影響比較小。
遠雄個案漸漸步入尾聲,從亞旭多人染疫,這段時間努力,匡列算很完全,漸漸較少。昨天增加1位,在家居隔快篩陽性,再採檢陽性,在家獨居1人,1人1戶。
現在對遠雄園區,2/7全體PCR,通行證改發,檢驗PCR陰性才能用通行證進到園區工作,才能確保遠雄園區在安全情況下復工。有零星個案採陽,輕症去防疫旅館,重症送醫。
陳時中:18514龍潭案,放假多2例,是家屬,對社區影響不高。看來未延燒,監測到2/13。18183案沒有周圍案子,今天監測期滿結案。
大同公司、桃園市政府目前不知源頭,可是基因定序跟桃機一樣,目前沒有看到其他,持續觀察。18687是八德被驗出,一採Ct值40,二採Ct值18,判斷一發病即採到,Ct值40對社區影響小,持續觀察。
現在正在燒的是日翊物流公司,監測已採檢1250人,250人在旅社或集檢所隔離14天,1000人隔離5天再採。昨天有10案都是首度採檢,目前最關注。
陳時中:日翊還沒有直接的連結,不過有基因定序的連結,跟桃園主要的病毒株是同一株。不過人跟人之間的直接連結,目前還沒看到。有些足跡的可能性,稍微薄弱一些。目前是第一波對抗,大規模採檢希望盡量能檢驗出來,才能看延伸範圍多大。防火牆目前做得蠻大的,希望匡在裡面。
羅一鈞:這週檢出16例Omicron,沒有Delta。累計共驗出Omicron有422例境外移入、222例本土。
422例境外移入還是20-50歲為主,其中300多位突破性感染。96%可在7天內被驗出,98.6%在10天內被驗出,422例都是在檢疫處所被驗到。
莊人祥:其實目前使用不多,輝瑞有3200人份,目前使用5人份。MSD(默沙東)有1976人份,目前還沒使用。5人份主要針對輕症、中度症狀病人,可能有高風險疾病,譬如年齡較大65歲、糖尿病等等這類病人。
陳時中:其實很難區分是照顧而染疫還是本來已經被染疫,目前看到一起隔離或一起到醫院,相互染疫是有一些。
判斷基礎以原本染疫風險高的人為優先,第二是身體重症風險低,以這兩者為原則,畢竟照顧小孩有很多很多需注意的事。既然進去,很難靠其他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因為病房是風險區,等於汙染區,很難防護。
陳時中:這段時間有些個案,不過在地方的努力也匡列得很好,沒有大量爆發。亞旭幾10個染疫,不過很快在成立前進指揮所,地方跟遠雄、各公司的合作,把它控制下來。
這段時間沒有大規模疫情變化,但是國際疫情仍然緊張,昨天世界320幾萬,死亡1萬1。前段時間1天300多萬人,最高曾超過400萬,死亡人數4千~6千,現在升到1萬1。
不是病毒特別厲害,前段時間染疫多累積數目,後面死亡相對多。WHO警告雖然染疫率高、都是輕症,不代表能輕忽,最終要看重症人數,看醫療量能承受度。不能讓染疫率變太高,母數一旦大,重症相對多,造成醫療負荷。
陳時中:疫情目前的情況,縮短勢必在行,專家會議討論轉換。越南大概沒那麼快,我們不會採用泰國一下子全開的策略,我們是逐步、階段,視台灣疫情發展跟醫療量能,在控制範圍內。
阿中部長:自主健康管理顧名思義,自主很重要,自己要有清楚的認知。戴口罩有幫助,社交距離太近有風險。為了自己、家人、社會,太接近的盡量不要,盡量不跟非特定人接觸。一定要跟不認識的一起吃飯,政府不見得每個都管得到。自主就是自己管自己,不然就不用自主健康管理,國民素質越高,自主性越好,當然就可以做得越好。
民視:柯文哲把高端和密醫連結,說密醫不見得醫術差,但是上法庭必敗?
阿中部長:這個講法很奇怪,密醫就是沒有法定資格。高端取得台灣EUA,有台灣法定資格。不是因為國產發給他EUA,是很多專家根據科學證據、提出的數據給他EUA。世界目前至少有7個,紐西蘭、泰國、印尼都認證。以執照來說,不但在台灣有效,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效。WHO正在給他考試中,看起來通過的機會也蠻高的。
ㄎ真的很煩